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西康省】6.雅安:青衣江边,带厉河山
来雅安之前我问朋友,雅安最有名的西康省时期的遗址有什么,朋友说是彩虹大桥边的题字。我在这一路上发现著名的历史景观都是桥,这也是西康地区的特点,城市都是在山间沿河流的走势而建,所以城市的形态就是河流的走向,最有名的景点也往往是桥。
在雅安我住在廊桥旁边,从西门汽车站下车,沿着青衣江向东走就能看到河面上的亭台楼阁,那里就是廊桥,雅安著名的河上商业街。到雅安已是傍晚,雨夹雪的天气,廊桥所在的地方叫雨城区,在一个雨天到达这里也是有所意境。
从廊桥继续沿河向东,就能看到一座更高大的彩虹大桥,在桥的南岸石壁上,能看到题字“带厉河山”。这句话出自《史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意思是江山永固,国祚延绵。
不过,这座桥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座老桥,桥和题字不是同一时代的。原本的雅安大桥建于1944年,建成后刘文辉在桥头题字“带厉河山”,老桥已经在1954年拆除,只残留水下桥墩遗址,原址旁建了这座新桥。大桥边一位老年清洁工回忆起,原来的老桥是一座铁索桥,他小时候走在上面,风一吹桥就晃,后来建了新桥之后,老桥就逐渐废弃拆除了。
另外据雅安本地朋友彭志讲述,他记忆中小时候的大桥题字是“带砺河山”,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带厉河山”,他也有疑问。
从大桥往南走到张家山公园上山,快到山顶我看到一座高大的建筑,典型的中西结合风格,凭经验看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学校。这里是曾经的雅安私立明德中学,1922年由基督教浸礼会资助,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施勉志创建的一所教会学校。共和国建立后,这所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与其他几所学校合并为雅安中学,2017年10月刚刚被改造为西康博物馆。
我去的时候是工作日上午,博物馆内没什么人参观。大楼主体是三层楼砖石建筑,正门门廊非常高大,整体上基本是老照片里的样子,顶端的牌子依然写着“私立明德初级中学校”。但屋顶部分与老照片不符,大概是之后进行过修复,没有完全还原。博物馆门前院子有一座塑像,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飞行员乐以琴,他曾在这所学校就读过。博物馆内展品比较少,以文献类为主,主要集中于西康的历史进程,也有孙明经的照片,但对于西康本身复杂的政治民族文化背景涉及并不多。
在西康博物馆周围的山麓,有一些散落的民国时期建筑,其中包括美国传教士柯培得的故居,刘文辉在雅安期间曾住在这里,不过目前在维修中,无法参观。我往西绕到另一个山头,从这一片到四川农业大学院内,是曾经西康省的行政区。我沿着山路走上去,在雅安气象局院内,看到大门右手边有一排楼房,再往里走就是一排平房,这是曾经的西康省广播电台办公楼,现在作为气象局媒体通讯办公地点使用。走到气象局大院深处,能看到一栋土黄色塔楼,是原来的西康省气象监测站。
离开气象局,我下山往东过一条马路,走到四川农业大学院内,看到三栋灰白两色的砖木建筑,分别是曾经的西康省政府、西康省财政厅和西康省教育厅。这三栋建筑都很朴素,比起旁边现代化的学校教学楼和体育场显得很不起眼。西康省存续期间的行政财政支出是很少的,民国时期刘文辉主席一直奉行简政的原则,很多县政府极其简陋,在康定的原西康省政府更加简单,如同旧式的县衙。1950年西康省会迁到雅安之后,办公条件有所改善,但也是很普通的建筑。
从四川农业大学出来,我沿着县前街往西走,雅安市的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和清真寺就分布在这条带状区域上。雅安市基督教堂1916年由基督教浸信会修建,是当时雅安教区的总堂,共和国建立后停止宗教活动,一直被雅安市织染厂占用,直到1999年归还,但原教堂已经损坏严重,2003年拆除重建,所以今天的教堂是完全的新建筑。
相比之下,雅安天主教堂状况要稍好一些,这座教堂修建于1900年,由法国远东传教会主持修建,虽然也在2001年进行了重建,但外形还原更加美观一些。这两座教堂的保存都要比雅安清真寺要好,虽然是较大的城市,然而雅安市清真寺却格局很小,本地的穆斯林和康区穆斯林一样最早都是戍边而来的军人,清朝道光皇帝时期修建了清真寺。原本是汉式庙宇建筑,但经过多次改建之后变成现在这座很普通的二层楼建筑,只是多了一个拱顶,周围很多清真饭店。
从清真寺返回廊桥途中,路过雅安市中医院,我看到一座石头牌坊。牌坊沉在地下一米多,外观是红褐色,虽然没有找到文保牌子,但被围栏起来保护的还好,这是过去的文庙棂星门。孙明经在雅安拍摄期间重点考察了雅安的工业,制硝厂就设在文庙的偏殿,因为东部沿海的运输线被切断,大量物资从西部运输,就需要修建公路,开路需要炸药,制硝厂就成为战时雅安急速发展的工业,孙明经详细记述了制硝厂的生产状况。
在雅安市内一个意外收获是雅安市博物馆,虽然只是个地级市的博物馆,却意外地好看,这里有丰富的东汉墓葬遗址,尤其出土的大型石兽是难得的珍品。在雅安市区东北角还有著名的东汉时期的高颐墓阙,1939年孙明经前往雅安市拍下了照片,对比起来保存和当初一样完好。
在博物馆中有一座汉代石棺特别吸引我,上面刻画的是人死后的场景,右边是西王母主宰的昆仑仙界,中间是一个半开门的妇女,右边是男女相拥接吻。开门露出半个身子是墓葬里很常见的,阴阳两隔的意思。这是一幅连环画,大概意思是人死后去了昆仑仙界见到西王母,然后走进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家中,和妻子死后相逢。我猜会不会是对死者死而复生的期盼,希望他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所以把夫妻相聚的场景刻在棺材上。
汉代人的浪漫与细腻真的惊艳,在很多博物馆中我都喜欢看汉代的人物雕像,从雕像能看出制作者的审美和情趣,无论是滑稽俑的表情,还是舞蹈俑的身姿,我想当时的人一定有着敏感的内心世界,还有幽默感。汉代之后,中国人的幽默感好像越来越少,内心世界也越来越麻木。
在雅安除了上面提到的市区内改建过的天主教堂之外,在周边山上还有一座天主教堂,那座教堂保存的非常完好,而且是一座中式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教堂的神父是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西方人。
我从雅安市出发,先坐两个多小时大巴车到宝兴县,再换小车坐半个多小时到蜂桶寨乡,再搭私车上山半个多小时到邓池沟,因为山上积雪,我们的车要在半路等雪融化一阵子才能上山。在邓池沟有一座天主教圣母领报堂,教堂曾经的法国神父戴维就是当年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西方人。
这座邓池沟天主堂的建筑风格比较罕见的,是一个中国式的四合院,正门匾额也是典型中式,写着“圣母领报堂”和“普地钦崇”,看起来更像是一座传统中国式建筑的清真寺而不是教堂。教堂主楼不在正房,而是在侧面厢房,三层穿斗木质结构,四周是石料墙裙,室内是典型的西式教堂建筑,由两排八根柱子支撑起木质的圆拱天穹。
这座教堂1839年由法国远东教会修建,现在已经变成旅游景点,没有神父在里面(但泸定沙坝天主堂的神父说里面有宗教活动,如果不是神父记错了,那也许不是固定的)。在教堂主楼以外的房间,主要展出的是这座教堂曾经的神父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历史。
戴维神父童年就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教会派遣他来华就是受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委托,通过传教士进行科学研究。戴维神父在1862年来到中国之后一直进行科学考察,他涉足了从内蒙古到福建的大半个中国。1865年他在北京南郊考察期间,发现了皇家猎苑中的麋鹿,这种鹿当时在西方国家并无记录,戴维弄到两只制成标本送回了巴黎。
1869年,戴维在红山顶下河谷一户农家墙上发现了一张大熊猫皮,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未知的物种,之后在猎人的帮助下,他捕捉到了一只活的大熊猫。可惜大熊猫没能活太久,戴维只好把标本带回了法国,现在这个西方第一只大熊猫标本存放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内。
今天戴维神父已经成为中法友谊的代表之一,但不得不说的是,当时外国传教士进行的科学考察并不都是合法的,很多都没有得到中国政府授权,还有一些通过传教特权进行非法地理勘测和物种采样。在戴维神父向西方告知大熊猫的存在之后,也引发了外国人在中国针对大熊猫的盗猎活动。
在雅安的探访结束之后,雅属部分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宁属,也就是凉山地区了。
下一篇预告
找寻西康省, 之七,西昌:古城宰羊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