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艺术视角的隐喻和精神性创伤分析

苦难成人
·
·
IPFS
·
文章概述了贝托鲁奇的经典电影《末代皇帝》情节,从电影艺术角度进行技术分析,并从特定历史文化角度分析电影折射出的时代变迁,讲述了中国国民精神的种种现况和原因,最后在历史的角度论述了这段特别的经历的意义。

昨日看了贝尔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导演的219分钟电视版的《末代皇帝》,真是令人感慨万千。我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服装造型、场景调度、剪辑、坂本龙一史诗般的配乐、运镜的恰到好处,更是背后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的冲突,在不同的视角上,人们往往有不同的感受。本文试图先从艺术分析本片,然后从不同时期来研究中国、欧美视角对中国帝制衰亡的感受、对共产主义的指认、对中国特殊的难以化约的近代史的思考。

一、影片历史和概要

我们首先看看《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的拍摄历史,它是一部由意大利英国中国大陆合作拍摄的历史传记电影。影片讲述最后一位中国皇帝溥仪的故事。溥仪一生命途多舛,经历清朝灭亡张勋复辟军阀混战满洲复国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由九五之尊降为阶下囚,对应20世纪中国的一甲子岁月。此影片获得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九项大奖。

影片的剧情梗概,笔者从烂番茄(Rotten Tomatoes)(烂番茄是一家著名的美国电影电视评论线上聚合网站)、维基百科(中文)中截取了两段经典的描述。

a. 这部关于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生活的全面记录,讲述了这位领导人动荡的统治。溥仪在1950年作为战犯被红军俘虏后,在狱中回忆起他的童年。他回忆起自己在紫禁城的奢华青春,在那里他得到了各种奢侈品,但不幸的是,他被外界和周围复杂的政治局势所遮蔽。随着革命席卷中国,溥仪所知道的世界被大大地颠覆了。

b. 影片讲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到1967年的一生。溥仪三岁登基,六岁退位,接受家庭教师身份的英国人庄士敦的教导,母亲去世、结婚、离开紫禁城、加入日军创建的满洲国,成为傀儡政权皇帝,并在日本投降后,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为期10年的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等。

二、电影的艺术角度分析与其折射出的变迁

1、 影片概论

三个小时三十九分钟的时长,影片充满令人眼花缭乱的命运变迁。壮观的场景跨越了60年,见证了清朝的结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末代皇帝》早期,3岁的溥仪登上了中国故宫的龙王座。那是1908年,他突然成为“万年的皇帝”、“天子”,统治着半个世界人民。他还成为他生命中地位的俘虏,同时也许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小男孩。根据实际事件,电影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他几乎一生都是这样或那样的囚犯。溥仪在豪华的紫禁城的年轻生活——他被朝臣、配偶和太监包围——在通常意义上并不痛苦,但也不是特别自由的。1912年,中国成为一个共和国,溥仪童年的统治阶段正式结束,为他的存在又增加了一层荒谬。他被限制在紫禁城,继续被当作囚笼中的神对待,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不知道自己身份的变化。溥仪在18岁时被逐出故宫后,他的生活仍然是一种伪装。作为西式花花公子、木偶皇帝和囚犯(10年)生活在导演所言的“共产主义监狱”里,他从未真正控制过他的生命。他最后的日子是在北京植物园里照看植物——这是对最奇特的生活来说不太可能的结局。

从一个不解世事的三岁儿童在万人朝拜的加冕典礼上自顾自地抓蝈蝈,直到戴着王冠的头像变成了空的,溥仪在1912年中国成为共和国时才发现自己是失去庇护的君主,再后来,溥仪在劳改营中接受教育时回想起了他的生活——导演贝托鲁奇说“这是从黑暗到光明的旅程,从锦缎中的毛毛虫到单调的毛派蝴蝶。”溥仪作为幼虫——一个被放在龙王座上的3岁孩子,他的皇袍袖子在地上拖着,他一直被封闭在紫禁城,直到18岁时被一名共和党军阀赶下台。几年来,他扮演花花公子,然后于1931年以日本人支持的傀儡皇帝的身份回到中国。

与溥仪的变迁的生活对比的,是他内心永远的无聊与孤寂。 他一度希望在人生的荒谬中寻找价值,正如他寻求日本人的扶植,希望重新做回皇帝,他渴望追回童年时期的未能认真对待和使用的权力与地位。

2、 主角的演绎

尊龙饰演的溥仪,深刻反映了他的性格,并反映在电影的节奏中,他是一个孤独、紧张、又精力充沛的演员,但在这里是必然冷静的。因为溥仪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他是一个在没有规则、现实感或多受过教育的情况下长大的男孩,尽管他被迫退位,但他仍然是皇室成员,也只有他被关在宫殿里,被密封在1,500名崇拜他的太监和一群前朝的宫女、妃子中。

尊龙花费了一年半的时光来准备电影,并拍摄了6个月时间,在他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溥仪的深刻同情,而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与溥仪相似的人生经历(无父无母)更增添了他表演的真实与精彩。

3、 电影的场景

影片场景华丽壮大,服饰复古奢华,这是贝托鲁奇和电影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的精彩合作。

相机没有把自己强加于材料上,而是优雅地欣赏了电影的壮观场面——美丽的寺庙、宏伟的服装、闪闪发光的景色和成千上万的演员阵容。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此部电影是中国最后一部允许直接在紫荆城拍摄的影视作品。与普通电影精细的特定的物品摆放对比,这部电影尤其突出的特点,即背景材料极其庞大的同时拍摄对象仅仅是其一部分。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类比电子游戏的虚拟构建:只生成玩家可见的游戏物件(object),而玩家无法直接感知的物件内部,则不需要生成。同样无需生成的,还有未进入玩家视阈的一切景观。常规影视作品的场景正是按照这个既有原则进行,它符合了最为经济的奥卡姆剃刀原理。但是它对于场景表达的二级领域,有限的背景材料所构境出的结果往往较为固定,同时具有明显的人为营造特征,另外,缺乏自然历史的生产关系的美学和建制产物,因而表达效果上较为贫乏。

然而《末代皇帝》的场景具有特殊性,真正地取材于600年历史的紫禁城,背景几乎是无限宏大的,而且其房屋内部设计也相当经典,往往来自于真实的故宫和内饰记载。细节的丰富程度超越了人的官能的常规范围,因而使观众的感官体验更为真实。

4、 中西的对抗

当溥仪成为青少年并需要一名特别导师时,一个名叫庄士敦的英国人出现了,他教会了溥仪很多知识,使他真正了解了这是世界。在直接影响下,溥仪带上了眼镜;在间接影响下,溥仪追求西式的婚姻、希望去牛津大学学习、命令调查库房的珍宝。

导演的安排使电影的中西对抗元素变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迷茫和时代的混乱。

5、 中国帝制的历史变迁

溥仪的英语数学的英国教师庄士敦,在众人的阻抗下,他坚持给年轻的皇帝买了一副眼镜。有趣的是《华盛顿邮报》将其称为这是走出中世纪的第一步,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英美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封建帝制年代正如沉闷而冗长的中世纪。帝制、王朝的形式是无聊的,它是无休止的重复而无更新的历史与文化。它甚至让人想起黑格尔的暴论——“中国无历史”。一代复一代,一朝又一朝,王权更替,百姓遭殃,兴亡不断,争夺!争夺!覆灭便开始,开始之后又是覆灭。实在是令人哀叹不已。

6、 叙事节奏

影片以溥仪进入新中国的监狱展开,双线叙事。另外一条叙述线路则是从溥仪的童年开始以庸常的时间线展开,即我们熟悉的溥仪成长经历。整体上看,这并没有什么新意,像纪录片一般对每件重要事件进行毫无预设的描述,从开始到结束。

虽然这往往遭人诟病,但笔者认为不全然如此。搜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主流影评,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声称这是一部十分无聊、毫无波动的电影。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但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评论者的心理状态。

正如第5段所言,从英美的分析式的进步主义视角来审视中国那段凝滞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历史,的确,是如此的沉闷,如此的无聊。“但是,我们(欧美人)需要什么样的行为来摆脱这种无聊致死?”

方法是英国教师的冲突性情节——不顾阻拦地买眼镜,鸦片成瘾的皇后,生活昏乱的皇后和政治理想荒乱的溥仪,这部让人“打哈欠”的作品终于加快了步伐。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导演布置的冲突性事件并没有真正将影片从“无聊”中拯救而出,恰恰相反的是,导演的平淡叙事正是他的真实用意。平淡无聊的叙事正是使观众更加有效的直面冷酷荒谬的历史,从一个他者的角度,凝视溥仪的所有行为和经历,从非像一般电影一样简单将观众带入第一人称视角,去感受主人公所直面的事件。

在这种意义上,这种所谓的平淡与无聊正是电影的精彩之处。正如这个荒谬的历史赋予溥仪一样,导演赋予了冷漠历史的厚重于观众身上。

7、 性隐喻!还是性隐喻!

性感的马克思主义者贝托鲁奇描绘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肉欲和腐败的无辜场景,当时这位知识分子、受过西方教育的皇后用黏糊糊的红色之吻覆盖了溥仪苍白的脸庞。稍后,她也会被一个邪恶的日本女同性恋间谍腐蚀,当这位间谍啃咬舔舐着脚趾时,她会把鸦片带给这位曾经的皇后。毕竟,这是一部由《巴黎最后的探戈》导演拍摄的电影,他在这里给我们带来了吸毒的沉醉行为与政治昏迷之间的优雅隐喻。

电影充满了性隐喻镜头,从开头溥仪和溥杰的相互依偎,到后来皇后始终未怀孕,而后皇后怀上了司机的孩子,以及最为惊艳的床单隐喻。溥仪和皇后和妃子三个人玩着溥仪“与太监经常玩的游戏”,他们三人在床上运动着,床单在光影之中起伏着,这是溥仪最后的欢愉。随后,便是库房的着火,标志着紫禁城的真正割裂,溥仪不得不面对被欺骗的事实,在这这一瞬间,已然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孩童,而是企图夺回皇位的复仇者。也是在这一瞬间,溥仪的人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最后的漫长的漂泊。

然而,“男同性恋”、“女同性恋”,这种对等的纯粹场景笔者认为贝托鲁奇处理得过于造作。虽然说电影可以对史实进行任意修改和润色,但是在这一点上,即便是从艺术角度仍显得不妥。史实上,溥仪并非是男同性恋,而是有性功能勃起障碍综合症(ED)。那位女间谍川岛芳子,她也并非是影片中的欲成为溥仪的皇妃以及去用性去腐化皇后。历史上,她有其特有的憋惨经历,早年是中国的格格,而后奔走日本,17岁被养父强暴,性情变得乖张,用女扮男装、军国主义来摆脱曾经的建制与认同,最后41岁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也有说法称其用替身逃脱死刑。我们需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年代,每个人都有其根植于历史的悲哀,而不该简单的化约,去用惯常的对称性隐喻来故意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8、 溥仪动荡人生

有一个感人的有趣时刻,小溥仪第一次登上他的宝座,站起来,拍打手臂,好像他以为自己会飞一样。还有一个场景,溥仪(后来大一点)和他的兄弟开玩笑地兜圈子,被一群随从追赶,无论孩子们选择在哪里逃跑,他们都必须跟着他们。随着溥仪的成长,当他想逃离紫禁城去看望死去的母亲时,他无奈而愤怒地把他的宠物老鼠扔到墙上并杀死了它。当溥仪去质问和维护他的皇帝身份时,他意识到了他的权力仅仅在紫禁城内有其使用的可能,并且,他隐约感受到这样的尴尬地位作用于他也仅仅是作为一个棋子,一个象征而存在。

紫禁城因此被赋予了一种额外的隐喻,它既是溥仪权力的来源之地,又是他的权力的被限制之地(也是被剥夺的地方)。同时,“万年皇帝”象征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作为个体的溥仪,而仅仅是权力架构之中一个暂时被需要的名称。在多重的符号网络的裹挟之下,溥仪的人生堪称是被命运愚弄的典范。他既是被人唾骂的封建皇帝——一个在新的时代随时可能横尸街头的对象,他又是一辈子被操控的傀儡——不论是太监、大臣、日本人、国民政府、新中国。因此,溥仪的动荡人生是如此的悲哀。

9、 国民精神的解读

系统性压迫的权力消解使人们丧失了某种构成性的例外,即外部的压迫性要素恰恰维系了系统的运行,而这种压迫性的要素(封建帝制的强大符号秩序)的消失,使人们直面了大他者从而感受到了更为深层的创伤。

很多时候,帝制的权力象征和符号秩序并非全然是压迫性的,它往往成为一种惯习,它促成了民族的精神共同体的存在。而它的骤然瓦解,会使人们难以找到一种废墟之上的救赎,正如90年代日本的精神迷茫,宏大叙事的无力,集体性价值观的衰亡,不断分化、流动性日益增强的社会已经难以给予寻求成长的个体以“自我成长”的意义。

近代中国有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创伤,它根植于讳莫如深的深厚文化历史。 考虑到中国近代文明的断裂和外来文化的粗暴入侵(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英美视角下的“共产主义入侵”、晚近混乱的垄断资本主义),寻求灵魂的一种救赎成为了中国人的必然要求。但是,中国人的整体精神状态是一种悬空的状态。

事实上,当今中国人依旧没有寻找到民族文化的共同体,中国人需要一种精神的寄托,而不是无宏大追求的压迫性的生活(小市民),曾经的那种精神结构和认同关系,只会在虚假的意识形态之下变得逐渐符号化和意指关系滑动,面对这种境遇,谁能拯救自己的灵魂呢。

三、结语

在这种令人惊叹的背景下,溥仪故事的渺小和荒谬在尖锐的时代雕刻中脱颖而出。观众以刺激的状态离开电影《末代皇帝》,但不确定该如何看待他令人困惑的生活。也许,正如电影所暗示的,溥仪在接近结尾时是最幸福的——作为一个园丁。

日暮中的紫禁城,是一个无人欣赏的寂静剧场,人们,不断地重复仪式性的行为,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各怀鬼胎,然而溥仪,在他幼小和最终衰老的灵魂中,他是一只小小的蚂蚱,一只自由的蚂蚱,一只本不该卷入这场政治戏剧的局外人。他最终还是进入了这场无意义的战争,成为不同时代的眼泪和牺牲品,他被羡慕、被唾骂,他最终幻化成了一只黄色的衰老的蚂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经历了如此丰富与繁复层次的历史,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变迁的年代,每一个站在善与恶的分水岭之上的人们都有悲哀且消逝的传奇。我们无法使用简单的道德去衡量与审视他们,而历史将以其本身的客观驻留于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