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36《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18:我可是名符其實的真正霸主!

鱷魚把拔
·
·
IPFS
·
我可是名符其實的真正霸主!

──────────原文──────────

楚將子玉曰:「王遇晉至厚,今知楚急曹、衞而故伐之,是輕王。」王曰:「晉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國,險阸盡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開,不可當。」子玉請曰:「非敢必有功,願以閒執讒慝之口也。」楚王怒,少與之兵。於是子玉使宛春告晉:「請復衞侯而封曹,臣亦釋宋。」咎犯曰:「子玉無禮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許。」先軫曰:「定人之謂禮。楚一言定三國,子一言而亡之,我則毋禮。不許楚,是棄宋也。不如私許曹、衞以誘之,執宛春以怒楚,旣戰而後圖之。」晉侯乃囚宛春於衞,且私許復曹、衞。曹、衞告絶於楚。楚得臣怒,撃晉師,晉師退。軍吏曰:「爲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約退三舍,可倍乎!」楚師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齊將、秦將與晉侯次城濮。己巳,與楚兵合戰,楚兵敗,得臣收餘兵去。甲午,晉師還至衡雍,作王宮于踐土。

初,鄭助楚,楚敗,懼,使人請盟晉侯。晉侯與鄭伯盟。

五月丁未,獻楚俘於周,駟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晉侯爲伯,賜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賁三百人。晉侯三辭,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晉文侯命:「王若曰:父義和,丕顯文、武,能愼明德,昭登於上,布聞在下,維時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繼予一人永其在位。」於是晉文公稱伯。癸亥,王子虎盟諸侯於王庭。

──────────翻譯──────────

楚國將領「子玉」說:「君王您對晉國太好了,如今晉國知道楚國急於救助曹國與衛國而故意攻打它們,這是在輕視君王。」

楚成王說:「晉侯逃亡在外十九年,受困的時間太久了,最終得以返國,艱難險阻他全都知道,他能夠正確對待百姓,上天的開導,不可以阻擋。」

子玉請求說:「不敢說一定會獲得成功,但是希望以行動阻塞那些進讒言者的嘴。」

楚王很生氣,只給他很少的軍隊。

於是「子玉」讓大夫「宛春」告訴晉國:「請恢復衛侯地位,歸還曹國土地,我也放棄宋國。」


咎犯說:「子玉無禮了,您是國君只得到其一,他是楚國臣子卻取得兩個,不能答應。」


先軫說:「安定別人這叫做禮。楚國一句話安定了三個國家,您的一句話使三個國家失去安定,我們才是無禮的。不答應楚國,這就是放棄宋國。不如私下答應恢復曹國、衛國,以便引誘他們,扣留住『宛春』來激怒楚國,等交戰以後再做打算。」

晉侯於是在衛國囚禁了「宛春」,並私下答應恢復曹國、衛國。曹、衛兩國宣布與楚國斷絕關係。楚國將領「得臣」很生氣,攻打晉軍,晉軍後退,軍官問說:「為什麼後退?」

晉文公說:「從前我在楚國時,約定說交戰時要退避三舍,能背叛嗎!」

楚軍也想撤退,但「得臣」不同意。四月戊辰日這天,宋國國君、齊國將領、秦國將領與晉侯駐紮在「城濮」。隔天,己巳日,與楚軍交戰,楚軍被打敗,「得臣」帶著殘兵敗將逃走。到了甲午日這天,晉軍已經返回「衡雍(地名)」,在「踐土(地名)」為周襄王修築王宮。


當初,「鄭國」曾援助楚國,現在楚國失敗,鄭國很害怕,派人請求與晉侯結盟。於是,晉侯與「鄭伯」訂立盟約。

五月丁未日這天,晉國向周朝獻上楚國俘虜,有一百輛披甲的駟馬車、一千多名步兵。周天子讓王子「虎」任命晉侯為霸主,賞賜黃金裝飾的大車,一副紅色的弓,百支紅色的箭,十副黑色的弓,千支黑色箭,黑黍釀成的香酒一醰,還有玉勺和三百名勇士。晉侯多次辭謝,最後才行禮接受。

周王寫了一篇〈晉文侯命〉:

「周王這樣說:您用道義使諸侯和睦,發揚文王、武王的功業。文王、武王能夠謙虛謹慎,修明政德,光明照耀上天,美名傳播民間,於是上天就把成就帝業之名賜給文王、武王,恩澤流傳到子孫後代。長輩顧念愛護我,繼續輔佐我,讓我一人永遠保存王位。」

於是晉文公稱霸。癸亥日這天,王子「虎」代表晉國在踐土的王宮與諸侯結盟。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篇內容裡,護送過周天子的晉文公完成了「尊王」的任務後,因為宋國遭到楚國包圍,但晉國又不想與楚國正面衝突下,選擇攻打兩個曾對晉文公無禮的曹國與衛國,迫使楚國解除對宋國的包圍。

在楚國陣營這邊,由於沒有與晉國正面對決,反而是因為被掐住弱點而退兵下,引起了楚國將領「子玉」的不滿。雖然楚王似乎沒有因為圍攻宋國失敗而沮喪,但底下的將士們應該多少都有些不滿下,也只好答應子玉的請求,讓他有立功的機會。

子玉的想法很單純,要將士們撤除對宋國的包圍,就得先請晉國恢復曹、衛兩國的國土,如此至少保全了曹、衛兩國,才有理由有說服大家退兵。可見,楚國將士們聽說要退兵當下,可能只知道盟友遭襲擊,所以才會有情緒。身為將領的子玉則希望至少獲得成果,也就是保全了盟友,才能讓軍心穩定下退兵。

對於子玉的請求,晉國大夫咎犯表示不能接受。因為這代表晉國同時失去曹國與衛國的戰果,而楚國僅僅失去宋國的勝利而已。對此,另一位大夫「先軫」的一席話,讓我對「權謀」有了新的體悟。

先軫認為當然要接受楚國的要求,從曹、衛兩國那裡退兵,但不能讓曹、衛兩國知道是楚國的緣故,而是要他們以為是「晉國」的仁德,才放過了他們。甚至得讓他們誤以為楚國根本就沒有在乎這兩個盟友。換言之,就是要讓曹、衛兩國不再支持楚國,讓他們改支持有恩於他們的晉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讓人知道楚國曾經跟晉國求情過,也就是說,要囚禁那位傳話的大夫──「宛春」。

囚禁外交使者!?這可是代表與對方宣戰的表現。也就是說,晉國打算親自與楚國正面對決,因為唯有獲勝,才能真正取得「攘夷」的成就,並藉此成為名符其實的霸主。

然而,晉楚正面對決時,面對楚軍的攻擊,晉國軍隊向後退卻了!為何晉軍後撤呢?根據晉文公的說法,是因為要履行當年「退避三舍」的承諾。以軍事謀略的角度來看,這是為了誘敵深入的一種戰略性撤退。但是否真的像軍事學家的分析那樣,晉軍是刻意退卻的?

僅從司馬遷的紀錄來看,我從「楚師欲去,得臣不肯」這句話想到了一點線索。或許雙方當下真的是處於勢均力敵的對峙狀況,所以此時楚軍才會也打算選擇退卻。只是楚國將領「得臣」堅持追擊,才釀成了遭三面包夾而潰敗的窘境。


換句話說,晉國當時選擇退卻,或許不一定是「佯裝」撤退,而是考量到可能無力支撐而退卻吧!?至於,當年那個「退避三舍」的承諾,或許也只是合理化這個撤退的說法而已。當時一樣處於硬撐局面的楚國,以為晉軍露出敗像而打算堅持並追擊,反而遭到包夾而戰敗。

總而言之,我還是比較傾向「退避三舍」不可能是晉文公構思多年的計謀。畢竟,當年同姓諸侯都不理會他,讓他只好流亡蠻荒的楚國,雖一度受到重視,但應該也不可能想到日後有可能會在戰場上相見。就算當下真的想到了,晉文公當時怎麼可能想好未來要用這招「誘敵深入」的伎倆呢!?

無論如何,晉國真得憑自己的本事打敗了楚國後,將這些「戰利品」送給周天子後,獲得了「霸主」的稱號。流亡十九年的晉文公,即位僅僅五年就成就霸業,除了他本身的才華外,身邊這群很會「權謀」的大臣們也幫了不少忙呢!

至於接下來晉文公還會遇到什麼挑戰?成就什麼事業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