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讀不食子|揭開愛麗絲·米勒的假面具

MaryVentura
·
·
IPFS
·
長文預警:有太多起承轉合的歷史故事😂

這篇文章的開頭首先要感謝@馬丹瑪丹,因為如果不是妳在《虎毒不食子|愛麗絲·米勒:匱乏愛父母造成的代際創傷》文章下留言,我不知道要蒙在鼓裡多久!

也就是幾年前,在徬徨於為何「家會傷人」時慌不擇路地「碰」到了愛麗絲·米勒。剛剛接觸到愛麗絲·米勒的書籍時,我有一點「相見恨晚」的感覺,更是覺得自己應該更廣泛地閱讀,不然,她在兒童創傷心理學理論上有這樣多的建樹,為什麼我現在才知道。

幾個疑影

都說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很多時候第一感覺是最重要的。但是,這並不是很容易實踐的。一者,很多時候,人們常常是在事後才反應過來——「啊,原來最開始我那奇奇怪怪說不來的感覺就是『不好的直覺』呀。」;或者,「原來早先心中存的那個疑影真的應驗了!」,雖然是「馬後炮」,倒也終究能將事件發生後的震撼感降低一點。也正是因為總是這樣的「馬後炮」,我說不清楚是大腦要將自己受到的傷害衝擊力降低而「想像」出來的「疑影」呢,還是大腦真的記起來之前的那個「疑影」。不過,愛麗絲·米勒這件事情上我是真存了一個疑影。

疑影之一:二戰年間的「大片空白」

二戰回憶錄和倖存者文學讀多了,總會對生卒年時間跨度剛好跟二戰時期吻合的人多注意一下,多數時候還會挖一挖。一般情況下,都能找到一些這個人在那個時期經歷的蛛絲馬跡,尤其是時間跨度吻合而且地理位置上也在歐洲戰區的情況。然而,愛麗絲·米勒的個人簡介卻很簡潔,寥寥幾個字,抹去了剛好二戰期間她的生平細節,而只是「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雲淡風輕地「跳」到了她在瑞士學習心理學並作為心理醫生的一段日子,一如新的「人生起點」。愛麗絲·米勒的出生及成長地是戰爭最殘酷的地方——波蘭,而處在風暴中心卻隻字不提?帶著這個疑影,我沒在意。因為有不少著名作家的簡介也非常短小精幹,而且越是著名就越短,畢竟真正著名的人只需要一個名字就夠了。這第一個疑影就沒往心裡去。或許她確實在二戰那段時期就在波蘭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經歷呢?

疑影之二:不尋常的美式名字

疑影之二是愛麗絲·米勒這個名字。Alice Miller是非常美式的名字,幾乎絲毫看不出什麼歐洲的感覺,更別說是東歐波蘭的名字了。如果是這樣,生活在當時的波蘭應該是有可以著墨之處的,為什麼一字不提呢?起碼說個什麼愛麗絲·米勒的家庭來自美國什麼的。相反,依舊是空白。再看她的作者照片,她看起來有點猶太人的感覺,不過依舊隻字不提。

疑影之三:童年創傷專家「砍掉」自己一半人生

愛麗絲·米勒是研究童年創傷和匱乏愛的父母給子女留下的代際創傷的「心理學家」,然而,她的很多本書中都充斥著重複的控訴自己父母的內容,相反,隻字不提她自己組建的家庭和子女,甚至,如果連維基百科都沒有查詢過的話,讀者單單看她的書籍甚至都不會知道她還有一兒一女,而她的兒子還是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

中文裡有「言傳身教」一詞,說的就是再怎麼樣精妙的理論也不如親身行動給予的示範作用。試想,一個言之鑿鑿的教育學家,專注於兒童心理、父母子女關係,卻在她視為最重要的數十本書籍中隻字不提自己的孩子、自己跟孩子之間的關係,那不是口說無憑、紙上談兵嗎?如果她是一位執業的心理醫生還可以說那我的實踐是從自己的病人身上來的,可是愛麗絲·米勒的理論也並不是建立在她的臨床經驗上的,她早已經不執業了,退回了自己建造的象牙塔裡。

從我看過愛麗絲·米勒的幾本書來看,她最「看重」的是她的讀者,她的讀者來信經常被她掛在嘴邊,用來證明自己理論的深遠影響。可是,讀者只不過是隔著文字的交流,充滿了很多彼此assumption下只針對自己幻想中希望的書籍作者的樣子,而現實中愛麗絲·米勒究竟隱去了怎樣的故事呢?結婚並且有兩個孩子的她為什麼從不用家庭為自己兒童心理創傷心理學家的身分背書,而是恨不得直接砍掉這段人生,把他們當不存在呢?

「砍掉」的那段人生

川口俊和「咖啡系列」第三本書「女兒」一話中有一句是,「我騙了我的女兒二十年。」實際情況是,這位父親不是女兒的親生父親,而是女孩親生父親的好友,親生父親死之前將女兒託付給他,他一養育就是二十年。在女兒結婚之際,他希望用在咖啡店回到過去的方式照一張照片,給女兒看看她的親生父親。

然而,在愛麗絲·米勒的生活中,她卻是真的騙了她兒子一輩子。

愛麗絲·米勒兒子馬汀·米勒的回憶錄題為《The Tru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The Phantom Alice Miller -- The Real Person》。我非常喜歡這個題目,它的用心良苦在於「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是愛麗絲·米勒在關注童年創傷的心理學field中的成名作,然而,馬汀在題目中用「True」指出,那本《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並不是真的,而他將要在這本回憶錄中道出母親真正的面孔;馬汀又用了一個「Real」,在我看來他是真的想要讓讀者從他的這本書中讀到真正的、生活中的愛麗絲·米勒,而不是躲在一本本「關注童年創傷」書籍背後的愛麗絲·米勒。可惜的是,馬汀從未能夠自母親的口中聽到真相,而是在跟愛麗絲·米勒斷絕聯繫及她去世後才從各方親友的口中逐漸拼湊起來一點點自己身世的真相。

背叛

愛麗絲·米勒其實生在一個傳統的猶太教家庭,真名叫Alicija Englard。在波蘭,她的童年過的還算安穩,但因為其父母並不特別和睦,之後的愛麗絲曾去跟姊姊一家在柏林(如果沒記錯的話)一起生活。姊姊一家是富裕的商人,所以生活非常優渥。親人口中的愛麗絲從小就極度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奢侈的生活方式,自小對自己的父母持批評的觀點,覺得他們所提供的生活並不及姊姊家的好。生不逢時,她趕上了二戰,波蘭首當其衝。

Alicija跟父母一家都被迫住進了華沙的猶太聚集區getto,很多住在getto裡的猶太人因為缺醫少藥病死。這時,富裕的親戚能夠逃往美國,前來邀Alicija同去,Alicija拒絕了,因為她覺得應該跟家人待在getto裡。

Alicija因為流利的波蘭語弄到了假身分,將母親和妹妹「偷渡」了出來。當然,這樣做的代價是頂著波蘭人的假身分委身於一個波蘭納粹安德烈·米勒。這個安德烈·米勒從一開始就看出愛麗絲的身分,但是因為垂涎她的美貌,就勒索Alicija,得到了Alicija的委身後,將她一家都從死亡Getto裡接了出來。但是,留下了一個人,就是Alicija的爸爸。因為Alicija的父親是正統猶太教,不會講波蘭語,而且也不願意改變宗教外型,所以,即便接出來,也很快會被人發現舉報,所以,Alicija只能忍痛看著病重的父親被留在Getto裡等死。事實上,很快,Alicija的父親就在Getto裡死去了。

馬汀在後來寫自己母親為什麼砍掉這一段人生時分析道,單單是用「愛麗絲」這個假名字將家人從Getto裡偷渡出來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為什麼愛麗絲一定要將這段人生隱匿起來呢?原來,安德烈·米勒在要脅Alicija的同時已經跟Alicija同居,Alicija也正式成為「愛麗絲」,可是,安德烈不僅僅是納粹,他還是蓋世太保,也就是說他平日裡的工作就是抓捕、折磨、殺戮猶太人⋯⋯馬汀認為,愛麗絲為了自保,跟安德烈出雙入對,也同時在安德烈殺戮猶太人的時候保持了沈默。這是之後難以啟齒的恥辱。

成為「真正的」愛麗絲·米勒

戰爭平息後,愛麗絲跟安德烈去到瑞士學習心理學,拿到比較好的學術地位,在瑞士再次出雙入對,並跟安德烈結婚,自此,愛麗絲成為了真正的「愛麗絲·米勒」。

學者同僚們事後回憶,那時米勒夫婦經常在家中舉辦學術沙龍,氛圍很好。不久,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寫書的馬汀·米勒。

性侵犯兒子

兒子的出生並沒有讓米勒夫婦關係有任何緩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在波蘭的過去,兒子馬汀的出生讓沒有做好準備的他們手足無措。愛麗絲從未像真正的母親一樣關照過馬汀,在馬汀還是一兩個的襁褓嬰兒時就將他託付給絲毫沒有照顧嬰兒經驗的親戚扶養。

一次,馬汀的姨媽去拜訪該親戚,才從一陣奄奄一息的哭聲中發現原來家中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他們看到將死的馬汀立即說要帶馬汀回去扶養,幸虧這樣,馬汀才逃離一死。

馬汀長大後每一次詢問愛麗絲·米勒,她都告訴兒子是因為兒子不接受她的母乳所以才盡快送走兒子,直到後來馬汀從親戚口中獲知真相。

學齡時期的馬汀回到愛麗絲身邊,可是,每天早上卻要遭受父親的身體觸摸和洗澡,直到馬汀幾乎成年之後,而每次發生之時,愛麗絲都躺在隔壁屋子,無動於衷。

安德烈的真實身分

馬汀一直不知道自己父親的真實身分是納粹。因為,從小,母親愛麗絲就告訴他,父親安德烈·米勒的名字跟曾經她逃離波蘭時勒索她的納粹同名同姓,只是一個令人鬱悶的巧合而已!馬汀不知道為什麼每天父親都會對他的生殖器進行侵犯或者盯著看,直到許多年後,他才知道原來父親跟母親口中所說的那個「同名同姓」的納粹就是一個人,一切就都清晰了起來。納粹蓋世太保父親無法承受自己的兒子是猶太人,總是對兒子的身體進行侵犯。而這一切愛麗絲·米勒都知道,卻再次保持了沈默。

中年後的馬汀曾就此事多次質問母親愛麗絲·米勒,愛麗絲·米勒從未給予過回答或者道歉。

其實,米勒夫婦還有第二個孩子,女兒患有唐氏綜合症。愛麗絲·米勒非常生氣,因為安德烈向愛麗絲隱瞞了自己家族有唐氏綜合症的歷史。而馬汀也多次被責怪在童年被接回家後對陌生的妹妹未有給予照顧和關注。

對愛麗絲·米勒的學術質疑

愛麗絲·米勒對於童年創傷的「研究」是建立在非常理論甚至缺少實踐的基礎上的。馬汀在書中準確指出了這一點。愛麗絲非常不滿他人提出不同意見,逐漸退回到自己的象牙塔裡,不再給臨床病人當心理醫生,而是選擇用「臆想」的方式來分析死去的「名人」(其中包括她最愛分析的獨裁者希特勒和斯大林)。她的很多分析都以assumption為起點和終點,在人死後分析他們而不是跟臨床病人進行交流和研究,這並不是科學的方法。

在瑞士的安樂死

愛麗絲·米勒晚年獨居,與兒子疏離,多年沒有聯繫。最後,她選擇在兒子出生的那個月份在瑞士安樂死,沒有墳墓。這個決定是她一個人獨自做的,並在死前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其實,在讀完大半馬汀的文字後我就猜想到愛麗絲安樂死日子的選擇了,這基本是一個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一定會做的。果然。

後記

我寫的雖然拖沓、冗長,但是也無法完全概括馬汀·米勒從小成長中遭受的創傷,以及這種創傷在母親「童年創傷心理學專家」光環下的各種放大,馬汀曾被愛麗絲·米勒逼到自殺邊緣,但如此種種,不僅沒有一絲誠心的道歉,還扭曲歪曲事實,幾乎斷送自己兒子的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馬汀並沒有就此被打倒,或者在回憶錄中完全否定自己的母親。他依舊做出了客觀的評價,讀著令人心痛,也欣慰他從中獲得的成長。

讀了幾本愛麗絲·米勒的書,最終才知愛麗絲·米勒在自己的書中所宣揚的如何對待兒童跟她真正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完完全全背道而馳,於我是震驚又意料之中。震驚是因為發現世人依舊如曾經的我一樣追捧愛麗絲·米勒針對童年創傷的書籍,忽略馬汀·米勒的回憶錄;意料之中則是這並不是我人生中經歷的第一例這樣的事情了,見怪不怪。

只是讀者,在讀愛麗絲·米勒以前,讀讀馬汀·米勒筆下的媽媽吧。

貼紙也沒有臉龐

【書封上的貼紙是我自己貼的,原因不言自明。😂】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必讀|Victoria Chang的「我背對世界」

淺談蘇蕙【三】

書評•評書|《被抹殺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