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政论(编译) | 中国经济恐难起死回生
- 本文编译自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作者:Mary E. Lovely 和 Tianlei Huang
- 原文发表日期:2022年10月24日
中国政府等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于10月22日结束后,才公布关于经济增长的最新统计数据。这也许并非偶然。
官方统计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为3%,颇令人失望,对于庆祝习近平主席历史性地第三次连任党总书记可能有所不利。政府三月份提出2022年实现5.5%的增长率目标很可能无法实现,除非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能够超过10%,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预测,中国经济分别在2022年只增长3%,2023年仅增长4.3%。
许多因素减缓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一些因素因政策失误而变得更加复杂。新冠肺炎(COVID-19)爆发、严厉的公共卫生政策造成的困难、以及持续下滑的房地产价格,都给习主席今年的稳定大计蒙上了阴影。眼下全球对中国出口需求正在放缓,房地产行业也在持续疲软,政府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增长的努力势必困难。
中国清零政策的自残式伤害
中国经济在2020年和2021年都表现得比较好,新冠肺炎对其他国家造成的破坏在中国得以避免。但是因2022年初发现了少量病例,中国政府封锁了全国多个地方,包括几个重要的工业中心。今年上海全面封城持续了两个月,影响持续发酵。最近在10月初中国国庆假期期间,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在病例激增后,实施了新一轮封锁和出行限制。
封锁加上对失业和降薪的普遍恐惧,打击了消费者信心。中国家庭缩减开支,致使消费增长迅速下降。作为家庭消费的前瞻性指标,官方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最近几个月暴跌至历史最低点,这表明消费很可能在整个2022年都深陷疲软(图1)。在2022年上半年急剧下降后,零售额增长在最近几个月才略有恢复(图2)。
过剩库存至少在国外市场找到了出路,净出口推动了2022年第二季度几乎所有的增长,不仅弥补了奄奄一息的家庭支出,也弥补了疲软的投资支出(图3)。即使消费在第三季度出现反弹,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也大于投资。如果国内消费不能在短期内恢复,仍在挣扎的世界经济将使中国难以依靠净出口实现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除全球金融危机和大流行病最严重的阶段,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是2001年以来最衰弱的。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在贸易加权的基础上,人民币汇率仅有小幅回落。
在大面积的防疫封控期间,中国私营部门表现比国有部门差很多。2022年前八个月,私营企业的收入、利润和附加值增长均落后于国有企业,非政府国内投资者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远低于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生产了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产值,提供了五分之四的城市就业,它们表现不佳,至少在短期内对增长和就业构成了另一个严重挑战。同时,由私营企业主导的服务业产值在今年第二季度完全萎缩。
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年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中国长期酝酿的房地产危机在2021年末沸腾了,当时中国第二大开发商恒大没有支付债券,被标普全球(S&P Global)宣布违约。其他房地产开发商也遇到了类似的流动性限制,部分原因是房价和销售量下降,以及离岸信贷市场的借款成本飙升。与此同时,中国的房地产销售、房屋开工率和房价继续大幅下降。截至2022年9月,中国各地住宅物业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30%,而住宅房屋开工率则下降了38%以上。除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大城市住房需求仍然强劲外,中国大多数城市房地产价格继续下降。
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约有三分之二是房产,该行业至少占到中国产值的五分之一。房地产价格下降打消了家庭支出的积极性,进一步压制了消费前景。 随着新建筑和现房销售停滞,对建筑材料和家装的需求仍然疲软。
房地产行业金融危机是由2020年8月出台的,旨在逐步减少开发商债务风险的政府法规直接引发的。但随之而来的房地产行业危机,是由中国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相关收入之依赖以及让数值人为上涨之意愿所推动的,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问题。不断增长的房价与住房需求不相容,由于城市化进程放缓和人口老龄化,住房需求可能已经达到巅峰。中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41平方米,与一些富裕国家相当,这表明住房需求进一步增长是有限的。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阻碍经济增长。
北京新的经济领导团队没有什么工具来恢复增长
随着习主席被再次任命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他改组了新的领导班子来管理经济。但是除了修改显然不可持续的清零政策外,新的经济班子在短期内没有什么好的选项来恢复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主要依靠货币政策作为稳定的工具,但较低的借贷成本对刺激企业和家庭支出没有什么作用。此外,美国利率上升增加了中国资本外流压力,降低了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低国内利率的意愿。
在财政方面,政府反应一直很平淡,部分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中国的财政工具总体上仍不发达,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安全网相对薄弱,而政府一直不愿意向家庭提供直接支持。中国可能会用老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即建设更多由国家银行资助的基础设施,尽管这种投资的社会回报率可能很低,而地方政府业已被高额债务所累。
根据中国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国领导层已发出信号,不会很快放弃清零政策。回避撤销一项不明智的政策,表明中国的自我封控将持续到中共二十大结束之后。中国尚未批准和进口任何外国制造的mRNA疫苗,而且最近与Moderna的谈判,在该公司拒绝向中国移交基础技术后陷入僵局。似乎越来越有可能的是,在中国能够成功开发和销售国产mRNA疫苗之前,中国不会放弃、甚至也不会放松其清零政策。在此期间,恢复更强劲的增长似乎不太可能。
* 封面图片来自Politico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