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atters標籤一窺其香港抗爭和其周邊地緣政治的盲點
IPFS
要了解一個寫作平台的生態環境,觀察寫手和讀者的傾向是一個不錯的入手方向。
點開了Matters標籤搜察榜,香港不意外地位居榜首,反送中排第三。台灣則排第二。這大概跟台灣在各類深度閱讀平台(如Medium、端傳媒)都有比較紥健的群體有關。
讓我比較吃驚的是,個人在Facebook和連登上觀察到跟 #香港抗爭 比較有關聯的字眼,在Matters上都沒有廣泛得到討論。好幾個我以為會較多人深入討論的標籤,都只有十來個結果。搜尋如果如下:
- 川普+特朗普:17
- 中美關係:14
- 烏克蘭:1
這個結果讓我有點意外,畢竟Facebook港人群體常見的帖文主要圍繞主題:
- 警察過度暴力
- 和理非和勇武之間的平衡點
- 中美博弈
- 國際輿論
以上比較純屬個人觀感,沒有太科學或縝密的官方數據比較。我見到沒好好利用標籤功能的文章也不少,因此數據應該也是頗有偏差的。不過針對上述觀察,我卻有幾點小心得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
- 儘管香港位居Matters標籤字眼榜首,Matters上針對香港的討論卻少見由香港本位出發。當然一來可能是香港寫作風氣本來就不及中台兩地蓬勃。二來是抗爭發展節奏太快,身在其中的又關注事態的港人,隔幾天就要刷新一次三觀,根本沒有時間好好沉澱。深度紀錄抗爭和分析趨勢的重責,如今仍是主要落在學者、前線記者和少量Facebook KOL身上。民眾的「無大台」力量主要聚焦在即時文宣傳播和組織現場抗爭這兩方面上。如果香港人希望日後重塑歷史敘事時能更還原抗爭過程本貌,可考慮多分擔敘事這責任。
- Matters上的討論主要是以香港以外的華人社會角度出發,所以比較適合拿來研究香港和中台二地的政治關係,而非直接拿來認識香港抗爭的前因後果和進程。要認識香港問題前因後果,個人認為梁啟智教授的《香港第一課》相當詳盡。
- 中國網民十有八九的論述角度都是談中港關係。當中討論重點不外乎身份認同、愛國和分離主義的矛盾、中港價值差異等。香港抗爭者反而在這幾點上沒有太大共識,抗爭者當中堅持港獨和堅拒港獨的大概不相伯仲。
- Matters上的討論嚴重忽略國際社會的角度。畢竟六月初,香港網民都熱烘烘討論香港事態發展對於中美對疊會扮演甚麼角色,唯Matters上基乎沒有相關討論。可見目前Matters作為其中一個華文平台,也干犯了僅關注兩岸三地地緣政治這問題,未能好好處理華語政治體系如何跟歐美政治局勢互動的議題。
- 中國網民對於香港抗爭的語境佈局,主要停留在處理家內事的層面。有點像「家長教仔」,然後逐條列舉兒子不受教的原因,分析兒子的心理發展,或是討論一下母子修好的可能性。而香港分析香港抗爭則主要聚焦在人權和政治道德的討論方面。兩者都沒有太深入研究對方立場,導致同一事件各自表述。
小結:政治是協商的結果。但如今不單香港抗爭本身沒有積極的議程設定,連Matters上的分析和討論都傾向封閉和縱向。多數文章主要是深入解構一個群體的發展歷程,卻鮮有橫向分析不同群體的互動。這也許跟Matters上的demographic有關,畢竟香港寫手和中台寫手的數量分例本來就很不同。個人期待更多元的政治聲音。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