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

海浪主义
·
·
IPFS
如果你问我此生挚爱是谁,那我一定回答是她。——树桠

我和鱼安在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至今已经相伴了快十六年,分隔在不同的城市,不常见面,但我们之间是没有距离的。也许有些人就是在冥冥之中会互相吸引,初识时我也没想到我们竟然真的会做了这么多年的好朋友,现在我倒是坚信我们能活多久,就会是多久的好友。

我曾经是一个别扭敏感、胆怯不安的人,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像是动物在学习怎么做人一样,观察着别人怎么跟他人相处,怎么为人处世,一点点地调整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正常”的人。初见鱼安,她在我眼中是一个特别热烈、充满生命力的人,似乎她的一举一动都游刃有余、恣意快活、自然灵动,我不自觉地被她吸引,向她靠近。我跟她有很多的不同,真正相处了之后,又发现好像有更多相似的地方。鱼安曾说我是足够有力量的人,可以把力量传递给她,但其实对我来说她也是传递力量给我的人。

我们一起做了很多事情,爬山(爬到半山爬不上去)、看书、刷剧、看综艺、旅游,互为弹幕,叽叽喳喳。我们常常发现彼此的想法和观念竟然是一模一样的。鱼安是比我更加勇猛和有冲劲的人,也许我本来不是那么勇敢的人,但是因为和她在一起,我也变得自信和勇敢。我们小升初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离谱的原因,在距离考试只有几天的时候突然就取消了考试。没有人告诉我们到底是为什么。那时候我们不懂政策、不懂规定,只有小学的学历和满肚子的愤怒,鱼安说要去问问教育局的局长,为什么取消考试。基本上她问我要不要一起做什么的时候,哪怕是我从未想过的事情,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好。或许是因为我发自内心地相信她,也清楚我和她的前进方向一定是一致的。我们一起写了给教育局的信,把信送到了镇上的教育局,也真的一起进入了局长的办公室,没有老师也没有家长的陪伴,只有我们两个小学生要求获得一个答案。当时大概还是太小了,被那些大人们糊弄糊弄我们就回去了。但这件事给了我很多的勇气和信心,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这段记忆始终闪闪发光。

有一次我们和朋友们不知出去做什么,其他人走在前面,我和鱼安慢慢地走在人群的最后,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红楼梦,当时正好路过镇上的小河桥,微风裹挟着河水的湿气吹拂着我们,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白天还是黑夜了,只记得那时候很安宁、很舒适的感觉,天地间似乎只剩下我和她。

我们常常见面的日子并不多,算起来只有小学同班的那一年能每天见面,后来初中不同校、高中不同班,大学和工作后更是分隔在不同的城市。但我们无话不谈,从QQ,到微信,依靠网络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大部分是没什么意义的废话。大学之前我们的生活节奏差不多,上课、考试,冲向高考。上了大学之后,因为分隔两地,学习的专业也完全不同,我们忙于各自的学业和生活,有段时间几乎不怎么联系,但我们就像系着同一个绳结的两根绳子一样,虽然向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内心深处是连接在一起的。

我和她各自前行,冥冥中又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连我们自己都常常惊异于我们的状态、所思所想怎么能如此同步。读书时期我们都是目标坚定、认真努力的人,照着跟很多人一样的道路,不断地读书、考试,迈过高考、迈过大学毕业、迈向工作,对前方充满着好奇和希冀。走着走着我们发现,前方好像是一团迷雾,努力读书、辛苦工作之后,我们到底走向了什么?环境的动荡让我们发觉曾经坚信的东西变得不坚固了,努力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我觉得前方渺无希望,看不到未来,没有目标的时候,鱼安也跟我进入了类似的状态,甚至她应该比我更早发觉问题,更早地开始批评那个庞大的怪物。焦虑和痛苦如影随形,但我的身边一直有她。后来我们继续一起读书,一起听播客,在海马星球、放学以后和书籍的启发下开始女性主义启蒙,我和她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难以忍受现实的禁锢。

因为现实和思想无法同步,逐渐觉醒和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还好,我们的身边始终有彼此,可以互相述说苦痛,也互相鼓劲,一起寻找新的方向和可能。我们的烦恼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但无论他人怎么想,世界上只要我们还有彼此可以互相理解,就足够了。因为有她在,我不再觉得孤独无依,哪怕前路仍然是未知的,迷雾之下不知道是乐土还是悬崖,但有她知我懂我,有人相伴,一切都不再那么可怕。

人跟人的情感链接很奇妙,鱼安在我的心中,是跟家人一样重要的存在。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交缠,碰撞,互相影响,说不清是谁影响谁比较多,她是她,我是我,但她中有我,我中有她。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海浪主义非主流叙事 | 东亚日常 | 女性主义 来自三个女性的创作 为了表达、思考、记录、可能性的创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生没有“热爱过”的东亚人

可是,我想要更好更圆的月亮

疲惫的大人,沉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