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六日|回家的氣味

下花山人
·
·
IPFS
·
第六天( 6 月 8 日)回家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你會形容為「回去」還是「回來」?不論是久久離開家鄉再重回、又或是短暫的告別而重回,回家那瞬的感覺是怎樣的?比如說是複雜的、疏遠的又或重新連接起來。能否回想一下,分享你心裡想訴說的感受?

每個地方都有一種獨特氣味,不知道是天氣影響,或是地方用的清潔劑,又或是人群身上的氣味,甚至是當地建築材料等等,也許是這些所有總和,型成獨有的味道。

我到一個地方,不一定先用眼看,有時候第一時間感受最深是氣味。以往從香港走過羅湖橋到達深圳海關,首先都是聞到一陣怪味,不知道排污系統不良還是什麼,每次聞到這味道,身體就會明白我到了中國,不再聞到這味道,就回到了香港。

內子也對氣味敏感,從香港帶東西回高雄,像羽絨褸這些高雄不常用的都會馬上放進衣櫃,冬天時拿出來穿,內子都會說聞到我家的味道。

到底我的家是甚麼味道?我也不知道,「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但我感受到身體是知道的,為什麼回家有種安心的感覺,和氣味有關。

出國一年多兩年回到家,會特別覺得舒服,卻會格外留意到從外帶回來的氣味,像是衣服之類的,沒用過家裡的洗衣機清洗,宅們還沒同化。還有頭髮,皮膚上仍殘留著家以外、洗髮精和沐浴乳,但你很快又會和這裡融為一體。與家融合恍似是一種本能,跟你回到家很快又會用一個姿勢,躺在睡了二十幾年的床上,那不需要思考。

回家就是這樣一種感受吧,你不需要發力氣和他連接,無論經過多久,你都能馬上連結上他。也許家的外觀改變了,氣味也不同了,但在內心中,都有一個形象,他永遠在哪裡不會改變,只有你覺得那是家,內心家的形象便會投射在那個地方,自然便連結上。

最近一次回到香港,想帶內子去一間老字號茶餐廳,沿著街市的路穿過人群,看到一間空鋪,鐵閘打開了,所有的家具已不見了,連牆壁的油漆也被削掉。我想是否走錯地方了,來回走了幾步去看旁邊的店舖確認,腦海有個聲音說,「你沒錯,地址正確。」

過了幾秒我才醒來,跟內子說「他倒了。」又馬上拿出手機翻越Google 地圖看評論,明明一個月前還在營業的。看著一片狼藉的空鋪,感覺淚腺在收縮,回頭跟內子說「我們走吧。」行了幾個路口,還是有說不出的難受,站在了街頭,跟內子說了一句。

「如果媽媽也不在了,我可能不再會回來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下花山人人生漫遊者,我自求我道。 自由工作者 - 攝影、導演、故事、文字。 https://www.instagram.com/pokwhk/ https://liker.social/@pokw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第七日|回不去了

七日書第五日|離家還是沒家可回。

七日書第四日丨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