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起中国教育——或许我已习惯了荒谬(上)

Wonder
·
(edited)
·
IPFS
·
同理心的迷思

这篇文拖了许久,原本是第一次言起教育活动时,就说好要写的,没想到一直到第二次活动都开始了,还未完成。跨度这么长,一部分因为在那特殊的2020,上半年在封城和半封城中度过,到了下半年,生活琐事种种又像要找回什么似的,一波一波涌来,能静下心来,思考和写文的时间减少。

更多原因,来自教育这个话题之重——教育,包含着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它指引和影响着每一个个体,如何面对自我和外界。它是直接关乎一个社会之未来的。

而在这一年间,不断发展、映现而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中,涉及到教育,涉及到这个社会未来的种种是那么喧嚣而尖锐,复杂又应接不暇。它们一个接一个浪头般劈面到来,往复滋扰、刺痛着我,也常化作谜题、谬境,让我迷惑。我无法不犹疑、彷徨。在这个话题上,我陷入长期的失语。


就像去年10月时,在国内音乐比赛中,我看到蒙古族HAYA乐团,把他们对草原与游牧民族寄予深情的作品《迁徙》,(这是部分版本,完整版本已经在YouTube无法搜到,我之前收藏的也被隐藏,可以点击这个,从10分30秒看完整演出。)重新填词编配来演出。这一次,他们用一种决绝的,哪怕已经被现实碰撞得鲜血淋漓,体无完肤,也仍不回头的,近乎战斗的姿态去演绎。在我曾听过的,这部作品的数个版本中,这一次非常特别,它是最为悲戚、挣扎、愤怒和绝望的。

在这首作品接近尾声时,有一声悲呼嘶鸣,是全曲的精髓所凝。而在此次演出里的悲嘶,不同于其他版本中,或模糊,或高亢,或突如其来,引起惊惧的呈现;它是略微滞涩的,在一瞬的凝滞之后,由喑哑起始,直至尖唳,久久不散,觉来格外痛彻心扉。

乐队主唱黛青塔娜,和主创、马头琴手全胜,在节目中谈到,他们选择这样表达,很大的原因,是希望对得起自己尚在年幼的女儿。结合那段时期,国内蒙古族及蒙语教育的遭遇,我不难理解他们的心。


国内目前的政治环境,大家都能明白,我也不会期望在商业综艺中,公众人物们,能给出什么正面的回应或支持。这样的演出,没在制作中被剪掉;乃至于还能让HAYA乐团讲述一番让了解一些状况的人们,能感受表达所指。这已经不容易了。在当下的高压下,可以说节目方已经承担了一些风险,很难再苛求更多。

让我格外不曾预料的是,在节目里一众综艺人当中,竟是内地“音乐才子”张亚东出来不近人情地表示,他不赞同这种表达,他认为这类表达立意不佳。在他看来,好的音乐作品,还是应该在态度上,选择去拥抱所谓的“文明和科技”。

这位与窦唯、王菲、莫文蔚、朴树等多有合作,对艺术的认知与实践,不可谓不多的音乐人,在理解艺术表达,人性共情上,其能力之优秀,按说是完全不需要质疑的。可对于蒙古族,草原民族的境遇,他理应充沛的感受力,他的共情之能,就全都像消失了一般。这一度荒谬到让我无法相信。(甚至在网上有说法,他自己也是蒙古族。)

是节目剪辑所致,还是他原本就是如此?我想这个问题,大概很难找到答案了——这并不是孤例,同理心延伸到稍远人群,在国内的现状下,是极难,极难的事情。而这些状况的根源,就像此处消失的答案一样,是格外模糊难寻的。




在大疫情时代,追问同理心的迷思


我总在想,这类现象,是因为当下中国社会,在总体上忽视人性,缺乏解读人性的深度教育;对于理解自我、他人观念和内在的重要性,方式方法等,一概很少宣扬,以至于人们普遍缺乏共情的能力吗?

看起来似乎如此,逻辑上可以说得通,但我仍是忍不住地,对此非常怀疑。

尤其,在不断涌现的现实侵袭下,这种怀疑越来越深——这样逻辑上简明的线条,它足以描述我们当下的现实么?

同理心延伸到较远人群之难,是否源于教育缺失,又是否独限于当今中国社会?


在过去几年中,我感到这种状况,在全球各地都在上演。从中东,北非涌入欧洲的难民,与欧洲各国民众之间面临种种难以相处,难以理解沟通和达成妥协的困境;到2019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政见人群间,直至产生仇视的对立;再到2020美国大选中,蓝左红右的政治理念区分下,从政客,知识精英到社会各界之间的巨大撕裂;以及全球社会两性话题中,许多人只容易对自己的同性别产生共情,而对另一方充满不解。

当然,还有在疫情席卷全球之初,东亚民众纷纷戴上口罩,然而西方社会,从医学权威如WHO,美国CDC等,到颇具盛名的大学、医疗机构和媒体,再到普通民众,都无法认同,也不理解这种行为。虽然医用口罩,在亚洲的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就是由彼时出生在英属马来西亚,留学于剑桥大学的伍连德博士,在指挥扑灭1910年清朝东北鼠疫中使用的,并且成效斐然。但在西方话语现实中,人们碰上亚洲人在公共场合长期戴口罩这类行为,纷纷是抱有微词,会心生怀疑或戒备,乃至嘲笑的。


就像何伟(Peter Hessler),在我看来,他已经是西方人中极少有的,在中国居住生活过多年,而且深入过中国广袤的不同地区,了解不同人群的观察者了,他的观察在某些方面,比费正清、基辛格、傅高义这类西方学者更为深入、真实。武汉疫情爆发期间,他们夫妇和两个孩子,一起在成都,也按照当地政策,隔离在小区家中。但是就连那时的他,也对中国人戴口罩的热衷充满不解,他在2020年3月的《纽约客》中写到:

There were no greeting,no jokes,no moments of commiseration.Part of it was the masks,which were an obsession.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ld me that masks have no value in uncrowded outdoor settings.
Masks also make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ignore one another.

整个疫情初期,为了不被当地人当作异类,许多在西方的华人朋友,是没办法在公共场合自由选择佩戴口罩的。直到西方各国的疫情发展一再严重,情势颇为恶劣之下,西方社会从医学权威到普通民众的这种过往偏见,才慢慢地转变。比如,到了2021年2月,美国传染病学界的翘楚福奇医生(Anthony S. Fauci)也在提出佩戴双层口罩,有其作用等等。


在21世纪的头20年里,网络和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了解地球其他角落人群的生活,不再必须通过旅游、居住,或者从一切传统的狭窄路径获得讯息,如外交政客,涉外媒体,外国书籍,外资公司和外籍游客等等。如果一个巴西人确实想了解英国人的生活,他/她完全可以身在自己家中,同时也置身在英国本地人群所生活在的信息湍流中,去“设身处地”般地认识英国有关的一切——人类社会,似乎构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紧密连接。

但是,在更广泛的现实中,在各个国家和文化群体里,人们的同理心,并没有变得更容易延伸到较远人群。


在大疫情中,我自己也深刻感到关于同理心的困境。

当最初在武汉公开的疫情数据,由成百上千病例,逐步发展到全球上万病例时,我还能较大程度上,试图去理解那些个人和家庭的挣扎与痛苦;慢慢的,到全球有数十万,上百万人染病时,那种沉潜的,感同身受般的共情,不可抑制地变淡了,我只能尝试去想象那遍布全球的苦难遭遇。而当数字继续一路上涨,来到上千万,上亿时,连这种想象都更加让人困惑起来,病例数字或急或缓一路向上跳动,在理解和共情上,又该怎样去对待呢,好像无论如何尝试以同理心去想象,都是十分徒劳的。虽然我能意识到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曾经鲜活的生命,大都曾会有着他/她所栖身的家庭,和爱与被爱着的人群;但这种程度上的人数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力,超出了我的同理心,我的理智与情感能承载和处理的边界。

之后在很长时间内,我都再没有,也不太愿意去关注染病和病亡的人数动态了。直到这个数字突破一亿,并仍旧持续性上涨,它才引回了我的注意一般,我的想象力像是忽然找回了可依循的路径——原来在这个星球上,在我身体和意识踏足过的一些,以及更多的,是我丝毫未曾涉及到的所有地方,在每六七十个人之间,就会有一人,已经亲身经历了这新冠病毒的侵染。

以全心运使的同理心与想象力,这是我仅能做到的了。但同时,我自己也深刻明白,这种程度的勾勒,和这些人数背后所藏有的无匹痛厄,其差距是完全不能以道理计的。

印象中,在2020年5月,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1000名美国新冠死者讣告,那还是美国新冠死亡人数逼近10万的时刻。而就在不久前,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50万时,报纸头条的版面,已经变成了密密麻麻的黑点。每一个黑点,都代表一个曾鲜活的个人。

NYT两次版面的不同,来自网页截图编辑

我知道,这本身并非一个线性的逻辑:好像病殁10万人,人们还能以简单的信息,年龄,职业,和一些概括的个性特点等等,留在报纸的版面上,而当这个数字来到50万时,人们只能化作微小的,无法数清的黑点。这前后之间,不存在完备的因果联系。

但这般在呈现上的不同,已经足够让我唏嘘,深觉悲凉无力——随着病亡人数的大幅增加,人们最终,只能在各类媒介上,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这无疑是符合现实和逻辑的。更残酷的是,同样的现实和逻辑,也映照在人们的同理心上。当身周的遭遇、痛厄不断存在,反复涌现时,人们在运使自己的同理心上,通常也只能采用不同的方式。而当这种“不同”表现出来时,相较于之前,很可能会是显得麻木的。

同理心,会在现实的不断侵扰下,走向疲惫和无力,它的正常运转状态会被消耗殆尽,终至显出麻木——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同理心注定会面对的困境。


回到这段章节之初的问题,那么中国社会在同理心的问题上,有没有特殊性呢?


2020下半年以来,在武汉,此次全球首疫之地,这座城市的生活在逐步恢复正常。

这种转变是缓慢的,4月8号,整个城市开始解封,但是直到6、7月份,每天晚上到了七八点钟,路上行人就已经很少了,来往车辆也颇为稀落,要是更晚一些,道路上就很是空荡了。那种程度的空旷,有时会让我以为又回到了封城之中。这在一个中国偏南方的,千万人口城市来说,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以往,只有春节那一两天,人们返乡的返乡,团聚的团聚,才会接近这幅光景。

一直到2021年的2月、3月,我遇到的许多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们,都还是经常会连连哀叹:“生意太差”;“我今晚完全是在空跑(指遇不上顾客)”;“去年到今年,真的是挣不到钱”;“我都直接不跑了,没意义,等跑完你这单,我就直接回家,放着不跑,还不至于亏那么多”;“我一个大男人,还不如去做夜班保安,总该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吧,现在连三千都够呛”。

还有许多在疫情中倒下的商家,它们很是随机地,出现在路边或商业体中。有一些铺面,久久都难招到新的租客,它们原有的痕迹,也就更长期的,在静默的伫立中,继续做着这段疫情的见证。


但另一面,随着这座城市中,当代中国都市生活的元素一一恢复,在很多时候,我几乎无法察觉到,这重新焕发起来的熙熙攘攘,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餐饮业恢复了;写字楼恢复了;商场和商业街们再度营业;体育场馆,公共设施也都回归开放;还有各类休闲玩乐的所在:KTV、桌游、剧本杀和密室,艺术展和兴趣聚会,足浴和按摩,麻将棋牌等等,都重新成为可选择的丰富选项。去年6月时,这座高校之城的学生们返校了,在最初一阵的封闭管理后,那些年轻的身影,又开始遍布武汉的大街小巷。外卖员和快递员们,也再次辛勤地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外卖不再只能送到小区大门,还要特地走出去去取,而是重新直达家门口;快捷的网购、收寄件等等,也不再受限,方便一如既往。到了6、7月份,我的一些朋友,已经能够回到那种天南地北,各处出差的生活中(大都在国内);武汉去往国内其他无疫情城市的旅游线路,也慢慢开放了,来去途中,不再像年初那样,会遭受到那么多的歧视和特别对待。最后,在7月底,消寂已久的电影院也再次开放了——它们就像一个完整的链条一样,构成了中国内地任何一个大都市所具有的当代繁华,而当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完整回归时,这般都市繁华,也就像是全额般复原了一样,那么的一如往常。

一直到2021年3月,武汉的人群,在公共场合,很大比例都会戴着口罩的。许多管理严格的区域,如所有公共交通,部分商业体等等,都是强制要求只有佩戴口罩才可以入内的。在我和朋友们的观察和交流中,我们共同感到,武汉及身在武汉的人群,在佩戴口罩上的重视程度,自觉性,和长时间的坚持上,都会高于中国其他城市。在本土病例,已经长期处于清零状态下的时间里,大量人群仍然固执着这份对于口罩的坚持,很难说其中完全基于理性和科学,而不是浪费。(大疫情时代以来,全球在口罩,个人防护设备上的井喷式使用,又将把地球的污染带到怎样的境地,已经很少人有心,有余力去关注了,可叹。)

我想,这也是复原的繁华之下,仅剩不多之处,还能看出人们对于这场大疫情的心有余悸吧。


细细探究起来,武汉人又怎么可能轻易忘记,这场大疫中的种种险恶困苦,悲恸和失去呢。2月12日前后,2021年的春节之交,武汉全市各个花市花店的菊花全部售罄,花市前直至深夜的车水马龙,抢购潮的格外猛烈,对于众多店主们,都是从未见过的。不管官媒喉舌对此是如何形容的,真正有心的人们都知道,这样异常旺盛的鲜花需求,是武汉居民在春节上新香,为了新亡故的亲人们准备的。

春节之交的武汉鲜花售卖,来自微信公号

武汉到底在疫情中发生了什么?前期政府对疫情刻意的隐瞒压制,使得病毒在人们不知情中蔓延。当传染状况不可收拾时,仓促封城,医疗资源的缺乏,不仅在医院发生大量的挤兑,许多医护染病;还使得大量病人,只能返家隔离,在COVID-19可怕的传染力下,大量地造成全家传染,乃至灭门的惨状。此后,调集全国医护的支援,集中对新冠病人救治,在数万医护(官方数据记录共4.2万医护,其中护士2.86万支援武汉)的疲累拼斗后,才最终处理完所有的新冠病患。而当所有运行的医院,都只接纳新冠患者,不处理其他住院病症时,又有多少慢性病和急性突发病人,无奈地承受着病痛,甚至死去。

那些在早期病例大爆发的混乱中,还未确诊就死去的人们;那些确诊了却排不上呼吸机,救不回来的,如李文亮医生的人们;那些因为其他病症或状况,无处就医而死去的人们——这些数字没有记录,这些数字无人统计,这些人命甚至没有希望能被继续追问。因为用笔述说这一切的作家几乎在国内舆论中已经被骂倒骂臭,而期望用报道,用自媒体方式拷问这一切的张展、陈秋实、方斌、李泽华等等,不是被重判,就是被噤声。

即便如此,他们的亲友还是会记得;他们的身边人,还是会知道,有些人在这场疫情之中再也回不来了。

在那新春佳节的时刻,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人们想要告慰、祭奠的心愿。


我家在武汉的亲戚少,大家也都侥幸无恙;我自己以前的同学中,有几位染病,但可能是相对年轻吧,没有人不幸逝去。但像我父母这个年纪,他们多年的同事熟人之中,就有多位染病的,也有一些病亡的。在城市恢复后,大家聚会起来,对于逝者,除了叹息,只剩无能为力。而生还者,总会忆起在那个时刻,他们原本都睡在病区走廊,一旦就近的病房中哪个病人走了,遗体刚被收走;由于医护不足,没有人来及时换掉床单等一切用具,而他们只能选择就那样先躺上去,抢占着病位,希望能更早排上救治。

对于这个人类前所未遇的,狡猾冷酷,而又残忍诡变的新冠病毒而言,武汉是人类在不知情中,就大规模与它接触的第一战场。在这里——年龄;身体素质;患病的轻重;发展的快慢;得到救治与否;救治又是否有效;病情还会不会反复;没有染疫的人,又会不会有其他紧急病痛或状况需要就医——最终这一切指向的,其实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幸运。

幸存,只是一场关乎幸运的考验,无关其它。


从2020年走过来的武汉居民,首要感谢的,当然是所有辛劳参与救助的医护、志愿者和各类工作人员们;还有从病毒传播之始,就在试图传播真相的人们,吹哨人、良心媒体、记录者们及后来封城时期,大量参与网络围观的人们。在此之外,在我看来,我们也该感谢那些不幸的病亡者,因为他们已经占走了那些“不幸”的概率,才留下了我们的“幸运”。

我们的幸存,不可避免地,沾有着那些救助者辛勤的汗水,和不幸亡故者的鲜血。

对我来说,这沾着汗水和鲜血的一切,我不想让它那么容易被遗忘,更不会让它被磨灭、更改。但是,在复原的武汉生活中,这些混杂着血泪汗水的封城记忆,它们仍然不可抗拒地在变得遥远——而遥远,在许多时候,就等同着模糊——我好像陷入了一种荒谬中。


我是一个很宅的人,在长时间的封城,被迫待在家中,我没有感到多么不适。但当城市逐步恢复,我不再需要时常忧心,亲友和自己可能染疫的风险;我可以自在地出门活动;可以和女友散步、聚餐、逛街,在喜欢的电影场次,许久未去的KTV,和想去放松的泰式按摩之间悠哉地排列好时间;可以和朋友一起重聚,聊天和小酌。在武汉的朋友们,大家像是默认了某种共同前提,穿行在公共空间,大家基本都会戴好口罩;当来到了聚会中,又纷纷默契地将其除下,以真面目相对。在大疫情时代之前,我们不会意识到,这样能面无遮拦,彼此相对的场景,某天会成为世界上,一种稀有且珍贵的享受。

可以自由地游荡于街道;可以去到湖边,江畔,树林和草地;能再度享有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再次亲耳听到大家的声音,亲眼看到大家的表情;言笑晏晏中,知道大家的生活都在继续前行——我确实感到由衷的轻松和愉快,从中获得的平安喜乐,是真实而可触碰的。

在这个城市中的其他个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在餐厅里,在咖啡馆中,在聚会的空间,为什么大家显得轻松愉快;在路上,在人流中,在风景旁,为何即便戴着口罩,有的人们也会眼带笑意,欢声载道。


我正视着这眼前城市中,处处发生的平安喜乐。我不会想要去责怪、微词那些喜乐的人群,因为我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我自愿选择如此。虽然这些轻松欢快,确实会对我想要铭记的封城记忆带来许多挑战。

那些无忧虑的轻松,那种由心底升起的快乐,它们真的就像带着温度的和煦光芒一样。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会蒸腾那些沾在记忆上的鲜血和汗水;会驱散那些忧思萦绕,愤懑不绝,而常含泪水的潮湿;会照进那些因悲恸而背负,因不愿屈服而佝偻,沉入阴影的幽暗。就像阳光消融晦暗一样,在眼前陆续出现的平安喜乐中,那些斑驳的封城记忆,一路被驱离,最终只能躲进了角落,显得那样遥远。这短短一年前的往事,有时候看上去,就像是上辈子。

我知道这个世界惯常的说法:Let it go——但我明白,我不能放手——就像我明白,我无法始终活在那些晦暗的封城记忆中一样。


这个城市,在过去的一年中,有着两种指向截然不同的,相悖向度的生活——布满血泪和愤懑的封城幸存,和城市的缓慢恢复中,可以透出平安喜乐的庸常生活。对我而言,选择单一沉浸在这两种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我所不愿的。因为只活在任何一方,都是对自我的背叛。区别只是,我要背叛当下的生活,背叛向往美好的自我意志;还是我要背叛自我的经历,背叛对于意义与正义的追求。

我只愿选择的,就是都不背叛——那么,我就必须要在两种有着巨大反差和张力的生活中,面对它们的交织撕扯

有时,在与亲友们的聚会相处时,我会在一片轻松欢快中忽地失神,又想到了那些被胡乱掩盖的悲苦。我的心神一时再回不到喜乐的气氛,是那么格格不入于身周所处。一般,我只好给自己披上层层的掩盖,不愿太多影响到身边的人们。

而另一些时候,当我沉下心神,想再次调取和回顾那些晦暗过往。希望以个体感受经历,结合理性分析,交映外界学习和自我思考的后续所得,尝试回答那些困难的问题,找寻某种道路。我却突然会被庸常生活中,窜出的情绪所挑动,偏离了自己的节奏。

在这双向度的生活撕扯中,我要找寻着那似有若无的脆弱平衡,继续存身于其中。

我有些分不清,是我的处境荒谬,还是自己的选择更加矛盾。


在新年旧岁的交际,于2020年初,带团队亲赴武汉封城的《财新》副主编高昱,写到:

回来这些日子,尤其是被骂成歪屁股递刀子的时候,有朋友问,当初你说要“让付出的代价不至白白付出”,现在看那些付出值得吗?我觉得,我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南墙已撞,故事已忘,个人得其所哉即可;但这个国家的惨痛损失却变成了凯歌赞礼,教训已经被忽略,甚至都看不到几个人还在追问。
自信的队伍发展壮大,批判性的思维忙着切割自残。天灾和人祸的伤疤早就在西方人的愚蠢反衬中变成军功章,键盘侠们举着放大镜,在微博上围剿着一切敢揭伤疤的人。杜师写到:“医生死去,而病人还活着/事实死去,而假象还活着”。
站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敢僭越的说一句,过去三十年所有启蒙的努力,失败了。越来越多我们想给与帮助免于恐惧的人,变成了痛恨我们的人,比那些欺压他们的人更恨我们。

活在荒谬撕扯中的人,不只是我一个,而我该感到宽慰么?


中国的疫情控制,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非常成功。在国内疫情整体控制之后,民众们享受着庸常生活得以回归下的平安喜乐,尤其在世界其他国家还深陷在疫情中时,这份平安喜乐,显得格外珍贵。

也是因此,就像高昱所说,人们沉浸在极度膨胀的所谓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国家民族自信中。而很少有人,还愿意冒着挣扎和撕扯,再去回望那些封城记忆,去注视那些疫情控制中的细节。最终,在那些笼统的文化、国家、民族,制度外,很少有人再去深思,中国抗疫的独特成就,究竟是怎么得来的


在武汉封城的同时,国内各地,对凡是从武汉、湖北出来的人群,无论在政策对待还是民众看法上,都有着很多歧视,许多去到外地的武汉、湖北人,甚至是返家的,只是路过武汉,或有湖北车牌的人,都会被举报,被骂,被监视,被驱离,有些人还直接遇上社区封上家门,强制居家隔离等政策。

这种对凡是有可能携带病毒的人,如临大敌般对待,也不光是针对武汉、湖北这一地的。后续在全国疫情发生的其他地区,如东北、新疆,再到北京、石家庄等地的人们;还有在海外疫情越发严重下,希望归国的留学生、游客和海外打工者等等;这所有人,都是被当作是携带病毒的“重大嫌犯”一样对待的。

一个人确诊,同行在一个车厢乃至一趟列车,一架飞机的人,都要被严密监控甚至隔离;许多确诊或疑似接触者,他们的个人出行路线,会被毫无隐私地曝光,还会遭到舆论大众的随意指摘。海外的国人,他们在疫情中想回国也会被舆论潮水般臭骂。而真正能够买到机票回国的,不仅要付出国内航司刻意造成的,远超平常的高昂价格,还要面对政策上不断变化的严苛条件。海外国人回国之难,曾多次在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但总体上,条件的严苛,一直都没有改变。

一个小区有确诊的病例,整个小区或街道都会被封锁,在一些社区管理粗糙的地区,是采用铁条、木板将人们的住户大门彻底封上,甚至是将整栋单元楼下的大门都用铁板类、水泥类的建材来彻底封死这种。在国内多地,都发生因为强制隔离而饿死人,或者在旅行后的单独隔离时,突发疾病,无人救治而死亡的状况。在海外归国等强制隔离中,无人保障饮食,酒店卫生条件极差,天价收费等乱象,在整体大疫情期间,则更是细微又繁多,都让人见怪不怪了,根本就没有成规模的社会关注去理会。

疫情中,湖北一起因为强制隔离而发生的惨剧,来自微博截图

整个防疫系统,不仅对所有潜在可能染病者非常冷酷严苛,对防疫人员同样是如此的。在武汉封城早期,许多医院的医护,都在没有防护设备的条件下,加班工作。如武汉第七医院,到2020年2月初,就已有60%医护染病,政府是通过调集部分武汉在读的医学生们,批量进行支援。何伟在《纽约客》中两次(2020年8月10月)写到,他采访的国内疾控人员,经常性加班到深夜,人们会累到在电话的另一端睡着。在防疫压力大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们,也常常奔忙到半夜,据官媒报道,有五十三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殉职。而其他很多人因为极其微小的失误就会被辞退。

可以说,中国的抗疫成功,不可能缺少的根源就是,在国内,人们不仅常被当作工具,还是可以被等同于病毒去对待的


而其他国家是怎样的?在武汉封城的同期,2020年2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有华人小伙在街头摆着标牌,用多国语言写着——“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不要对我有歧视”,许多当地民众去鼓励他,赞同他,乃至给他拥抱。

中国小伙在意大利,来自中国青年网络号

后续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在诡变残忍,有着超强传染力的COVID-19下,意大利成了欧洲首个重灾区。一时间,医护人员、医院重症病房、停尸房、教堂、坟场等等都远超负荷,大量的病亡尸体最终只能调动军方来处理。

我无意说,意大利的疫情与这位小伙有关。而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国家,不把人们当作病毒对待,和它疫情发展的迅速和糟糕,是具有深度相关性的


其实COVID-19就是一种,几乎只有把人等同于病毒去对待,才可能防治住的恶性传染病毒。它传染力强,又可以在多种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它可以在一个人毫无症状时就传染他人,人们可以在自我感觉完全良好无恙中,就做了瘟疫和死亡的传播者。不把潜在可能感染的人群,都按最坏情况,当作染病去处理对待,怎么防治的住?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们可以看到,在许多现代国家,民众们是根深蒂固地习惯了进行群己权界的讨论,甚至是太注意,太执迷于限制公权力的边界了。即便在疫情已经侵染深重,状况已经很糟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在执着于质问政府为什么可以强制人们戴口罩,宵禁,执行隔离政策,出行限制等等。人们不允许群权向个体的权利倾轧,不允许人被轻易看作病毒对待——这一切,在社会正常状态下,无论在事实还是价值判断上,都是极好的事情,可是在COVID-19下,却变成了灾厄之翼,不断地将疫病带到更多地方,更多人群。

英国人希望引用大宪章,对抗防疫规则,BBC进行反驳解释,来自网页截图


在这场不断变得更惨痛的全球大疫之中,我像是看到一句源自中国的古老话语,发出了妖异般的强光:

民胜于政,国弱,政胜于民,兵强

——《商君书》 说民

在全球范围内,凡是民众可以一直质疑,各行其是,不遵守政令的国家,无论它们的抗疫策略如何,它们的文化、科技多么发达,经济、军事多么强盛,民众素质高也好,低也罢,它们都在这场疫情之中损失惨重。

相反,越是政令可以完全制约民众的国家,在人类和病毒的战争中,则越容易显得兵强马壮。

这段2000多年前的言辞,出自极度推崇皇权,严酷倾轧民众著称的中国法家,却近乎完美地预言了当下全球大疫中的状况。

这其中的宿命意味,与那横跨数千年历史的惊人穿透性一道,互相卷携,骤风般袭来,让我不由得感到些微战栗,继而惶然、迷惘——我不知道,我是应该在法家思想者们的暴戾冷峭下,也深度认可他们对于社会、人性的非凡洞察。还是应该看清这两千多年来,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创造、繁衍中,人性却止步不前,在一场大疫下,便暴露了原形;而对人性格外失望。


那些发达现代国家的不少民众,在大疫之下,他们显得顽固地,坚称为了自由,对抗着防疫政策,坚持着群己权界可以讨论的主张——是不是理性缺失,坠入反智的倾向;又是不是太过自私和短视了;或者说承平已久,危机感已经怠惰了——导致他们认识不到COVID-19对整体国家、社会的危害性,不清楚整个社会在疫情中,已经不属于常规的正常状态了,而是处在危机之中。在这种紧急状况下,个体权利,是理应要向群体权利让步的。我想这些都是值得这些国家及其民众去深度反思的。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场胜利,绝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在无私,理性和危机感上胜于其他国家,更真实深刻的原因是:在中国,长期以来,根本就没有群体权利和个体权利,必须划分界限,不可轻易逾越这种环境。

在国内,个体权利被肆意管控,随时可能被侵犯,乃至被碾压,绝不仅仅限于这场大疫之中,而是一刻未停,始终在发生。

从武汉、湖北无从可知的那些人命数字;

到各类各样,困在血汗工作系统中,想联合起来维权,想组织一个真正工会,一个联盟都不被允许的人们——“996”、“007”、“大小周工作制”下的IT大厂员工,写字楼新民工们;被算法不断盘剥的外卖员、快递员们;随时可能面对暴力医闹的医护们;和更早的“N连跳”血汗工厂,癌症工厂和尘肺病工厂;还有事故频发的矿井、砖窑、工程类工人们;

被蛋壳公寓、p2p网络理财到各种合作社聚资、毒奶粉等等商业欺骗欺压,维权之路却布满痛苦难处的个体和家庭;被暴力驱离城市的低端人口;被强拆家破人亡者;被城管等执法者随意殴打羞辱的小商贩们,为糊口奔波者;

在日常生活,常常被冒犯、骚扰,始终要伴随着被凝视和恐慌生活的女性们;还有遭到侵害,却仍被攻击、责怪,被污名化的受难者们;

垃圾村,毒废料污染村,艾滋病村;还有在中国社会中,几乎销声匿迹的各种障碍人士;无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

遭到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却没有受到救援与帮扶的人们;被四处围堵,被踢皮球,身怀冤情却被当作病毒的上访者们;在外打工,却被认为是流窜,被收容,甚至被虐待致死的孙志刚们;被拐卖、贩卖,备受折磨的妇女和孩童们;

汶川地震,那些豆腐渣学校里,死去孩童及其家庭;

维族、藏族、蒙族等想要维系自身文化,却被污名化,被打压,被迫害的个人、家庭、民族群体;

在计划生育中,伴随着屈辱、痛楚、恐怖,被改变肌体,到被灭杀人格乃至生命的女性及家庭;

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被碾碎的个体们,打压法轮、89学潮、文革、反右、大跃进、土改、飘摇共和、镇压维新、太平天国,历朝历代的权势争斗……

鲁迅所指,在漫长中国历史中,写满每一页的“吃人”。


国内的生活中,尤其过去这三十年里,经济指标是不是大涨,生活是不是变得富足了?极大量的人们,是不是从甚为困苦的贫瘠中,迎来了物质的丰沛?是,都是,当然是!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个数字,其实一直在增长。那是——

有人被当作砖头,挥舞过,然后便被抛弃了;

是有人被当作工具,不可逆转地被磨损殆尽;

是有人被当作代价,为了换来些什么,直接被兑付掉了;

是有人被当作病毒,接受着来来回回的抑制与灭杀,面对反复无情的监测和审察;

还有人被当作靶子,而那将迎来一切方式的攻击和诋毁。


当然,大部分人是不至于如此的,大部分人是能享受到那所谓改革红利的,是能拥有一片岁月静好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能够一直来到当下。或许他们也会自嘲,总被当作“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能本能地觉察,如果像这所处的生活反抗,他们很可能就变成上述的“代价”、“病毒”、“靶子”,他们会失去一切。

他们能怎么选,他们该怎么选?

就像Snow Patrol在歌曲《Run》中的歌词,所写的那样:

I can hardly speak, I understand
Why you can't raise your voice to say.


但我觉得,至少我能理解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庸常,是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之中。

我们中国人的生活,自始至终就像是处在一场荒谬的“大疫”之下。

它的起点不是常被人们说起的新朝肇始1949,也不是秦制统一,而是指向更远的一片虚无,它看不见终点,不可捉摸,却又无处不在。甚至这样一个过于长久的“疫情”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庸常——在我们生活的历程中,总是有一些原本身边能看得见的人,走着走着就消失了,他们并不是搬去了别处,也不是另有发展,而是不幸“染病”了。有的人在兜兜转转之后还能回来,变得缄默寡言,有的人就那样“病亡”了。他们中或许也曾有人竭力呼喊,但他们试图弄出的声响,在这谬境笼罩之下,是那么的飘忽易逝。我们甚至没有余力,亦没有途径去了解,他们是怎么“染病”的,又是怎么“死去”的。

中国人们,如果想尽可能地生活下去,就无法不和这个看不清的,却始终增长的“染病”数字共存。

很明显,这也并不困难。既然这场“大疫”已经成为生活庸常,“染病”与“病亡”不就是庸常的一部分吗?这些无从看清的数字,就当作看不见,当作它不存在,又有多少难处呢?


就像当下世界COVID-19疫情里的人们一样,全球染病的人数不断增长,我们关不关注它,知不知道它现在来到了多少,对世界众生庸常的生活,又有多大区别?

眼前,对全球人类来说,这场举世大疫,究竟更多是天灾,还是人祸,这项按说重要至极问题的追查,还会不会有真相,能不能有结果,有多少人仍然保有信心?又还有几人,兼具决心和能力,誓要追查到水落石出?

而更多的芸芸众生,在这起点虚无的COVID-19疫情下,在这非正常的“正常”生活中,除了继续,别无他选。

在我写此文时,不断有骇人听闻的惨事从缅甸传来,无辜者,青年,老人,妇女,孩童,都会被军警以极其残暴的方式杀害,尸身也被任意处置。然而一切谴责、希望追责和停止这一切暴行的声音,都是那么无力。世界绝大多数人,他们的庸常生活仍在继续,甚至平安喜乐,仍是基于那份庸常,不断生发。


同样,在三千年传承的中华社会中,那个“染病”的数字,那些被当作工具、代价、靶子、病毒,而从这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中被管控,被碾压,被消失了的人数,直到今天,仍不断在或急或缓地向上跳动着,它具体是多少,早已无人挂怀,也没有人能够统计。这一切是不是人祸,从何源起,又有多大的不同呢。

也许,在真正了解中国的人看来,我们,已经长久地,习惯于身处在非正常的生活中了。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假装尽量正常罢了。


就像前文陈述的那样,当同理心反复面对来自现实的侵扰,人们最后只能改变同理心的运使方式。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的身周不断出现在大共同体中,被折损掉的个体,绝大多数人们,也只能改变他们同理心的运使方式——甚至应当说,这是一种合乎理性的调整。

这样看来,在中国社会中,同理心延伸之难,它出自整个社会一种默认的教化,它不仅仅是因为教育的缺乏,也不只是来自执政力量刻意的严厉规训,它更含有一份被迫于现实和逻辑的无奈。它在本质上,有一部分是出于人们对同理心的理性运使

从这个角度去看,中国社会中,在家庭,学校到社会教育中,对于人性和同理心讲述的缺乏,其根源并不是出于愚昧,出于智识和文化上的贫瘠;也不完全是承载了统治者意志的冷酷麻木;它更像是一种妥协的产物,甚至还带有一份温柔照护的意味。


因为,你对同理心和人性认知得越多,越深;你很可能就会更难改变,更不愿意收束同理心的运使。而现实中,那个无可追查的“染病”和“病亡”数字一路向上跳动,你任由同理心触及到更远、更多的人群,你又能做到什么呢?你什么都做不到!

就像我一再看到,武汉封城的血泪记忆不被共情;国内防疫中,人们被当作病毒对待不被共情;看到蒙古族的艺术表达不被共情;看到女性不被共情;看到无数倾轧个体的历史不被共情,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

除了特别清晰地,感到自己身处在一个非正常的谬境之中,除了深陷无力和悲恸,除了挣扎和撕扯来得愈加鲜明,你还指望收获什么呢?


原来,这才是中国社会,关于同理心,关于人性教育的真实全貌——缺乏只是表象,冷酷规训,也只是骨架而已。

真正兼具力量和温度的,有血脉,具肌体,可以尽最大限度,将人们柔性包裹在——同理心无法延伸到稍远人群的,是“为了你好”的“难得糊涂”,是来自理性的运使情感上的照护,彼此的交织

少学点人性和同理心;就多出人生的平安喜乐。

少认识到身处的荒谬;就多一层生活的正常。

少一些挣扎撕扯;就多一份自信满足。

这种交换,它不划算吗?


自我开始接受逻辑训练以来,我一度以为,荒谬,它必然指向一个明确的敌人,在那里,你可以发现逻辑的相悖,可以找到矛盾的基点。

但是,在中国社会同理心的迷思上,这种谬境,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因为那份荒谬已经完全融化在了我的身周。

它没有明确的身形,它看不出矛盾的尖锐,它甚至没有显现出多少人性的恶意。它以理性的运使,情感的照护,层层编织,它构造了一种稳定,一种庸常,平安喜乐能够基于此,不断生发。这种荒谬,它不仅是笼罩着,影响着人们,它还烘托,包裹,乃至支撑着,成就着,构造着这个族群的生活。

它完全融在我们人生的基点,生活的环境,立足的一切过往中。

它是我前所未见的,荒谬。






(未完待续)




后续章节

敌我关系论,内卷竞争观与丛林社会

集权还是极权,多重巨灵的重叠

谬境樊笼之中,乖张痴想何妨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onderGlad to life's mystery. 尝试面对困难的问题,期待来自各方角度的真诚交流。
  • Author
  • More

从冬奥盛景到丰县八孩——见证美的异化

华夏文化终复兴,烽火戏诸侯人间再现

简评《你好,李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