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04 | 「我故意走入風中」

黃慶繁
·
(修改过)
·
IPFS
·
如今,它們聽來可能已不合時宜,卻也算映照出了一個時代馬來西亞「華人先輩」移住民文學的離散情感吧。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2 :書寫家與故鄉

第四天( 6 月 6 日)
什麼歌曲或俚語最能代表你的家鄉?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又或者有沒有發源於這個地方的俚語,只有擁有共同背景的人,才會聽得懂的?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這題好難。<七日書> 第一篇提過,新山這個地方之所以為「城」,是因為它是好多人的過境前往新加坡及後來回頭落腳成家的「邊城」。

這裡有一座百年歷史的華文獨立中學,有一座百年的古老佛教寺廟,也不能說沒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因為位處這樣一個過境之地,它的一切都太駁雜了。

其實馬來西亞各個地方族群語言文化都混雜,要說有什麼大家都懂的俚語,或是只有「我們在地人」才懂的歌謠嘛……我想,所有的「共同」都是有點自以為,實際上都是各自的同溫層而已。

如果有點小眾、有點小同溫也沒關係的話……我的生命倒是很早就充滿音樂與歌謠的。小時候我在新山的一個兒童合唱團長大。這合唱團算是小有來頭,創辦人是馬來西亞重要藝術家陳徽崇。

陳徽崇老師 1947年在戰亂年代生於中國,6歲移居馬來西亞霹靂安順,曾到過台灣留學和任教。回到馬來西亞後定居新山,在寬柔中學任教,期間催生了管樂、弦樂、軍銅樂團好幾個表演藝術團體。

他也是「二十四節令鼓」的共同創始人。由於他如此鞠躬盡瘁在南馬辛勤灌溉這個「文化沙漠」,啟發和培養出一代的歌唱家、音樂家,華文社群也會把陳老師譽為「大馬華人音樂教父」,他後來也獲頒國家級的肯定。

據說,當我還在媽媽的孕肚裡,就已跟著媽媽一起去合唱團等待哥哥姐姐下課。出世後,即使還是個不會說話叫人的寶寶,合唱團的指導老師(她也是從陳老師催生的寬柔合唱團畢業出來的姐姐)就開心地把我抱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聽歌唱歌了。

我的成長一大段記憶裡,我若不是在唱歌,都在聽過,或是去唱歌或聽過的路上。新山有著一些列因陳徽崇老師推動和催生出的各種老年合唱團、兒童合唱團、中學合唱團、畢業生組成的室內合唱團等等。獨唱賽、合唱賽、各團的公演,還有它們之間的跨團合作公演……反正真的好多去唱歌或聽歌的場合。

一個時代的馬華「移民文學」?

從現在的視角回望,那些從小聽過、唱過的歌呢……其實坦白說,是有點「大中華」情結的。

如今,它們聽來可能已不合時宜,卻也算映照出了一個時代馬來西亞「華人先輩」移住民文學的離散情感吧。

陳徽崇老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可能要數《花蹤之歌》。馬來西亞最大的中文報《星洲日報》至今仍在舉辦的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的「花蹤」,與這首歌算是一脈相承的。

歌詞很簡單。始於華人祖先漂洋過海下南洋的辛苦悲壯,結束於海水到處的華人都要開枝散葉,開出花來。於是,「海水到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花蹤」。

《花蹤之歌》

詞:陳再潘
曲:陳徽崇

飄洋便過了海,披荊就斬了棘,
落地也生了根,靜靜開花,緩緩結果。

海水到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花蹤。
海水到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花蹤。

這類大中華離散情結的歌,還有《傳燈》。那是在後五一三的社會脈絡中,曾經變成所有華人文化慶典活動必須要高唱的經典「族歌」。

華人的文化典禮上,參與者總是要唱這首,還要悲壯地以火炬或蠟燭「燈火相傳」,象征著華人文化必須如此謹小慎微地傳承下去。

滿是一個時代的華人對文化消失和主體身份巨大焦慮,而我小時候也有熱情參與過!

(這個部分,蘇穎欣的論文梳理甚好,讀她的論文曾經幫助我重新理解了這段過分激情的童年到底參與了什麼。)

故意走入風中

我從小時候直到今天,我自己最喜歡的老師作品,其實是比較少人知道的《風中口占》。寫得是一個人「走在風中的隨口唸詩」。

老師曾在1995年於寬中的演出時介紹,這首歌曾是1979年寬中學生與老師共同寫成《大馬現代詩曲集》,後來譜曲成為第一批馬來西亞中文本地創作。

他自嘲也許這些現代詞曲「曲高和寡」,一直不能流行起來,只有在自己的合唱團「流行」,因為年年重複在唱。

老師也幽默地說,這曲是他半夜家裡廚房寫出來,要大家幫忙聽看有沒有廚房的味道。

《風中口占》  

詩:李蒼(李有成)        
曲:陳徽崇  

我故意走入風中 是無所思 還是有所憶
世事 原只不過
妻女們年年換季的衣裙 年年彩蝶
年年也有蕭瑟

原無須鼓樂喧天 
原無須把激情如此輕描淡寫

其實我小時候根本聽不懂歌詞,我只是喜歡它不要那麼鋪張悲壯。或許,我從小的品味就還不錯。比起那些悲壯的大中華民族情緒,我一直更喜歡這種「故意走入風中」的孤寂思考。

同時,這首歌的後半部,卻又還是不甘於寂靜,不甘於只是把激情輕描淡寫。(小時候不喜歡那一段!聽不懂這個轉折)

陳徽崇老師癌症過世後,他的學生曾給他的作品錄製紀念合輯。點以下鏈接可直接聽我最喜歡的《風中口占》,說明欄的 timecode 也可帶你前往其他作品,如《花蹤之歌》:

寫文章時找到了李蒼《風中口占》的完整版:

《風中口占》 / 李蒼

我故意走入風中 是無所思 還是有所憶
世事 原只不過
妻女們年年換季的衣裙 年年彩蝶,年年也有蕭瑟
原無須鼓樂喧天 原無須 把激情如此輕描淡寫
我只不過 故意走入風中 故意
讓自己看來 像極 有所思 也有所憶
那些人 以及那些 我盡可不必 字蒙塵中惺忪醒来
醒来 誤以為 風聲雨聲只有夢中可聞
繪不出樓閣庭院 寫不了昔日與今朝
但見冬這家伙 唼喋而嚕囌
猶聞舊事瀟瀟洒洒 籍風傳來 模糊
一如暗夜的摸索 世事太濃 風雨可以成災
諾是如此 也罷 歌我自歌
反正風中 無人追問過路的人
何以那麼愴然而固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慶繁既內向又渴望與世界連結的人,於是喜歡紀錄片、喜歡採訪寫作、喜歡閱讀與編輯。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 05 | 聲音少了,反而更靠近自己

七日書 07 | 大夢初醒,獲得一座新廢墟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2 | 書寫家與故鄉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