我的媒體食譜

陶樂思
·
(修改过)
·
IPFS
·
常言道閱讀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與氣質。每天你都在讀些什麼呢?我整理了自己經常閱讀的媒體來作個有系統的記錄。
Photo from Pexel.com

我的興趣與眼界的培養,不得不感謝我經常閱讀其文章的媒體。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或許當中有部份也是你的媒體食譜一員也未可知。

以下五個媒體,三個是香港的,兩個則是台灣的:

一,《立場新聞》:https://www.thestandnews.com/

這是香港出色的網媒之一。反收例運動之前這個媒體並不十分起眼。記得之前它的臉書粉絲頁的讚好人數只有我第二個要介紹的媒體《獨立媒體》的一半。但在反收例運動期間,它的支持率節節上昇,後來粉絲頁讚好人數不但追過《獨立媒體》,更是超過一倍之多。它得到越來越多人支持也並非沒有原因。在反收例期間,《立場》的記者們走得很前,報導十分落力。兩年前七一立法會示威接近午夜十二點死線,《立場》記者何桂藍仍在現場,後來就有了何與其中一個折返立法會營救手足的小妹妹的對話訪問。在七二一元朗恐襲當晚,在元朗車站被白衣人打傷倒地的「立場姐姐」也是何桂藍。即使國安法生效已經超過一年,《立場新聞》對於官員的調查報導仍然一點也沒有鬆懈。他們的事實查核也做得一絲不苟,成功為公眾追尋七二一事件發生之前一個禮拜出現的假新聞源頭。這是一家十分值得支持的媒體。

二,《獨立媒體(香港)》:https://www.inmediahk.net/

這是一個公民媒體,記者人數寥寥,但開放給各類作者寫時評、專業知識、文化、藝術、保育、社區建設等,堪稱百花齊放。我在這個平台讀到很多優質的文章,長了知識也開闊了眼界。其實我之前提及過自己有進行業餘訪問,報導社會創新項目,就是向《獨立媒體》投稿的。

三,《眾新聞》:https://www.hkcnews.com/

這個媒體的創辦人之前任職《明報》總編,後來因政治壓力被迫離開《明報》,更在期間遭兇徒斬至重傷。傷勢痊癒之後,他就創辦了《眾新聞》。之前《有線電視》高層人事變動,有線中國組被解散,後來有線中國組原班人馬加入《眾新聞》成立眾新聞中國組。對於中國大陸現況的報導同樣高質。

以上三個媒體都註冊了Liker.land,所以我能用Like給他們按月贊助。以下要介紹兩個台灣媒體。這兩個媒體嚴格來說都不屬於跑新聞的媒體,只是關心某些特定議題而成立的社企,然後為自己使命所在的議題不斷產出內容。

四,《社企樓》:https://www.seinsights.asia/

這是一個孵化和育成社企的社企。他們關注社會創新。一方面服務新創社會企業,為它們媒合資源和提供發展建議。另方面不斷與台灣的各類組織合作,推出各項鼓勵青年創新的計劃。他們經常會報導世界各地就解決各類問題而開展的各個創新項目。閱讀他們的報導令我的視野大幅度擴闊,知道原來這個世界存在著這麼多可能性,端看人是否願意發揮創意放膽嘗試。

五《女人迷》:http://www.womany.net

這是關注性別議題,推動性別平等與性小眾平權的媒體社群。他們以合作廣告形式賺取營運經費,另方面也在平台不斷產出與性別議題有關的內容,例如就一些與性別議題有關的新聞時事撰寫評論文章教育公眾;訪問女性企業家和專業人士作為追尋理想的女孩們學習的對象。同時,他們也與其他作者合作,令平台上的內容從微觀的如個人成長、兩性傷處,宏觀的如社會議題都有。倘若身為女性或不符社會期望的男性在成長路上總是困難重重,閱讀《女人迷》產出的內容或許能找到一點鼓勵一點啟發。

以上就是我的媒體食譜。不知道當中會不會有你喜歡的呢?最後,我希望如《社企樓》、《女人迷》等內容平台都會安裝like button那該多好。這樣的話,他們也能享受到創作有價的好處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陶樂思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寫給懷中的烏克蘭小孩:願你平安

知識拼拼樂
28 篇作品

《離職說明書》:上班族華麗轉身成為不依附公司的專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