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愛當人權教師爺

Zebra非馬
·
·
IPFS
·
中美在人權問題上的爭執由來已久,究其成因,這是我的一點理解。
新華社:美方日前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將所謂「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簽署成法……美國利用涉疆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破壞新疆繁榮穩定、遏製中國發展的圖謀註定會失敗。
習近平:要堅定製度自信,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謂新疆「人權問題」是赤裸裸的政治陰謀,其真實意圖是破壞新疆繁榮穩定,阻撓中國發展。

感覺在我有認知以來,美國就一直在譴責中國人權問題,中國也一直在譴責美國譴責中國人權問題。對人權問題,國內有很統一的口徑:企圖遏製中國發展。但是,我並沒有看到這裏面的因果關系;鄰居譴責你家暴,會影響你家的稻子長大?相反,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的20年間,GDP增長了8倍,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中國加入世貿,美國是支持的;時任總統克林頓,還為此議案在國會通過,作過一番努力。

2001年,就是美國支持中國入世的那一年,美國國務院發表了《2001年國別人權報告》,其中就抨擊了中國的人權狀況。如果說,提出人權問題是為了遏製發展,那麽美國政府是不是有點人格分裂呢?

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學術流派,叫公共選擇理論。它用現代經濟學來分析政府的行為,假設選民、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員們都是出於私利而作決策的個人。作為官員,要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最直接的辦法是貪汙腐敗。但在監督機製完善、政府運作透明度高的情況下,這樣做的風險極高。所以,他們更傾於提高自身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方面的;治下的經濟發展、福利提高,卸任後就更容易被企業高薪聘為顧問,或得到商業贊助。而開發中國這一片廣闊的市場,增加人員和貨物往來,對經濟發展自然有很大的幫助,像某政治人物說的: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

既然人民幣那麽香,那為什麽還要提人權問題,自己添堵呢?政治影響力有一個重要的製約因素,就是民意。美國政府要員大部分都是民選的,官員要是對民眾的訴求,比如說人權,不作出正面回應的話,他們選舉連任就有困難,甚至直接被公投罷免。那樣,你的各種政策,包括經濟政策,能施行的時間跨度就會很短,大大削弱了其影響力。

而對於美國選民,最關心的當然是本國的人權狀況,所以BLM運動會影響那麽大。但與此同時,美國人還有很強的同理心。我覺得這與教育上鼓勵對不公平現象的認知和發聲,有很大的關系;我所在的企業,內部培訓也有這方面的內容。這種同理心,也就讓人權訴求不局限於本國,這裏面可能也有對自身的考量。

打個比方,張三和李四是生意上的夥伴,張三和張妻都知道李四有家暴問題。張三為了不激怒李四,只和他喝酒吃肉,卻不談家暴的問題。時間長了張妻心裏自然嘀咕,張三每天和李四混,不會有樣學樣地家暴吧。張妻在家裏說得上話,就逼著張三對李四家暴的問題作公開表態,除了表達對李妻的同情,也是給張三打預防針。

最後說一下資格的問題。按中國外交部的說辭,美國有屠殺印第安人和蓄奴的歷史,還有種族歧視的問題,所以沒有資格指責中國。但理解了美國的態度背後,是廣大民眾的聲音,這種說法就不太成立。敦促本國政府改善人權,和對別國人權問題發聲,這兩件事並不沖突,而是相輔相成的。

當然,美國的人權狀況,的確不是最好的。在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的2021年全球自由度報告中,美國得分只有83分(中國是9分),而第一名100分的是挪威。可是挪威只有幾百萬人口,要它挑戰中國這樣的大國,有點不切實際。之前中國聲稱在挪威三文魚中發現新冠病毒,進而全面禁止進口,就讓挪威感受到了切膚之痛。所以,從自由程度和國力綜合來看,最能站出來說話的,也就是美國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Zebra非馬來自大陸的海漂,熱愛生活,嚮往自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疫情后的加拿大之行

那些年,广东的省委书记们

和皇上讲道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