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療癒是怎樣煉成的
·
(edited)
·
IPFS
·
屠圖大主教:「如果天堂是恐同,那我比較想去另外那個地方。」

書名:《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作者:達賴喇嘛 Dalai Lama ,戴斯蒙.屠圖 Desmond Tutu

南非屠圖大主教離世,讓我重新翻開去年讀過的一本書《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是他與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相聚五天對談的紀錄,談的全關喜悅這回事。

喜悅是甚麼?

「我很不想這麼說,但找到更多的喜悅並不能讓我們倖免於人生中必然的困苦和心碎。」飛機準備降落時,大主教補充道:「事實上,我們還可能更容易哭,但也會更容易笑。也許應該說,更真實地活著吧。不過,假如能尋得更多喜悅,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態接受磨難。即使困苦,也不會因此變得冷酷。雖然心碎,卻不會因此崩潰。」

「想想一位即將臨盆的母親。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想逃避痛苦,但為人母者都知道一定會經歷生產的劇痛,但她們卻接受了它。就算是經歷了最疼痛的分娩,只要孩子一生下來,母親滿心都是無以衡量的喜悅。」

快樂是情緒,轉瞬即逝;喜悅是狀態,經久不損。其實我們更趨向渴求喜悅,卻時時搞混兩者,以及追尋的方式。既然人人趨之若鶩,那是甚麼窒礙我們得到持之而恒的喜悅?

無明生起的埋怨、恐懼、壓力、焦慮、嫉妒、沮喪、憤怒、悲傷。

產前研究專家帕提克.沃華(Pathik Wadhwa)提出,刺激胚胎在子宮內發育成長的,正是壓力和反作用力。除非有足夠的生物壓力刺激,否則人體幹細胞不會自行分裂,形成個體。沒有壓力和反作用力,永遠不會出現像人類這樣複雜的生命型態,我們也永遠不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苦難、壓力而衍生出的種種情緒是出於人類求生的直覺反應,是我們得以茁壯成長的契機。換言之,不用做快樂冠軍,不必抗拒「負面情緒」,只要辨識,超越就好了。

如何超越?

「人就和一朵花一樣,花開,綻放,真的都有賴於他人。」

「我們非洲有一種觀念,叫「烏班圖」( Ubuntu),大概的意思是:一個人是經由與其他人來往才成其為人。」

「在非洲鄉村,大家打招呼問的是:「我們好嗎?」具有這種認知的話,別人的成就或快樂,看來就和我們自己的沒有兩樣。」

尊者達賴喇嘛成為流亡者,比起抱怨自身所遭遇,他因此關心到其他流亡人士的境況。把自己的境遇與他人串聯到一起,生同情、憐憫、慈悲、謙卑的心,扶別人一把吧。企圖減輕別人的痛苦時也會在不輕意間迴向到自己。

今年聖誕節有基督教朋友邀請我到佈道會,他知道我有在學佛法,他說想我也領會到耶穌的愛。佈道會後我們一起吃午飯,他家人問我的感受,當下有些搪塞過去,但心底充滿對我朋友的謝意,無非是念掛到我才會邀請。書中寫到當年有人問甘地是不是印度教教徒,他回答:「是,我是。我也是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和猶太人。」嗯,我也是。

最後以一段禱文作結:

上帝,請賜予我們雅量,使我們平靜接受不可改變之事,賜予我們勇氣去改變應當改變之事,且賜予我們智慧去分辨何者可以改變,何者不能。 ──萊茵賀德.尼布爾( Reinhold Niebuhr),《寧靜禱文》(The Serenity Prayer)

誠心所願。Tutu,We love you, Hakuna Matata!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