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不好嗎?哪些想太多不好?有問題不好嗎?

小豆
·
(修改过)
·
IPFS
·
想太多、有問題,真的不好嗎?哪些才是真正想太多呢?

疑惑

以前我曾過我的父母一些問題,有些問題,父母會叫我不要想太多

例如
人生意義是什麼?父母說,不要想太多,反正活著就對了
幸福是什麼?父母說,活著就很幸福了,不用想太多(但我常常覺得很痛苦耶)
有沒有讀書方法?父母說,就是多讀書,不用想太多

可是這些問題,後來還是存在阿,而且很難用一兩句話去解答

後來也去看了一些書和文章,對這些議題,有更深入理解

當別人說你想太多,不一定是真的想太多了

有可能只是對方跟你處境不同,沒有產生類似問題
或者這問題是對他來說沒用或不重要,對你來說不會就沒用或不重要
或是對方興趣不相同;或對這問題不夠了解

所以可以主動找資源,對議題了解更多

尋找答案

後來我去了解這些事,這些主題,能了解更多,也帶來生活的改變

例如讀書方法,是有些腦科學的方法,像是回想法

人生意義的部分,這類無標準答案的問題,雖然沒有統一解答,但可以對這問題更深入理解,看看他人是怎麼說的,從哪些面向切入,也從中反思,想想自己的答案

幸福,有從一些心理學觀念,例如課題分離、貢獻感、心流、意義療法等等,也讓我對於幸福,有更深入理解,雖然每個人生活不同,但這些方式都能參考,並實際用看看

而之前家政課,讓我檢視飲食,也開啟我的興趣,去查查看哪些是健康的食物,有哪些要注意的飲食陷阱,後來每天精神有變好

也因為會想要有更好的未來,會開始學習些理財、時間管理、幸福等

哪些是想太多?

1.一點點擔憂,可以促使人對未來規劃,但是對未來擔憂過度,影響了當下,造成焦慮或難專注,就不好
世界上很多東西,不可能學完,但我們可以每天了解更多,並在求知當下投入

2.合理分配時間,當我有問題,可以看課外書或文章,但若花過多時間,對課業或睡眠有負面影響,就要控制一下求知心

3.以自己問題為主找資源,再輔以吸收新知識 世界上有很多資訊,但並非每個都同等重要,品質也不一,要學會選擇,以原先問題出發,選擇相關內容,避免看見任何標題,就一直點進去,而花費過多時間
而純以自己問題出發,可能會有稍有限制,因此可有哪些推薦的資源(例如某些書或文章等等),吸收知識,取個兩者平衡

5.有問題時候,可以先記錄和放著,因為有些問題可能短暫的,但一段時間後,若還有想知道,通常就是有興趣,就可以去找一些資源學習

6.無標準答案的問題,可多思考
學習時,對於些無標準答案問題,也可以多思考,例如作者說的正確嗎?我是否認同?以及我如何將它轉化為思想和行動?
例如人生意義,有許多種說法,我認同嗎?為什麼?這些想法會如何指引我的生活?

7.看重改變量,包含外在行為內在思想和心態
例如知道健康和幸福的知識,能實際改善心情和生活(行為+心態),知道些生物和歷史,能理解人類起源,能增進理解,看世界方式,也會有不同(思想)。
若是發現事後沒有改變,就可以想想看,是不是這個資訊管道品質差?是內容不合我的需求嗎?我在過程中是否有思考如何應用?

小結

每個人問題本來就不同

求知可以促進成長,尋找資源回應問題、規劃未來、有思考,不是想太多

因對於未來擔憂過度,使當下焦慮或難專注才是想太多

求知慾過高會花費太多時間,過少則失去學習,要能主動控制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小豆會寫些閱讀的筆記、實踐、想法等,以及各種事情的想法和思考,也有在經營方格子和Dcar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聊聊12年前的世界末日的回憶

玩懷舊遊戲,完成小時候的夢想

冬天的那些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