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418《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12:不是要傷害你的古代自殺部隊!?

鱷魚把拔
·
·
IPFS
·
不是要傷害你的古代自殺部隊!?

──────────原文──────────

十九年夏,呉伐越,越王句踐迎撃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戰,三行造呉師,呼,自剄。呉師觀之,越因伐呉,敗之姑蘇,傷呉王闔廬指,軍卻七裏。呉王病傷而死。闔廬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爲太宰。習戰射,常以報越爲志。二年,呉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越王句踐乃以甲兵五千人棲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呉太宰嚭而行成,請委國爲臣妾。呉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昔有過氏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後帝相。帝相之妃後緡方娠,逃於有仍而生少康。少康爲有仍牧正。有過又欲殺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於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於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後遂收夏衆,撫其官職。使人誘之,遂滅有過氏,複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呉不如有過之彊,而句踐大於少康。今不因此而滅之,又將寬之,不亦難乎!且句踐爲人能辛苦,今不滅,後必悔之。」呉王不聽,聽太宰嚭,卒許越平,與盟而罷兵去。

──────────翻譯──────────

吳王闔廬在位第十九年夏天,吳國出兵討伐越國,越王「句踐」帶兵在「檇【音同最】李(地名)」迎擊吳軍。越國派敢死隊挑戰,排成三行來到吳軍陣前,一邊高呼口號,接著便自刎於吳軍陣前。吳軍觀看這怪異的景象時,越軍趁勢攻擊下,在「姑蘇」打敗吳國軍對。吳王腳拇指被越軍擊傷,軍隊撤退七里。吳王因刀傷嚴重而死。臨死前,吳王闔廬派使者立太子「夫差」為王,並告訴夫差說:

「你會忘記句踐殺死了你的父親嗎?」

夫差回答說:「不敢忘!」過了三年,吳王夫差才終於報復了越國的殺父之仇。

吳王夫差在位第一年,任命大夫「伯嚭」為太宰。訓練軍隊作戰射箭,一直存有向越國報仇之志。

吳王夫差在位第二年,吳王出動全部精兵討伐越國,在「夫椒(地名)」大敗越軍,終於報了在「姑蘇」失敗之仇。越句踐王句踐只得帶著五千士兵躲進「會稽山」,派出大夫「文種」通過吳國太宰「伯嚭」請求媾和,請求把越國國政委託給吳國,越王自己甘願成為吳王的奴僕。吳王準備答應他們請求講和的條件,「伍子胥」勸諫說:

「從前『有過氏』殺了『斟灌氏』又征伐『斟尋氏』,滅掉夏后『帝相』。帝相的妻子『后緡』正懷有身孕,便逃到『有仍國』生下『少康』。少康長大後當上『有仍國』的牧正之官。『有過氏』又想殺死少康,少康便逃到『有虞國』,『有虞氏』感念夏王朝的恩德,於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少康為七,並把『綸邑』封給了他,當時少康只有方圓十里的土地,只有五百個部下。但以後少康收聚夏王朝的遺民,整頓官職制度。派人誘惑『有過氏』,終於消滅了有過氏,恢復了夏禹的業績,祭祀時以夏朝的祖先配享上天,繼承了夏代過去原有的各種事物。

如今吳國不如當年有過氏那麼強大,而句踐的實力超過當年的少康。現在不趁機徹底消滅越國,還要寬恕他們,不就是為以後留下麻煩嗎!而且句踐為人能忍受艱辛勞苦,現在不消滅,將來一定會後悔莫及的。」

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而是聽從太宰伯嚭的意見,終於答應與越國講和,與越國締結和平盟約後,吳國便撤兵回去。

─────────解說與心得─────────

延續上一篇的內容,吳王闔廬自從攻下楚國首都後,反而與各國關係緊張。特別是更南方的越國,還曾趁著吳國遠征的時後進行偷襲,更讓想稱霸中原的吳王闔廬難以忍受。因此,又一次打敗楚國後,吳王闔廬決定派兵來懲罰這個南方的小國家。沒想到,曾經威震中原的吳國,竟然輸給了南方越國的「自殺部隊」!?

提起自殺部隊,腦海中大多會想起二戰時,日本的「神風特攻隊」。但兩千五百年前的越國自殺部隊,並不是用自殺攻擊的方式來襲擊對手,而是在一群人在你面前「表演」自殺。根據司馬遷的描述,這三排敢死隊成員,在大聲呼喊中自刎而死,頓時讓吳國士兵看傻了眼。這群對手不僅沒有前來攻擊,反而還自行了結?!想想這畫面應該會讓親眼看到的人傻眼吧!?

就在吳國士兵看傻之際,越國軍隊突然發起進攻,讓吳軍陣形全亂,就連吳王闔廬都被砍傷下,最終吳軍戰敗,吳王闔廬更是傷重不治。

由於古代文人幾乎沒有打仗的經驗,因此司馬遷的這段太過「戲劇化」的描述,讓我覺得不太可信。畢竟,兩軍對陣,即使對方有任何「表演」,無論如何令人震驚,要衝殺過來仍有一段距離與時間,應該不可能讓吳軍防不勝防。

但從司馬遷的這段描述中,多少可以感受出越國戰法的「野蠻」。相較之下,一心想打入中原文化的吳國,戰法應該會比較「正統」的。換句話說,或許越國是用偷襲之類的戰術,讓吳國的大部隊無法發揮戰力,最終才會導致吳軍戰敗,甚至就連吳王闔廬都遭到襲擊而死去。

另外,令我好奇的是,吳王闔廬身旁不是有《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嗎?怎麼還會輸給使用計謀的越國呢?但從司馬遷在此處完全沒有提到孫武,而孫武的最後一次出現是之前討伐楚國的時候,加上《孫子兵法》中並不提倡靠戰爭擊敗對手來看,我認為或許此時孫武已經退隱,或是已經病逝,所以才會間接造成吳王闔廬的慘敗吧!?

不過,新任的吳王夫差經過一兩年的修整後,再次出兵討伐越國。這次,倒是將越王句踐打到僅剩五千士兵而已。就在即將獲勝之際,越王句踐提出停戰請求,希望成為吳國附庸,甚至自己也願意當吳王的奴婢。

此時,伍子胥用夏朝的「少康中興」這則故事來勸諫吳王夫差,希望他別心軟,應該要一鼓作氣滅掉越國,以免越國日後再度復興。令人納悶的是,這個「少康中興」的故事,司馬遷在寫〈夏本紀〉時沒有特別提及,反而是在距離夏朝有一千四百年之久的吳王夫差時代,才寫下這個故事。也就是說,伍子胥是拿一個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典故來勸吳王,就好比今日有人拿隋朝的故事來勸你一樣。

為何伍子胥會拿一個如此古老的故事來勸吳王夫差?是因為這個故事眾所周知?還是這個故事最適合用來規勸吳王?關於這點,我們無法得知原因。但從結果來看,這位新上任的吳王夫差並沒有聽從這位老臣的千年典故。此時,吳王夫差沉浸在完成復仇的勝利喜悅中,最終仍選擇接受了越王的和談條件。

這個決定會對吳國造成什麼影響?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