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這個夏天
示威者
六月至今,我並沒有主動跟孩子們聊香港正在發生的事。他們一個五歲半,剛開始認得幾個中文字,另一個快三歲,還在鸚鵡學舌的階段。他們太小了,而反修例運動太複雜。我也沒有教他們喊口號,不是因為我覺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句話有什麼問題,而是稍微有一點潔癖地覺得,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刻意教他們任何口號,都跟愛國主義洗腦的邏輯是一樣的。
但是,家裏打開電視看新聞的時間明顯增多了。集會、遊行、衝擊、警方清場、頭破血流⋯⋯這些畫面一再重複出現,即便是幼稚園的孩子,也難免耳濡目染地進入情境。
8月5日晚上,卡通時間結束之後,電視轉回新聞台,兒子忽然指著新聞字幕說:「最後三個字是『催淚彈』!」我沒教過他,不知道他怎樣看新聞看會的。過了不一會兒,女兒蹦蹦跳跳地從客廳衝進房間,一路跑,一路用粵語不斷重複新聞裡的三個字「示威者!示威者!示威者!」
後來,有一天,兒子在家裡作弄妹妹,弄得妹妹很不開心,打哥哥又被我喝止,於是妹妹就開始生氣地「啊————!啊————!!!」大叫。
她爹剛好跑步回來,進門就問,妞妞你幹嘛叫那麼大聲?
我說,哥哥剛才騷擾她,她很生氣,又不能打回去,所以就大叫表示不滿。
兒子冷不丁插嘴:
「就像那些示威者一樣。」
於是我們繃不住笑出來:
「不錯嘛,小子,看新聞看得很懂啊?」
——————————————————
日常反國教
幼稚園開學了,當天晚上,我翻看孩子們帶回來的新學期資料,其中一本普通話兒歌小冊子,左邊一首是「感謝警察」,右邊一首是「我們都是中國人」。這在當下,可以說是非常不合時宜了吧?老師要怎麼教「感謝警察」,我是管不了了,但我決定還是要對愛國主義做一點消毒。
「過幾天你們普通話課可能會教『我們都是中國人』,不過你不是中國人,你是馬來西亞人哈。」
「哦,隨便啊。」
「很好,這個態度就對了。」
娃們的爹是馬來西亞人,所以他們也是。然而馬來西亞的愛國主義並沒有好到哪裡去,我得注意反洗腦不要造成反效果。愛國主義這麼傻X的東西,越不在意越好。至於身份認同,這兩個住在香港的小馬來西亞華人,自己一定有很多機會提出疑問,到時候再隨時隨地上tutorial就好了,反正他們爹媽的兩本博士論文,都跟「華人身份認同」這件事有關。
至於香港呢,前幾天我們也有過這樣的對話:
「最近過街隧道裡常常看到『光』什麼『香港』那幾個字啊。」
「嗯,『光復香港』是最近示威者的一個口號。」
「是什麼意思啊?」
「這個有點複雜,以前香港被中國割讓給英國,後來1997年還給中國了,但是這些年中國一點一點讓香港變得越來越不自由,所以香港人很憤怒,想要回以前的自由,還有中國承諾過的民主選舉。」
「好複雜,我聽不太懂。」
「沒關係,這是香港的一段重要歷史,你記住隧道裡那些字,新聞裡那些畫面,以後慢慢會懂。」
比起愛國主義,還是你生活成長的這個城市更重要,你更需要瞭解和愛護她。
——————————————————
小心新聞
這是我一位好友告訴我的。
她現在住在台灣,她兒子跟我兒子一樣大,前兩個月到中國大陸的外婆家去過暑假。
前幾天,朋友忽然被兒子問起:
「為什麼香港這麼多壞人?」
朋友大驚,細問之下,發現是暑假裡小孩在中國跟著老人家看新聞惹的禍。好在朋友自己是新聞學科班出身,可以從理論層面開出對付假新聞/信息污染的藥方。
她拿起手裡的杯子,對兒子說:
「你看,這個杯子,從上面看,它是圓的;從側面看,它是方的;但實際上,它是個圓柱。所以,你在電視上看到的,並不是事情的全貌,很多時候,那些是故意讓人看到的側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