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真的是中国人吗?
我最近常常刷到一个短视频,说《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是个中国人,原著中写到他来自遥远的中国,到了马格里布地区(今天北非西部)冒险,包括一些早期改编文艺作品中,阿拉丁的形象也是中国人的样子,之后才逐渐变成中东人。
我很好奇查了一下这个说法,发现这个说法可以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1.《一千零一夜》有原著吗?作者是谁?2.阿拉丁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有哪些版本,故事有没有变化?3.故事中的“中国”真的是现在的中国吗?
一.《一千零一夜》是波斯文学?阿拉伯文学,还是法国文学?
和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一样,《一千零一夜》并不是一本由明确作者独自创作的作品,而是一本收集编纂而成的民间故事集,故事年代和地域跨度很大,一般认为大部分故事创作于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时期(公元750-1258年)和马穆鲁克时代(公元1250-1517年)。
在成型故事集中,整体背景是波斯国王山鲁亚尔每天娶一个少女,第二天一早就处决,于是维齐尔的女儿自告奋勇嫁给国王,每个晚上给国王讲一个故事,最终国王被感化。这里的波斯一般认为是萨珊王朝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时期的民间作者以前朝为背景结合本朝叙事创作,类似于明朝作家施耐庵以宋朝为背景结合明朝流传的民间故事整理编纂成《水浒传》。
然而,这本《一千零一夜》最早的印刷版本并不是阿拉伯文,而是法文。
这个最早印刷版本的编辑和译者叫安托万·加朗(Antoine Galland),他是一位法国东方学家,古代手稿和钱币方面的专家。安托万·加朗在1701年就出版了《水手辛巴达的故事》法文版,来自他在伊斯坦布尔发现的一部手稿。
1704年,加朗收到了一部来自中东的手稿并开始翻译,这部手稿是一本波斯故事集《Hazar Afsaneh》(一千个故事),最初是波斯文,在公元10世纪被翻译成阿拉伯文。这部手稿已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4世纪的叙利亚版,风格与内容比较统一,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另一个版本则是埃及版,故事更多但编者修改增订了很多内容,加朗参照的正是叙利亚版。
加朗出版了这部手稿的法文版《Les mille et une nuits》,他删改了一部分原文,配合当时的文学口味与道德尺度。加朗版本出版之后,欧洲各国纷纷转译,推出各种文字版本的《一千零一夜》。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丁与神灯》与《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这两个有名的故事,首次出现就是在加朗的译本中,在叙利亚手稿中没有这两个故事。根据加朗的记录,《阿拉丁与神灯》和《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由一个阿拉伯基督徒口授的。
那么新问题来了,安托万·加朗说的这位阿拉伯基督徒,也就是《阿拉丁》的原作者是谁?
这个人叫迪亚布(Anṭūn Yūsuf Ḥannā Diyāb),他是一位来自阿勒颇的叙利亚马龙派流浪作家和说书人。1707年初,迪亚布遇到代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寻找文物的法国人保罗·卢卡斯,第二年迪亚布来到巴黎,受到了路易十四的接见。在巴黎期间,迪亚布见到了安托万·加朗,在加朗的日记里记录了迪亚布讲述的故事,他将这些作品作为对《一千零一夜》叙利亚版手稿的补充。
那么最终的问题是,迪亚布所讲述的这个阿拉丁的故事又来自哪里?
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按照他旅行作家与说书人的身份,这个故事大概是他日常收集的民间故事,加上自己的个人经历,整理修改编辑成一个最初的版本,很多古典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这样诞生的,甚至后续正式出版版本与早期流传版本相差甚远。
二.《一千零一夜》有几个版本?阿拉丁什么时候从中国人变成中东人的?
首个阿拉伯文版本的《一千零一夜》是1814在加尔各答发行的,由当地威廉堡学院一名阿拉伯文教授编辑,他以叙利亚手稿为基础添加了一些新故事。1824年第二个版本在波兰发行,这个版本结合了一部分埃及版手稿,凑足了一千零一夜。
1835年在埃及出版了第三个版本的《一千零一夜》,1839有人根据埃及版手稿和第一个加尔各答出版本,在加尔各答又出版了第四个版本的《一千零一夜》,也就是第二个加尔各答出版本,19世纪很多西方译本大多来自埃及出版本和第二个加尔各答出版本的结合,算是广为流传的版本。直到现代,《一千零一夜》依然有新的出版本问世,1984年哈佛大学阿拉伯文教授马哈迪,将叙利亚手稿完整校定出版,1990年根据这个完整古代版出版了新的英文译本。
在中国,1904年周作人翻译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文版《一千零一夜》的中文译本。1957年,回族学者纳训从阿拉伯文翻译的中文版《一千零一夜》开始出版,这个版本他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翻译,直到1984年才出版完成。1998年,根据埃及版翻译的新中文译本出版,收录的故事最多。
在这些文本中,对于阿拉丁的身份大多是一句话,“他来自中国的一个城市”,(注意,从来没有任何一版详细描述他来自哪个民族),如果如果我们想探究阿拉丁形象的变化,还要从绘画、戏剧、电影这些有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入手。
阿拉丁的故事在是英国18世纪以来著名的哑剧,1886年英国哑剧版《阿拉丁》的剧场海报是这样的,上面的人物形象是欧洲人,但服饰发型类似清朝人,或者说欧洲人想象中的中国人。
1898年英国出版的《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幅插图,也是根据清朝人打扮描述的想象中的中国人的样子。
在1912年出版的《Aladdin und die Wunderlampe》里的插画,很典型的中国清朝人。
从这些绘图来看,虽然在当时欧洲人想象中,中国人就是清朝人的样子,但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阿拉丁无疑是个中国人。那什么时候阿拉丁变成中东人了呢?我注意到了另一种艺术形式——电影。
比起图书和戏剧,电影对社会流行思潮与审美更加敏感,也有了更大的改编空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经典故事的电影版本,都与原著文本有很大区别,甚至改变了故事线与基础价值观,以至于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原著就是最经典的电影版里描述的那样。
最典型的例子,1961年动画版《大闹天宫》与1982年电视剧版《西游记》,都与《西游记》原著差异很大,甚至一些基础人物性格和价值观念都做了很大改编。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阿拉丁和一千零一夜的电影版,1917年福克斯电影公司(这个时候还不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的默片《阿拉丁与神灯》,有意思的是这部片子由儿童演员饰演,里面的形象已经是中东人的样子了。
1924年美国默片《巴格达窃贼》上映,这是 20 世纪 20 年代最昂贵的电影之一,在好莱坞摄影棚搭建了庞大的阿拉伯风格的布景。
1940年改编自前作的英国电影《巴格达窃贼》上映,这部电影让英国首次获得奥斯卡奖。
1942年环球影业推出电影《一千零一夜》。
现在最为人们熟悉的阿拉丁的作品,应该是1992年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阿拉丁》,在动画片里故事发生的地点已经明确为一座虚构的阿拉伯城市。从这些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影版几乎一开始就设定故事发生在阿拉伯地区,里面的人物就是中东人的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
我有两个猜测,一个是对电影创作来说,需要把控非常精细的“异域感”,这个异域背景必须足够鲜明,有非常明确的象征标签,不能过于陌生,必须让观众快速进入场景,这一点中东背景显然比中国背景更合适。而且故事主体发生在中东,如果把阿拉丁设定为中国人,故事场景就会变得复杂,又要增加额外的布景,所以阿拉丁就被简化为一个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地区的故事。
第二个原因,奥斯曼帝国衰败解体,欧洲势力在中东地区的强势介入,“阿拉伯的劳伦斯”成为经典故事,这一阶段的中东和阿拉伯世界在欧美人眼中是正面形象,以中东为背景容易获得欧美观众好奇心与好感。
三.故事中的“中国”真的是现在的中国吗?
看到这儿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结论,阿拉丁在早期文本叙事中身份是中国人,这一点延续到了出版物插图和舞台表演中,但是在电影时代,阿拉丁的身份变成了中东人。
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我们再把问题回溯一下,原始文本中所说的“中国”到底是哪里,是真正的中国吗?
在故事文本中,除了这个地名之外,没有出现任何与中国相关的表述,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穆斯林或犹太人,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也是伊斯兰式的,与中国毫无关系。
在古代非正式的描述中,“某地的人”往往只是一种模糊的泛称,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古代描述中,除了极个别真正的旅行者之外,“中国”往往指代遥远而富饶的东方,而且这个“中国”常常指的并不是汉地十八省,而是西域(比如喀喇汗国)或北方草原(比如契丹或蒙古)。
这让我想起之前去撒马尔罕旅行,有一座比比哈努姆陵墓,她是帖木儿大帝的妻子,也是撒马尔罕城的实际设计规划者,当地人都告诉我比比哈努姆是一个中国人,但实际上她是察合台汗国延续的蒙兀儿斯坦的公主,在当地的表述中这就是中国。
而且阿拉丁(Alāʼ ad-Dīn)这个名字,这显然不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但我查阅了一下,似乎也不是一个阿拉伯人的大众名字,我猜测可能作者起了一个“听起来像阿拉伯人的人名”,这在文艺作品中很常见。
所以阿拉丁的所谓中国人身份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从故事创作来说,给他安了一个异域的背景,中国只是一个遥远地区的代指;第二种可能,这个故事有原型主人公,阿拉丁可能来自中亚某个靠近中国的伊斯兰国家;第三种可能,阿拉丁原型主人公可能是在中国出生的穆斯林,但故事记录者对中国完全不了解,或讲述者没有表达,所以只保留了这个地名,具体描述完全套用记录者熟悉的中东。
我本人则更倾向于第四种可能,这个故事没有明确的原型,是创作者根据道听途说的各种素材一点点编纂修改出来的,人物和历史背景都是混搭的,并不重要。
最后,也许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的答案,比如某一天一部新的手稿被发现,上面明确记录了阿拉丁的故事原型,他真的就是个中国人,也说不定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