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英國】蘇菲.漢娜、B. A. 芭莉絲、克萊爾.麥金托、荷莉.布朗《替身》(The Understudy)
📖📖誰是誰的附屬?誰又是誰的替補?小說《替身》(The Understudy)讀後📖📖
✒️
Understudy 是劇場術語,譯成「替身」沒什麼問題,但我更想用「替補」來描述。
也許是電影拍攝人員或政治要角影武者的印象,替身隱含一種掩飾性的主從關係,具技術質量的風險控管,鮮少有取而代之的機會。替補就不同了,那是預防萬一的備案,暗藏一股競爭煙硝味,如 F1 賽車同隊車手的微妙關係,存有上位的可能與較勁的本質。
名為 The Understudy 的一部推理小說裡,四個年輕女孩在戲劇學院爭逐,她們的母親相互競合,可能連母女之間都存在莫名的對抗意識,甚至我猜,四位聯手寫作的作家也是如此。
🕵️
她們是怎麼合作的呢?蘇菲.漢娜、B. A. 芭莉絲、克萊爾.麥金托、荷莉.布朗,四位在當今英語推理懸疑圈閃亮亮的書寫者,可不是依姓氏筆畫或字母排序的吧。這個順序基本上就是四人目前的知名度與銷售量,沒什麼好故作公平地並列,不過全書十章一人負責兩章、首末章則是四人共寫,這就取得平均了(嗯哼,你也許注意到了,有人獨寫「序幕」喔),然而說得更準確些,四位作家是採第一人稱分別執筆四位母親的敘事,那貶他褒己的暗潮洶湧似乎就這樣赤裸浮現啦......
看似宮鬥得緊的安排是一種設計趣味,投射在校園小圈圈中,讓霸凌題材有了翻新樣貌。置物櫃裡出現被折斷手腳、潑灑假血的跳舞娃娃音樂盒、女孩們睡衣派對之夜有人跌下樓梯受傷,是自導自演還是遭人構陷?傷害會不會再升級?每個做母親的都想當偵探、都怕自己的女兒是犧牲品被害者,實際上卻也暗暗擔心出手害人的是不是自己骨肉,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腹黑暗黑怎麼黑都無所謂,最終能脫穎而出的才是贏家,沒人想當那個成功者的附屬替補。
這些角色一點都不可信,別忘了她們都是立志要當演員的年輕女孩,這些母親也都是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的直升機家長,搞不好演技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知道演員是什麼嗎?是騙子。」、「他們窮盡一生都在扮演別人,試圖說服觀眾眼前所見即是真相。」,封底引用的文字切中全書的懸疑核心,不只是這些女孩跟媽媽們,神祕的轉學生、無所作為的校長、還有做丈夫當爸爸的,或許都軋了重要一角。
🎯
《替身》一書可以不用管是一個還是四十個作家來寫,基本上就是個懸疑感十足、流暢好讀的長篇故事,但它沒辦法讀快,因為在不同章之間切換不同視角(四個母親)來推進故事,閱讀時必須保持一定的清醒度,才能從中釐清線索而不混淆,但又能依循各個角色的性格經歷來解讀事件,其實挺過癮的(而且只有閱讀小說才能製造這種效果,改拍成影視應該無法)。
真相結局的拼湊又是一個看點:真的是「拼湊」,簡直是各懷鬼胎的集大成,沒有哪個人掌握了全局、擔綱唯一名偵探角色,而最後一記回馬槍則又巧妙呼應了書名,讓你原本打算離席的屁股又咚地坐了回去--
不暴雷只能言盡於此,自己享受故事去吧。
>> 臉譜出版
>>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 代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