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Sunline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關於製作Matterszine電子書的幾件小事,寫給編輯群和matters站方的!

Sunline
·
·
但願各位能享受一個專業編輯的繁瑣與快樂!做書是件非常愉快的事!特別是自己能朝一項專業的能力前進。(有興趣編輯的人也可以看一下!)

在跟Robert信件往返時,我的工作魂又上身了,我工作起來是瘋子,尤其是編輯事務交到我手上的資料,我就是會龜毛難搞,而且講話不帶任何情緒的冷淡甚至嚴格(我就是我上一篇文章寫的那種要求高的人。)這篇文章沒有什麼惡意,純然就是我工作的模式,做過編輯的人會知道我就是在講一些真的很基礎的事,沒有編輯經驗的人大概就是會覺得我討厭透了,沒關係,記得我沒有在責備誰就是!

後來我想想,我真的是滿自律、嚴謹的人。但我其實我沒有,我只是剛好很有節奏的過日子而已。要有工作的節奏,最重要的就是「把規則搞清楚」不管再怎麼覺得麻煩,都要記得「好的工作方法,一定會讓你加倍輕鬆」

首先,跟Robert說過,我不當編輯,因為我對沒編輯過的字讀來會很沒耐心(這也是我沒當編輯的原因)所以我不適合做這個工作,理當我也不應該過問「編輯」的事和編輯的細節。

但「編輯」是什麼呢?

編輯不只有「校對」這種事務啊!(不是讀字,改字,改錯字。)編輯更是統合整本書的人。(至少,是個整理自己手邊文件的人。)

校對基礎標點符號(繁體中文之下):中文與中文間的括號是全形。(例外就是那個「注解」:[1],[2]⋯⋯

是(),不是()。前者一個符號占一個中文字,後者會跟字黏在一起。

書名號《》,不是<<>>,篇名或章名號〈〉不是<>。這個我寫過,範例是:一張專輯名稱是以《》括起來,專輯裡的單歌是以〈〉來括。

刪節號是兩個「⋯」:⋯⋯,不是六個英文句號「.」刪節號在句尾究竟要不要加句點?可以參考這篇

破折號是——不是減號--

引號比較有簡繁體之分,簡體用“”,繁體用「」而雙引號是放在單引號裡再提到另一個要用引號的時候:我說:「他跟我講話是用了一個『幹』!」這種時候用。

其他行文規則,通常「整本統一」或「整篇統一」以及「一個系列統一」,比如說這本書裡就以「作者文章」統一,例如西元究竟要用數字還是要用中文?2019或二〇一九?不能前面寫2019.09.19後面寫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九日,更不要2019年,九月十九日。

(呃,其實我沒有很在乎別人給來的案子到底要不要很認真的講究這種東西。但經驗來說,我只能說最後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排出來好醜,你幫我改掉!」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有基本的認識呢?不要浪費時間改稿啊!來來回回都是時間。)

且讓我算一次時間給各位看,第一次不弄好的東西,要花幾種時間:

一,我排版的時間。

二,我寄回去等你收到信打開看稿的時間。

三,你打開稿,一個一個圈起來修改、存檔的時間。

四,你寄出給我叫我看的時間。

五,你等我打開來看,我一個一個又幫你改對、存檔的時間。

六,我寄回去等你收信打開看稿的時間。

以下重複三到六,校對幾次就重複幾次,那為什麼不要第一次就改對這種基礎?

好了,說完基礎標點符號的使用,來說整理檔案。

先給各位看電子書檔案的樣子:每一個章節一個檔案、每一個人的簡介一個檔案,每一個人的文章一篇文章。加起來就是會那麼多。這只是「內文」,還不算「圖檔」,必須按順序排列,寫進電子書的編排檔裡才不會亂。我並不要求大家幫我依照章節分ch001-1-2-3,這種格式,那我來分會清楚一點。

但給來的檔案至少要「我好找」吧!

拿其中塔拉拉的文來看,檔名不一樣,我要對一下:喔「起駕.jpg」是「《起駕,回家》|苦痛中可以看到的光」的圖、「四重奏.jpeg」是「《四重奏》喜歡這樣不完整的自己」的圖⋯⋯這只是其中一個人的檔案,全部有幾個人的、幾篇,應該不用我多說吧!整理好來讓它們檔名都一樣,檔名會按順序排列,文章跟著jpg不是一目了然嗎?都分工了,不難吧?

補充:

以塔拉拉的這兩篇文章來說,格式到底是要有沒有那一豎「|」?為什麼「《起駕,回家》|苦痛中可以看到的光」這個有,但「《四重奏》喜歡這樣不完整的自己」這個沒有?這也是編輯的工作啊!要「統一」標題的格式。而且這一豎也是全形|(在鍵盤右括號的右邊,要按shift)

會變成:

《起駕,回家》|苦痛中可以看到的光

《四重奏》|喜歡這樣不完整的自己

(標題也幫我寫進文件裡,早先在留言寫也請Robert告知大家了。)

再來是,人多的時候用「google文件」來做校稿,確實是個方法。但我比較古早,我不喜歡動雲端上的內容,通常我都是存下來改一份再上傳。我的檔名都是以日期來分時間序,只要有大動,我一定以當天日期來做更動。但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最後交來給我的東西是正確的就好。but,就是這個but,每個人工作的時候「交出去的東西要是正確的」那麼就得去檢視「最後交出去的東西」,比如說下列的文章(我只是舉例,因為我今天在做這份)

在google文件打開時是帶「編輯」痕跡的(紫色的字)

我試著關上編輯功能以檢視來看,結果是「沒有編輯過的」

我下載.txt純文字檔也是「沒有編輯過的」

最後,用mac的pages打開才是「正確的」

我得記得「以後這種文件都要用pages打開」不然在goolge文件開抓到錯的那不就糟了?那好,以我的做事方法是:我會另存一份「別人打開就是正確的,不帶任何校對痕跡」的文件給人。

基本上這是編輯的基本工作,「確定」交出去的檔案是要完全正確的,沒有為什麼,因為沒有給出「沒有問題的檔案」就會回到上面說的那種來回溝通的問題:

你跟我說改好了可以用了的時間。

等我打開發現不能用又通知你不能用的時間。

你收到我的通知發現不能用的時間。

你再回覆我正確的內容的時間。

那是不是「第一次」就整理好就好了?另一篇我也寫過)

(其實這些細節我寫過很多次了。文章看完要記得啊!)

我知道大部分人沒有「編輯」的訓練,也真的沒有做過那麼細瑣的事,我也沒有覺得非要那麼嚴格不可(大方向就是同一個作者格式統一,給我的檔案圖跟文檔名一樣我比較好找)

(天哪很多人想學寫電子書,你們搞不定檔案規則順序是要對到天荒地老嗎?)附圖檔給大家看今天兩個人、六篇文、兩個個人簡介的檔案順序,ch001開頭的就是對應它們的文.xhtml,和它們的圖.jpg⋯⋯整理檔案是編輯很重要的工作。(這個我也寫過。)

最後,寫給matters站方。(我會寫這種「好像開嗆」的文章,站方應該不意外才對XDDDDDD,對不起我真的遇到工作就會這樣。

我不確定站方這邊究竟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成果?我的想法是,既然我們要做了,雖然不算是很專業的一群人(就排版和電子書我應該都算是很專業的人了,不要再問readmoo能不能開了,謝謝!我應該做超過二十本、一個月有兩到三本的電子書要做吧!)但做中學,總是可以得到一點點小小的成果和經驗的,下一次再更進步一點點就是!從編輯到排版(排成電子書或紙書)有很多細節要注意,每個人的投入跟專注都決定了別人用什麼樣的方式看待這件事(就是我們也可以隨便做,別人不當一回事,我們就自己自嗨就好;或是別人打開看了會覺得:咦,好像還滿有個樣子的。

除了編輯群外,我想這些基本的編輯基礎,站方也要了解才是!(站方負責這件事的人。)

除了上述標點符號在版面的「漂亮與否」關乎於「設計」與「版面」外,「文字編輯」上我都沒有意見,但煩請「整理好檔案」給我。

也請總召集人Robert做最後的把關。

最後,必須說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以readmoo為基礎來設定的檔案,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but,又是這個but,電子書不是紙本書,所以每一個人打開的樣子都不見得一樣。比如說閱讀器的設定、瀏覽器的設定、字體有沒有⋯⋯通通都會影響epub的呈現!所以我們只能以readmoo的基本原則去設定!盡可能讓每一個人打開檔案都是正確的!其他字體、字距、行距都是很個人化的設定!

但願各位能享受一個專業編輯的繁瑣與快樂!做書是件非常愉快的事!特別是自己能朝一項專業的能力前進。

@Robert@東加豆@Angela Chen@NEko@蔡凱西@tiens@Dionysus@33lilily@eastwalker | 赴東行者@Matty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