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性主義?

劉藝婉
·
·
IPFS
·
十年前的文章一一不好意思老是貼舊文。然而,有些話語得一再複述,畢竟前兩天仍有人問我為什麼特別關注女性主義;仍有人公開嘲諷女性主義。

偶爾有人問我,為什麼特別關注女性主義?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僅顯現提問者的學養背景,也暗示問題背後隱藏著更多的問題,例如:我的性取向,我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童年陰影,我是否曾遭受性侵犯,或者,我是否曾被男人傷害而仇視男人。

我與同行者們都如此感觸:費勁力氣搖旗鼓舞,以為周遭的人都跟著往前跑了,驀然回首才發覺大部分的人仍在原地踏步,甚至不動如山。而女性主義者被迫接收的污名早已堆疊得比山還高。

自大學時期修習了幾門女性主義相關的課,在台灣百花齊放的傳播與出版環境中大量吸收資訊、承受思想衝擊,至後來碩士論文也觸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十幾年過去,仍然不敢聲稱自己了解女性主義。一門有無數前人奮鬥過的學科/理論/思想/社會運動,豈是三言兩語能夠道盡?更何況,我的1050冊藏書中,只有130冊是女性主義及性別研究相關書籍,說出來簡直讓同行者笑話。

我從不自稱女性主義者,並非害怕給自己貼標簽,而是期盼不自我設限,以成為多元論者。我相信我們都一樣反對單一霸權,但我更反對二元對立。我期待多元並存,包括性別的多元。

我對原住民、外籍勞工等弱勢群體的困境和苦難感同身受,卻不能對遭到父權體制壓迫的異性戀女性、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以及其他性別無動於衷。這些依附在霸權下的不平等,理當沒有何者高低、先後的問題。而所謂的父權體制,並不是生理性別上的男人那麼簡單。

女性主義與社會思潮相輔相成,兩百年來衍生許多派別:自由主義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基進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女同志理論、生態女性主義、後現代女性主義、後殖民女性主義等,以及未來將在不同時空和文化中衍生的派別。而各個派別之間也不是完全切割的。

簡短而言,女性主義是包容差異,接納多元。女性主義者與關注原住民及各個弱勢族群的人一樣,相信人人生而平等。顧燕翎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初版的導言中點出了,後現代的基本精神「看見不同,重視差異」,也是許多流派的女性主義的精神。

因此,女性主義不是樹立女性與男性的對抗,女性主義的「終極目標」也不是讓女人凌駕男人。女性主義是為了改變權力不平等的宰制關係,建立平等和諧的社會。

我想把這篇文章寫得坦率、平鋪直敘,無非為了表明,談論女性主義並不需要故作高深、假裝前衛。如果你察覺我這一篇文章的敘述風格與以往有差別,那是因為我在壓制內心的憤怒,要求自己心平氣和地與廣大的污名製造者對話。此外,每一次書寫,每一次回顧,我都希望看見自己的局限和錯誤,然後不斷修正,這是女性主義思想訓練帶給我的好處——這是我樂於大聲陳述的。


原刊《當今大馬》專欄,2011年4月30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劉藝婉月樹。現居吉隆坡。著有詩集《不是寫給你的(然而你不認為)》及《我用生命成就一首政治詩》。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1Matters年度問卷 | 人世間所有的相遇......

我想聽這樣的童話

自己的女性文學自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