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並非是從簡到繁?女性也會反抗母權制?(III人類學的Gender-6)PicaPica性別與社會(24)

PicaPica
·
·
IPFS
·
杜杉杉认为,如果将视线从潜伏于女权主义主流的形形色色乌托邦理想上移开,人们可能会惊奇地看到,男女平等社会确实存在。

本次的理論比較重要。這次嘗試將理論部分放在前面,夏威夷和拉祜族的案例放在後面。

1 女權主義不是要消滅男性,而是徹底消滅性別

人們通常認為現在比起過去,複雜的現代社會比起更單純原始的部落社會或狩獵採集社會,更具有父權制度和歧視女性的傾向。

但是,如果因為沒有女性佔據優勢的時期,就以人類的歷史為父權制的歷史為前提,那麼很難分析出性別等級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發展得多樣而復雜。

人類學家蓋爾·魯賓 (Gayle Rubin)在1975年的“販賣婦女:關於性‘政治經濟學’中提出 比起父權制等各種社會中存在的差別性的文化情況,使用了“sex/gender系統”這個詞來分析。


作為初步定義,“sex/gender系統”是社會將生物性慾轉化為人類活動產物並滿足這些轉化後的性需求的一系列安排。也就是另一方面,sex/gender system 是一個中性詞,它指的是領域,表明壓迫在那個領域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組織它的特定社會關係的產物。

指出了

例如父權制的話語,解放不只是女性的解放,也意味著孩子從性壓迫的教育中解放,成年人從壓迫的社會規則中解放。
它表明我們不應以消滅男性為目標,而應以消滅造成性別歧視和社會性別的社會制度為目標。女權運動的目標不僅僅是消除對婦女的壓迫。它必須指向消除強制性行為和性別角色。

本書中,他還認為,母權制與父權制一樣是異性戀:改變的只是壓迫者的性別。

此外,這個概念不僅仍然局限在性別(女人和男人)的類別中,而且它堅持認為生育能力(生物學)是定義女人的東西。

他在此書中進一步指出,在這個社會中,一個人的性解剖結構與他是誰、他做什麼以及與誰做愛無關。

那麼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們回看我們的社會脈絡。


2 從單純的社會到復雜社會?

關於父權制的普遍性,各學者的立場多少有些不同,在涵蓋文化人類學者廣泛關心的領域的同時,很難帶著捕捉父權制的製的全面普遍性。人類歷史上在工業社會轉移時期出現的社會組織類型,Elman Service在1962年提出他的社會進化研究理論,


描述政治組織的演化有四種階段:

遊群(band)、部落(tribe)、酋邦(chiefdom)、國家(state),

酋邦是介於部落和國家。 (Ted C. Lewellen,1995)在批評19世紀末社會進化論採用的文明程度標準時,對於簡單化或複雜化的程度作為分類標準做出批判。

遊群(軍團band)社會

幾乎完全出現在依靠自然生存的環境中,依靠狩獵採集這一最簡單的經濟活動。由於完全依賴自然生態系統,沿著獵物或採集物的分佈移動生活,因此要容易調節組織的界限和規模。因此軍團是等級不發達的最簡單靈活的社會組織形態狩獵和採集一般由男女間分工進行,以家庭為單位聚集在一起形成軍團,但沒有出現世襲的領導者的地位或家長權。

在集體進行大規模狩獵時,每次主導狩獵的人都會成為暫時的領導人,即使有具有治愈能力的巫師,也不是專門職業,因此其地位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強調。

遊群(軍團band)社會在社會等級本身沒有明確制度化的情況下,僅憑性別分工,男女的等級關係並不發達。

如果人類不追逐獵物,而是馴養動物,用種子代替採集,種植糧食,就會產生集體確保領土的必要性。這時,作為人類社會最基礎的組織原理,使用親屬關係。

部落社會(tribe)

Tribes of Madhya Pradesh, India

是以原始農耕或畜牧為經濟樣式,以親屬關係為基礎行使領土使用權的社會組織,是指身份或階級不發達的狀態。

根據父系或母系血統組織的部落社會比起勞動的社會分工,更基於世代和性別分工的社會。親屬群體的年長者擁有權力,強調年長者和年長者之間的等級,女性的生育力被視為親屬群體的問題。

對於個人婚姻親族成員的長者們也發揮了影響力。相反,所有親屬成員都擁有親屬集團掌握的領土和資源的權利。在遷徙的牧民社會中,它們對領土的權利還包括保障隨季節向牧區遷徙的路線。在這樣沒有根據階級或身份出現歧視的情況下,根據情況,也會極端強調對年齡和性歧視。

與農耕相比,在畜牧業為基礎的部落社會中,男性的優越性相對更加強調。因為農耕雖然是女性也可以參與的生計活動,但是需要帶領家畜群移動的畜牧主要由男性負責,經濟圈也獨占。但是隨著農耕中引入犁,男性的力量變得重要,在需要確保領土的情況下,外交的重要性和戰爭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越是集中農耕,男性的政治影響力就越重要。

在過著漂泊生活的遊群(軍團band)社會,所有僅限於個人工具,但在部落社會,親屬團體擁有土地,使用權只允許自己團體的成員擁有。這種集體領土所有權和親屬集體關係中的不平等問題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家們關心的問題。特別是人類學家的部落社會研究事例,對私有財產和階級分化之間的因果關係提供了各種爭論焦點。

在酋邦(chiefdom)社會中,

親屬關係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組織原理,它接受基於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但是,隨著各血統集團形成身份制關係或以戰士、司祭、行政官、平民方式發生身份化,社會組織變得更加複雜。政治領導人具有宗教神聖性,將自己的權威正當化,從社會成員的經濟活動中獲取剩餘,建立統治基礎。

隨著依賴生產階級的非生產階級的分離,社會再生產只有維持這種區分才能實現,性別等級是為了維持身份制的方式運作。

如果說部落社會之間的關係基本上是分節性的,那麼酋邦(chiefdom)社會在內部構建中央集權體系的同時,不斷整合其他組織,擴大體系。

土司,也被稱為首領或酋長,是被元、明和清朝政府(主要在雲南)承認為帝國官員的部落首領。這種安排通常被稱為土司製度。是符合羅伯特·L·卡內羅 ( Robert L. Carneiro ) 對酋邦做出的定義:“由最高酋長永久控制的許多村莊或社區組成的自治政治單位”。

另一方面,

國家 (state)

United States

是當今社會組織類型,所以對我們來說是最熟悉的。前工業社會的國家雖然與現代國家在領導地位的繼承方式上存在差異,但在中央集權統治穩定為地位體系這一點上是共同的。在國家,親屬關係的重要性相對減弱,性別等級現在受到復雜的宗教象徵和政治領域的影響更大。在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婚姻體繫起著核心作用。

在父系血統的部落社會,結婚是兩個血統集團通過交換女性和新娘bride price來構築紐帶的體系。在身份化的社會出現的攜帶金dowry,也就是嫁妝制度,是在有權勢的家庭中通過女性的結婚強化家族威勢和財富積累的機制。

彩礼是女性不公正的象征符号 海报。图片: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

(嫁妝和彩禮Bridewealth and Dowry制度是古老的習俗,但現在社會是引起女性歧視和選擇性墮胎,殺妻等暴力行為的原因之一,我們之後會說)。

在人類社會,結婚體係與其他社會關係的層面,即建立紐帶或形成同盟、積累財富、對特定政治、經濟資源的差別性接近性、通過集體內婚進行統治層合併等相關的人類學。


3 從酋邦社會發展為國家

美國併吞夏威夷王國,被部分原住民認為是非法行為,於是發起獨立運動。他們認為1959年的公投中,大量美國軍事人員也參與投票,不能完全代表當地原住民意願,拒絕承認其法律效力。近年來,夏威夷獨立運動採用和平手段,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以及波士頓、洛杉磯等大城市舉行示威遊行,要求美國政府注重當地原住民權益。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在任內1993年簽署《道歉決議文》(Apology Resolution),承認美國政府在1893年推翻夏威夷王國的作為,不過批評者認為,即使簽署《道歉決議文》,美國在原住民族政策上改變並不大,道歉的象徵意義大過於實質意義。

例如18~19世紀的夏威夷王國被歸類為從酋邦社會發展為國家的政治類型,在夏威夷王室,結婚是確認統治血統位置的主要方法。 (Linnekin, 1990) 夏威夷的統治階層將自己的血統群體的女人嫁給了一個較低的血統群體, 因為孩子繼承了母親的血統地位, 這成為了阻止孩子地位下降的策略。沒有更高血統群體的最高權利男性與女性結婚或在鄰國湯加娶妻。

在這樣的背景下,19世紀美國的傳教士和企業家男性通過與王室女性結婚掌握了政治、經濟利益,與白人混血的子女們仍然可以成為夏威夷土著統治階層的後代。無法抗拒和主導巨大時代變化的夏威夷王國最終在1893年成為美國的被統治的領土。

利留卡拉尼女王

這是夏威夷王國第一位女王、最後一位國王利留卡拉尼女王的肖像。她的丈夫是白人約翰·歐文·多明尼斯,他的父親是從美國本土移居過來的船長。多米尼絲通過結婚與夏威夷王室聯繫在一起,成為了構成夏威夷的奧豪島和毛伊島的總督。

約翰·歐文·多明尼斯

再次強調,遙遠的早期人類社會也不是母權制。母權制社會只是一個猜想。我們所熟悉的父權制的沒落並不意味著母權制可以登場。

4 拉祜族-筷子成雙

但是,男女兩方都不佔據優勢資源的情況是存在的。中國人類學家杜杉杉(Shanshan Du)所描繪的中國西南部地區拉祜族(Lahu people,現在也分佈在泰國,越南和美國。)

我們可以把他們的社會看作是不構成血統群體的兩邊社會,雖然是農耕社會,也強調男女不同,但是通過明確的性別分工組織社會,幾乎所有的領域中男女都各自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其價值沒有差別地被評價。

"筷子成雙Chopsticks Only Work in Pairs "的拉祜族社會俗語清楚地表明了性別關係,杜杉杉解釋說這是相對平等relatively equal互補的complementary(2003年)。

另一方面,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即使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也可以實現不性別歧視的社會關係。

也就是說,以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方式,男女共享或分享權力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

男女平等理想好像永远处于逃遁状态,在地平线上不断闪现,似乎又可望而不可即。杜杉杉认为,如果将视线从潜伏于女权主义主流的形形色色乌托邦理想上移开,人们可能会惊奇地看到,男女平等社会确实存在。基于对云南拉祜族社会的大量田野调查,本书发现,诚如有关“筷子成双”的诸多拉祜谚语所喻示,男女平等社会可以在两性合一的理念中有效实践.

綜上所述,社會等級的複雜性程度和社會組織類型的特徵與性別等級密切相關。性別等級經常被提出為生育力的控制、生產力的專有、親屬集團或維持身份制基礎的血統的維持、女性性的宗教、政治象徵等問題,但具體內容根據事例和情況而有所不同。

可以確定的是,性別等級是社會等級的一種類型,用其他不平等機制聯合出現,在強化性別的位階同時也在強化社會的位階化。

Hi ,我是PicaPica.

Sociology studying in Korea, Feminists,Conscience adherents。

創作的目的是希望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提高性別和人權問題社會關注和理解,減少相互間的誤解和距離。 期待未來更廣泛的團結和互助的我們。

如果想要聊天或支持我,我的主頁:https://bio.link/picapica


PicaPica性別與社會

-Content-

第一章-女性主義歷史

第一篇-啟蒙思想

第二篇-自由主義

第三篇-參政權與新女性

第四篇-社會主義女權到二戰結束

第五篇-激進!不妥協的姐妹愛

第六篇-鑄成武器,擊碎禁錮。女性解放的理論家

第七篇-圍繞肉體的性解放和女性解放

第二章 Gender

Gender 意義

第一篇 - 理解Gender的意義 1-涇渭分明,是對世界最大的誤解

第二篇 - Gender的現實意義 2-折斷了她的翅膀,卻哀嘆她不會飛翔

Gender 性別不平等

第三篇 - Gender 和不平等的世界-黑白之外有真彩

第四篇 - Gender和社會的不平等結構-從未晴朗的半邊天

Gender認識論

第五篇 - Gender分析法 (撥雲睹日現天光)

第六篇 - Gender 認識論(未知的女性和流動的男性)

第七篇 - 文化與意義(從兒童玩具到色情影片,文化脈絡下的性別表現)

Gende的認同

第八篇 - 認同的擴大與交叉性理論(多種認同,聯合的再思考)

第九篇 - 挑戰異性戀中心主義 與酷兒理論 (異性戀,這太不Qooooo啦!)

Gender和行動

第十篇 - Sarah Ahmed和Feminist Killjoys(殺死快樂,即是幸福。)

第十一篇 - 性別運動的實踐 (自強?團結?我們怎樣共同前進?)


第三章 人類學的Gender

第一篇-文化人類學和Gender(性別是来區分什麼的?)

第二篇-關於人類創造的各種想像(一男一女就能夠創造孩子了麼?)

第三章 - 演化的人類分工(狩獵並不是人的食物來源?文明是女性創造的麼?)

第四篇 - 母神,母權制,母系社會(深埋土中9000年母權制幻想?)

第五篇 - 母神,母權制,母系社會(母系社會是聯邦制起源?)

第六篇 - sex,gender系统和社会形式变迁中的性别结构(社會並非是從簡到繁?女性也會反抗母權制?)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