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heist christian

theatheistchristian
·
(edited)
·
IPFS
·
"Only an atheist can be a good Christian. Only a Christian can be a good atheist." Ernst Bloch

以此其名,心想著的是我們——

一群不知從何時起,出走教會,各自流散的人。取名的靈感有二:

第一,反轉一個福音派教會很喜歡的概念。概念來自美國牧師 Craig Groeschel 所著的一本書,稱 The Christian Atheist: Believing in God But Living as If He Doesn't Exist。副題解釋得很清楚,批評口稱相信上主,但生活得彷彿上主並不存在的人。書中形容他們為有基督徒的外貌,現實卻是無神論者。可是,我對以上的論述沒感到半點興趣,只想借其名,轉換atheist和christian的位置,表達出截然不同的想像:

the atheist christian 沒有敬虔的外貌,甚或刻意與傳統基督徒形象劃清界線,看似是無神論者。現實上,他們只是厭倦教內宗教形式的空洞與虛荒,繼而選擇出走,追求真理和上主的人。

第二,是德國猶太裔哲學家Ernst Bloch在 Atheism In Christianity 一書中寫的話:

「唯有成為一個無神論者,方可成為一個好的基督徒;唯有成為一個基督徒,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無神論者。」(Only an atheist can be a good Christian. Only a Christian can be a good atheist.)[1]

在一次與神學家Jürgen Moltmann的對話中,Ernst Bloch表示自己是為了上主而成為無神論者。[2] 對,是為了上主,而成為無神論者——彷彿是自相矛盾。可是,我們不也是這樣嗎?在那天,我們選擇發聲,是因為我們發現上主看重公義,事情有分對錯;在那天,我們選擇走上街頭,是因為我們發現信仰不止於個人靈性關注,更在乎我們有否切實地為他者而活,不再單顧自己的事;在那天,我們冒險所作的一些決定,是因為我們願意效法基督的犧牲精神……最後,我們選擇抽離或者離開,是因為我們認為他們沒有活出信仰。

雖然以上的事最終招致的是部分宗教領袖的指罵和拒絕,但是別讓他們軟弱無力的指控令我們忘記自己的心志,甚至妖魔化自己,相信自己如此作是得罪上主。不論你今天流散到何方,別忘記這個旅程是一個信仰旅程,因為它的的起點不是你對上主的叛逆,而是你討神喜悅的渴望。

或者,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上主原來並非與他們一樣。

——————————

[1] E. Bloch, Atheism In Christianity: The Religion of the Exodus and the Kingdom, trans J. T. Swann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72), viii.

[2] J. Moltmann, A Board Place: An Autobiogrpahy, trans M. Kohl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2009), 78.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theatheistchristian Only an atheist can be a good Christian. Only a Christian can be a good atheist. - Ernst Bloch https://linktr.ee/theatheistchristian
  • Author
  • More

美麗新世界

關於門票實名制的一些想法

《以撒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