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R2|何以为家-Day 7

unouno
·
·
IPFS
我们家既不是传统的父系家族,却也不是真的摆脱重男轻女诅咒的母系家族。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母系家人在我心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分量,我还是某种程度上流离失所了。

代表家乡的感慨万千的场景吗?

看到女性被分化在一个又一个婚姻中失去了脉络?

小时候,我一直和母亲的家人关系紧密,姥姥,母亲,小姨是我最亲密的人,外加两个添头,外公和父亲。姥姥是宠我的人,母亲是管我的人,小姨是额外宠爱我的,事业有成的我的模范榜样。这稳定的女性三角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爱的全部初步认知,其他“家人”,就算凑数好了。当然,无论是外公,还是父亲,也是对我很好的了,在世俗对待女孩儿的范围内。

当然关系是很复杂的,我会回外公家扫墓,叫外公家为“老家”,父亲一直有怨气,但是奈何母亲娘家经济支援太多,虽给足了他体面,总不至于说是上门女婿,但是他当然明显感觉到失权。当然母亲回外公家扫墓,乡间也不是没有闲言碎语,嫁出去的女儿,明明应该是泼出去的水,但是外公当年资助家里颇多,也是当年最有出息的人,却只有两个女儿,陪自己回家扫扫墓,大家也就睁一只喊闭一只眼过去了。

乡间热闹,却也残忍愚昧。但是我被偏爱,姥姥护着,我没有受过委屈。但是我还是感知到了对女性的恶意与差别化,以及即使在计划生育年间依然理直气壮的性别歧视。各种仪式,女人做累活,男人也出力,却能负责体面当主体。记得有一年回老家过年,大人们在杀猪,那猪不甘心,最后发出了杀猪般的哀嚎,过于尖锐,我被吓到,之后一年都拒绝吃任何猪肉,直到现在也吃得很少。

当然,我的籍贯,填的是父亲的老家,那是为了维持父亲的体面。那是远在万里外的书香古镇,新华字典上这个字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这个地名。

那好像应该是应许之地。但是亲情也是要维持的。我从未见过那里的家人,父亲当然也多年未见。我还是把那个地方,当成我的某种对于家乡的精神寄托。上大学后,我要求父亲带我去过一次。我带着某种解谜之心,去应证内心的某种呼之欲出的答案

山清水秀,墨香萦绕,每一个屋檐都翘得各有风情。每一个老房子都有故事,街尾巷角,我们家的祖宅,引人遐思。

可是真正去了之后,我才发现,我并没有产生我以为会有的亲密感和归属感。

我听不懂乡音,吃不惯那里的食物。

大概就是那次探寻之旅,让我真正第一次彻彻底底地反思了各种家国文化的概念。才有了后续的各种真正的出走和内心秩序的重建。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次七日書,是又一次的我对自己的坦诚相见。我也挺意外自己又能坚持下来了。

またいつか。

See you next time!

七日書第二轮书写,写于2024年6月9日。周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unounomaking sense of your life without eternal love 人生是旷野,请尽情奔跑🏃‍♀️ 私たちの細部に刻まれた物語 この星から文字が消えても終わんない🌟 女权主义探索者/斜杠女青年/人间观察/人生旅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随手拍|人人皆可为摄影师

独活艺术|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

姜萍|厌女狂欢中的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