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兒童
IPFS
前幾天把《上流兒童》看完。
吳曉樂的敘述筆法不拗口,讓人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閱讀完,然後就放著沈澱。
其實對我來說,結局並不是一個強到可以在心底留下印子的結局。後半段在描寫母子互動時,也常讓我覺得小孩子的內心轉折描寫有點不夠深刻,後半段有些段落的安排也讓我在閱讀時會有點摸不清楚順序的感覺。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比起來,還是寫家教學生們的短文寫得較為俐落有力。
但那也還是無損於這本書要挑起的一個重點:女人何時才能做自己?
上流兒童的女主角先是在男人的呵護下踏入婚姻,婚後為了兒子的前程而答應老公上司妻子的提議與資助下,將自己的小孩送進貴族小學,進入了「貴婦」的圈子不可自拔。從LINE群組討論開始形成小圈圈,小圈圈中還有小圈圈,有趣的是,這些都是女人。
這些滿口談著自己的小孩與老公,嘴上講著無法接受那些因為工作而分身乏術照顧不好自己小孩的媽媽,卻又羨慕著那些因為有自己的事業而將教養小孩責任完全外包給保母/外傭的媽媽。
也許羨慕總是參雜著嫉妒,只是後者權力與財富遠大於前者,所以只能背著這些「平凡人」說嘴。
持續在意著別人眼光的女人們,永遠都沒辦法逃脫出來這深淵。
而另外一個恆久的議題就是,小孩的教養責任為何總是落在媽媽頭上?爸爸在哪裡?
我們似乎永遠都把小孩當做媽媽的勳章,小孩好媽媽就好,小孩不好就是媽媽的錯,若說是因為在台灣社會中,媽媽這個作為生育的角色被迫需要負起教養的責任,那為什麼這些上一代的媽媽們又常教出下一代這些不負起教養責任的兒子/人夫們?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因此,作為描述當代台灣家庭的非虛構小說,我覺得這本書還是值得一看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