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是印度人的天下

追寻意义
·
·
IPFS

未来的世界是印度人的天前不久有传闻说中国禁止车企去印度建厂投资,害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被印度学走。其实,按照知乎上一个流传了七八年的一个论调—中国是最后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我们应该不用害怕印度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跟中国竞争。同样的,今年的iPhone 16在印度与中国同步量产上市,且印度也将参与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生产。仅仅3年时间,印度iPhone产能占比就提升到了14%,让很多人担心印度的iPhone代工厂会抢走中国的工作岗位和相应的产业链。

其实真正应该值得中国担心的并非印度会抢走中国的低端制作业岗位,而是在决定国运的高端人才竞争中,中国从来就一直处于下风,即使在大学扩招24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而随着中国人口从2023年开始萎缩,年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到600万左右,印度在人才方面相对中国的优势,在可见的未来还将持续扩大。

世界人才强国历年理工人才数量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至2020年间,印度获得理工学位的本科生数量世界第一,2020年这一年理工类毕业生接近250万(实际2467873),比中国(实际1975602)多50万

世界各国理工人才密度

这里要提一下很多国人不知道的一个知识点,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普及率很长时间里一直领先中国很多。1999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413万(本科+大专),印度是606万(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所以,印度的理工人才存量数据优势会比其增量优势还大。

2021年印度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28.4%,同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57.8%。虽然中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差异很大,但是同年中印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包括本专科硕博士)却相差不大。2021年印度高等教育机构注册人数是4330万,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仅仅比印度多100万。如果考虑到印度本科只读三年,实际印度本科招生规模将会大于中国。由于两国人口数量相当,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差异如此之大,说明印度年轻人的数量远超中国。结合上述印度理工人才密度高于中国,那印度理工人才规模优势比人才密度优势更大。

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可以用人口数据来进行验证。我们利用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18-22岁),18-22岁年龄人口总计7216万。按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计算,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应该是3925.5万,这个数据略少于当年统计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4183万。印度这边没有查到2020年的人口年龄分布数据,只有2011年的5年分段数据。这样2021年的18-22岁年龄人口数据可以换算成2011年的8-12岁。由于印度的年龄分段数据不在这个区间,我们只能拿10-14岁的数据替代8-12岁,考虑到10-14岁恰好是印度出生人口最多的年龄段,5-9岁要少一些,因此可以做一个平权计算。10-14岁年龄段人口总数是13271万,5-9岁年龄段人口总数是12693万,各取一半相加是12982万(这个数会比真实值略少)。按照印度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8.4%计算,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要超过3687万。可见印度的数据也基本匹配得上。

中国学龄人口数量
印度人口分年龄段数据

在两国人口数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印度以远低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做到了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与中国相当,原因在于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2021年18-22岁人口比中国多80%,人口数量多5766万。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后备军的中学生,中印之间的差距同样巨大。2022年印度在校中学生数量13434万2144,中国是9374万0840,印度比中国多4060万1304。

根据上述人口年龄数据与剑桥大学数据,我们还可以估算下2020年印度本科以上理工毕业生数据。2020年的20-34岁人口数可以换算成2011年的10-24岁人口数,经过计算是36466万,那么2020年印度本科以上理工毕业生总数是237万,这一数据与前面的250万接近。那中国这个数据是多少呢?我们同样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剑桥大学数据做计算。中国2020年20-34岁人口总数是29093.4万,以每10万人口包含600名本科理工学位人才数据计算,总数是174万5604,比上面197万5602要少不少。可能是剑桥大学引用的中国人口数据太高,导致计算出来的10万人人才密度只有600。

本人对印度教育制度和普通大学教育质量缺乏足够了解。印度由于所有大学都是3年制本科,职业教育没有统计在内,印度并不存在中国意义上的大专。所以印度这250万的所谓本科理工人才,其质量是否都能达到中国本科毕业理工人才水平标准,不好说。但印度顶级本科院校的教育水平显然是很高的,这一点可以从印度常年霸占世界第一大留美学生来源地以及印度工程师遍布美国可以看出。

看完人才增量数据和高等教育规模,我们再来看看总的大学毕业生数据。2022年印度大学毕业生人数是776万,同年中国本专科毕业生人数966.34万。按照印度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未来2年时间印度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中国,且由于年龄结构和人口萎缩,中国将会一直落后于印度且无翻身可能。

此前笔者在撰写印度高管为何充斥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文章时,查阅过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留美学生数量直到2010年才超过印度,2017年达到33万,印度那会才18万。由于中国大学一直处于扩招当中,此后留美学生数量还将会上升,我最初以为印度人称霸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情况未来将会被华人取代,因为华人留学生数量长期超过印度,累积下来的数量优势将会打败印度。等我看完数据后,发现情况没有那么乐观,因为当时中国留美学生学习STEM课程的比例只有43.7%,而印度高达80.1%。经过计算,中国只有15.3万STEM专业学生,印度有14.92万STEM专业学生。中印留学生之间的差距极小。而随着2018年川普上台后中美关系变坏,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美国在留学生签证和科学交流方面处处设限,阻止中国公派留学生去美国学科技,中国留美学生数量从高峰滑落,而印度则继续大幅度增长。2023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29万,印度27万。考虑到印度的高增幅,2024学年印度留美学生数量就要超过中国。再考虑其远高于中国的STEM专业占比,在美印度工程师数量更是远超中国人。再考虑到印度高等教育规模很快就要达到世界第一,且与中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在可见的未来,印度人统治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局面将不会有任何改变。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追寻意义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摄影师,一个现代化起源研究者。关注政治学,政治哲学,历史学,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学。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绿色革命,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

关于台湾国会改革法案的二三事

论制度与文化关系兼民主素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