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當悲傷越分享越傷心?
在threads上經常會被大量投放媽媽心事,當然也看到很多抱怨老公的婚姻鬼故事,
網路作家宅女小紅經常在臉書抱怨老公,但是宅女小紅妙筆生花,自娛娛人,她的文幽默而且點到為止,讓眾人哄堂大笑充滿快活的空氣。
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像宅女小紅這樣,寫寫家務事轉換為流量密碼,甚至無損及婚姻(?)。
看到threads上分享的育兒鬼故事,短時間內總是能夠匯集大量的心有戚戚媽媽一起點讚集氣,幫罵作者配偶,紓緩原po太太的怒氣。
心有怨念,想找個樹洞破口是人性,只是抱怨完之後,回歸理性面要省思的是,然後呢?該如何做出行動,而非止於抱怨。
最近剛好在看一本書《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提到一個心理實驗,
2008年美國發生北伊利諾大學校園槍擊案,心理學家以這群經歷重大創傷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許多學生事後們用社群平台、通訊軟體,不斷回顧、大量討論、分享這啟不幸事件。
研究動機在於:「分享情緒是否影響人們長時間的感受?」
過去人們常理認為,多鼓勵深陷悲傷的人說出口,與他人抒發心情,能夠幫助他走出悲傷。
但是實驗結果卻恰恰相反,在負面事件發生後,「馬上」分享思緒和感受的人,分享最多情緒的人,往往整體痛苦程度最高,生理健康也是最差的。換而言之,(過度)分享情緒反而對這群經歷重大負面事件的人,更加有害。
『心理學家里梅在多項研究發現,與人談論自己的負面經驗,不會幫助我們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復原。』
原因在於,人們在負面狀態下,期待聽到的是「滿足情感需求」的說法,但是滿足情感需求的對話過程中,就會縮小「認知需求」,腦中的注意力期待被同理,而非尋找解決方案。
甚至在尋求支持的對話過程中,因為對方不斷探問事情發生的人事實地物,讓當事人不斷重新回想當下的負面經驗,而陷入了「共同芻思」:讓支持轉變為慫恿煽動。也就是在一苗柴火上繼續搧風點火。這串分享對話反而加深加重了負面感受。
沒人知道,這位太太在網路抱怨完之後,有沒有跟先生/家人好好談一談、談判、大吵一架,或是進一步擬定新的家庭分工模式。
於是在threads或是其他平台上,會看到一些帳號,總是不斷的連載書寫他的生活鬼故事,即使在短時間上升的按讚數量,與網友留言中得到片刻慰藉,但他的真實生活依舊原地踏步。
記錄下這一篇,也是為了好好提醒自己。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