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作家殘雪榮獲美國文學獎 以新實驗寫作解剖自我 反思文革創傷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中國著名作家殘雪,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榮獲「美國文學獎」(America Award in Literature),以表揚其終身致力於文學創作,成為該獎歷年得主中首位中國作家,而曾獲此獎的亞洲作家僅有2011年的韓國詩人高銀,以及2018年的村上春樹。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虛詞編輯部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中國著名作家殘雪,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榮獲「美國文學獎」(America Award in Literature),以表揚其終身致力於文學創作,成為該獎歷年得主中首位中國作家,而曾獲此獎的亞洲作家僅有2011年的韓國詩人高銀,以及2018年的村上春樹。

「美國文學獎」是終身成就獎,於1994年首次頒發,每年授予終身致力文學創作的具有國際聲譽的作家,被譽為「為諾貝爾文學獎提供替代方案的國際大獎」,由美國當代藝術教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由Green Integer出版社共同承辦。評審委員由六至八名國際著名詩人、作家、劇作家和文學評論家組成,主席為美國作家道格拉斯.梅塞利(Douglas Messerli)。

殘雪,本名鄧小華,原名鄧則梅,現年71歲,被譽為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其兄長為中國哲學家鄧曉芒。在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赫然位列第三位熱門之前,殘雪都沒有受到太多中國大眾的關注,於同年去世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審、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曾稱她為「中國卡夫卡」,蘇珊.桑塔格亦曾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

殘雪一家曾被打成「右派」而被政府倍加迫害,使她失去正式教育的機會。在父母和革命背景薰陶下,她在家自學,廣讀外文文學、馬克思哲學以及西方歷史,受到西方現代主義作家如卡夫卡、博爾赫斯等的深刻影響。她於《南都周刊》訪問中表示:「如果不學習西方文化,不可能做到(保持創作力)這一點。因為我們中國文化裡只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兒童式的,沒什麼追求。」

她又表示:「中國文化裡缺乏精神的東西,人的精神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不會自我批判。人性裡面的矛盾、鬥爭、自我批判這些都是西方經典文化所具有的,中國從五、四以來才有這種意識。要搞成熟的人的文學,就必須向西方經典文學學習。」

父母在運動中遭劫難後,撫養她的外婆餓死,大弟意外身亡,在動盪期間,她在工廠打工受盡廠長的欺凌,這些苦難深刻地影響她對人性的體悟,使醜惡與荒誕成為她作品的常見主題。她在1985年發表短篇小說《黃泥街》出道,至今出版逾百篇短篇小說和數十篇中篇及評論,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自1987年,其作品被廣泛翻譯成外語,成為美國哈佛、康乃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亦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她曾言「我的野心是將我的全部作品都在美國出版。」

殘雪對中國民間故事或政治並不感興趣,她認為自己的使命「是與當今文壇對抗,發揚魯迅精神,給青年作家留下一線希望。」她又曾言全部作品都在「解剖我自己。我寫過西方八位作家的文學評論,這是在閱讀過程中對自己的解剖。這種新文學的閱讀,也是解剖自己。」

《紐約時報》曾形容她從「病入膏肓的世界創造了一種象徵的、新鮮的語言」,其作品的「新實驗寫作」極具個人風格,強調空間和敘事邏輯的轉變,當中顯示出荒誕變形、陰鬱晦澀的世界,有別於其他中國作家的試驗性,引領著「先鋒一代」。

在《Asymptote》的訪問中,她解釋自己一直運用現代藝術的創造方法,「理性在場外監控,感覺充分發動,向著意識的黑暗深淵突進,在兩股力量的張力中營造奇異的理想主義的情節故事。我想,能夠像我這樣寫作的人必須具備巨大的原始能量和高強的理性精神,這樣才有可能使意識於分裂中維持整體的創造。在中國,我還沒見到過能將這種創造維持多年的作家。」

殘雪憑長篇小說《最後的情人》,於2015年獲頒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同年入圍被譽為「美國諾貝爾獎」的紐斯塔爾國際文學獎,其提名及獲獎者與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多有重疊,也曾二度入圍英國布克文學獎。2022年,她獲頒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去年諾貝爾文學獎揭盅前,英國博彩公司Nicer Odds彙整的賭盤顯示,殘雪與閻連科一同打入十大得獎人選。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Author
  • More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完美證供》:我在自己的法庭反覆敲問自身——訪演員蘇玉華

2024 好平安編輯室 聖誕Chill Guy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