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子非魚
·
·
IPFS
·
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閱讀書名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文獻筆記

第一章 最佳化你的人生

■ 法則#1:最大化自己的正向人生經驗

這也是《跟錢好好相處》一書的核心精神。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強烈建議大家,不要為了錢犧牲自己的人生;希望我們不要成為工作跟錢財的奴隸。

那麼,該書兩位作者是如何建議我們達到這種財務自由呢?他們所論述的方法是節儉,也就是選擇過著簡單的生活,這樣你就不需要很多錢了。但那不是我從這本足以改變人生的書中所獲得的最大收穫,也不是我想要向各位倡導的。

相反地,我比較堅信體驗的價值。體驗並不需要花很多錢,有些甚至是不必花錢,不過值得嘗試的體驗多半是要花一些錢。

很多心理學的研究都顯示,花錢在體驗上面,要比花錢買東西更讓我們感到快樂。


第三章 為什麼死的時候要什麼都不剩

■ 法則#3:以死前財產歸零為目標

理論上,保險的用意就在於防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可是即使是有保險的人,有時候也會發現自己得付很高的醫療費用。這是因為自付額很高或藥的部分負擔很高,或者只是因為某種原因保險公司無法給付所導致。由於大家都希望即使生病了還是可以活下來,當然就會為了將來的醫療費用存錢,這是人之常情。而且如果這些醫療費用不確定會是多少,大家便傾向多存一點錢。

坦白說,若需要用到的最昂貴的醫療照護,大部分人存的錢其實都還是不夠。舉例來說,癌症治療的費用,一年很輕易就超過五十萬美元。

我想說的是,你並無法自己負擔那麼昂貴的臨終醫療照護費用;既然沒有保險給付的醫療費用會非常貴,那我們絕大多數人有沒有為了這個費用存錢就沒什麼差別。所以要麼是政府來負擔,要麼就是一命嗚呼。


第四章 如何花錢(才不會人還沒死就先沒錢)

■ 法則#4:運用各種工具幫你達成財產歸零

由於很多人害怕離世前就把錢用完了,所以有個金融商品大家應該要瞭解一下。這類商品叫做收入年金保險(或簡稱年金險)。年金險基本上跟人壽保險剛好相反:你買人壽保險是花錢保護自己,對抗自己太早死亡的風險,而買年金險是花錢保護自己,對抗太老死亡的風險(還沒過世,錢就用完了)。

那我是在告訴各位要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年金保險嗎?當然不是。但我要說的是,對於要如何在死前讓財產歸零、可是又不會缺錢用的問題,是有解套的方法,而如果你連瞭解都不想瞭解的話,只會損及自己而已。

本書的宗旨就是你應該要專注在最大化自己人生的快樂圓滿,而不是最大化自己的財富。這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目標。錢只是一種幫助你達到目標的工具:有了錢,可以幫助你達到享受人生這個更重要的目標。但是最大化財富其實是為了達成這個更重要的目標。


第五章 那孩子怎麼辦?

■ 法則#5:在最能發揮作用的時候把錢給孩子或慈善團體

一個人從餽贈當中獲得真正快樂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原因就跟以下這點是一樣:過了某個年紀之後,你把錢轉化為享樂體驗的能力會逐漸下降。而對於各式各樣的活動,你需要身心狀態至少都還不錯,才能好好享受其中。

二十六到三十五歲是綜合所有這些考慮因素的最佳時間點:在這個階段,年紀夠大到可以信任他們、把錢給他們,但又足夠年輕,可以充分享受錢帶來的益處。

各位現在應該明白我對於花錢時機的看法:時機真的很重要。我的首要準則就是,不要等到死了才花錢,不管是花在你自己身上,你所愛的人身上,還是花在慈善機構。而除此之外,還要找到花錢的最佳時機。


第六章 生活要平衡

■ 法則#6:不要把生活過得習以為常

我們都被教導——就像許多努力工作、勤奮的螞蟻一樣——要為退休的「黃金時期」存錢。但諷刺的是,真正的黃金時期,這段我們因為健康情況最好、財富最多而最可能享樂的時期,大多是在六十五歲這個傳統退休年齡之前。這些真正的黃金時期才是我們應該儘量花費的時候,而不是延遲滿足。

太多人正在犯這樣的錯誤:他們對未來的投資遠遠超過了這個黃金時間,而這些投資此時是可以大大增加他們對整體人生滿足感來回報。為什麼他們堅持這樣做?我認為大部分人只是因為出於慣性,就只做以前行得通的事情。有時候,現在花錢比較好,而其他時候,則最好把錢存起來(和投資),以便在未來有可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第七章 開始為你的人生設定時間表

■ 法則#7:把人生看成是不同的時節

她的病人認為,排名第一的遺憾是希望自己有勇氣,忠於自己,去過自己想要過的人生,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期望過人生。這個遺憾是沒有追求自己的夢想,結果也沒有實現這些夢想。如果你忽略了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視的東西,而去追求社會傳統所強加給你的道路,就可能在生命結束時覺得有遺憾。

第二個遺憾跟第一個有些類似(其實是魏爾男性病人中排名第一的遺憾):「我真希望自己沒有那麼努力工作。」這句話一針見血,就是我在宣揚的核心要點。


第八章 瞭解自己的高峰

■ 法則#8:知道何時要停止累積你的財富

要理解為什麼你應該用日期而不是數字來思考,你需要複習一下這點:享受體驗需要金錢、自由時間和健康這三個條件的組合。你需要這三樣條件,光有錢是永遠不夠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累積更多的錢需要時間。因此,靠工作更多年來累積比你實際需要的更多金錢,的確是會得到更多的東西(金錢),但也會失去更多同樣寶貴的東西(自由時間和健康)。底線在這裡:更多的錢不等於更多的體驗值。


📝閱讀心得

本書的宗旨就是你應該要專注在最大化自己人生的快樂圓滿,而不是最大化自己的財富。

這本書的受眾應是中產階級以上,作者認為「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一個重要的觀點是:

過了某個年紀之後,你把錢轉化為享樂體驗的能力會逐漸下降。

很慶幸剛出社會時,把薪水幾乎全部拿去參加各種課程與活動,以前很紅的《練習曲》說道:「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確實在二十出頭的年紀,有錢可以運用能有更多體驗,而現在的我只享受簡樸生活。

作者對於老、病、死提出建議:對於擔憂重大疾病與臨終醫療費用,反正不是一般人能負擔,要麼是政府來負擔,要麼就是一命嗚呼。對於擔心老後還沒過世,錢就用完了,提出年金保險解方。對於死亡也提出保險有計算預期死亡年齡的方式,可規劃花錢的時間配置。

回到「體驗」的議題,例如美食是現在受薪階級的低成本享受體驗方式,畢竟無法像作者的消費水準。簡言之,小確幸是現在人們普遍的低成本享受體驗方式,畢竟買不起房、車,那至少能吃好一點;沒錢去旅遊,那至少能看別人去旅遊的影片;沒有成就感,那至少在電玩中找到成就感。

最新的【2024年03月 調查主題】青年勞工甘苦談與人生夢想調查,寫到: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把收入減掉支出後,「39歲(含)以下」的勞工衡量目前「每月財務狀況」,大致出現「三分天下」的情況:其中37.4%屬於「收支平衡」;還有23.4%屬於「收入大於支出」。剩下的39.2%屬於「出現財務赤字」,比例高於去年的38.1%,以及前年的36.3%,呈現連六年惡化困境!

所幸現階段「個人名下」的總存款,平均還有13.6萬元,高於去年的12.4萬元,以及前年的13.2萬元,回升到與2020年相同的水準!

如果這份調查屬實,那作者談的「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似乎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生食都無夠,哪有通曝乾。」

再者,「享受體驗」也會遇上「享樂適應」的問題,而且如《意義》一書寫到「相較於快樂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會有較多的擔憂、壓力和焦慮。」換句話說,例如窮遊一般會比奢華旅遊更有意義感,又如男性會回憶當兵時的體驗。

如此一來,作者所認為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那麼增加體驗,可能不在於增加快樂,而是增加痛苦,因為快樂的體驗總是容易遺忘、流於表面、具享樂適應性的,人們印象深刻的體驗總是痛苦居多。

十年久旱逢甘雨,萬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寒儒金榜題名時。

以人生四喜而言,可說是在痛苦中有了快樂的點綴,以此類推,人生的悲傷可說是在快樂中有了痛苦的點綴,就像一鍋老鼠屎中有一粒米,或一鍋粥中有一粒老鼠屎。所謂的體驗,在於苦與樂的反差之間。

想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小而確實的幸福感),多少需要一些必須遵守的個人規範存在。就像是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村上春樹《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換言之,以作者花錢享受體驗而言,反而容易因為一點不滿意,最終卻成了不好的體驗,例如花了錢卻沒感受到相對的價值。

他们(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一致认为,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平静的心态。—《如果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获得快乐》

伊壁鳩魯主義認為,追求快樂其實就是追求不痛苦。他們所追求的「不動心(ataraxia)」其實也是種體驗,不過與作者認為的體驗與死前財產歸零不同,或許他們會認同作者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不過做法卻與作者相反,因為他們知道追求快樂是建立於痛苦之上的反差感,所以他們不追求快樂,而追求不痛苦。

當然佛法更進一步認為,所謂的世間快樂即是「壞苦」,行苦是苦苦與壞苦的所依,追求現世安樂並無法離苦。

總而言之,對於斯多葛、伊壁鳩魯主義與佛法而言,「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與「死前財產歸零」並沒有太大關係。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