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繫和人生意義

烏雲蓋雪
·
·
IPFS
·

賺錢是爲了生活,但生活不是爲了賺錢。那麼生活是爲了什麼?觀察一下就可以髮現,人活在關繫中,大多數人活着是爲了某種關繫。

關繫可以分爲強(狹)關繫和弱(泛)關繫,比如血緣和婚戀關繫屬於強(狹)關繫,一個作家或明星和 TA 的粉絲之間的關繫屬於弱(泛)關繫。這兩種關繫的含義基本上可以參考其字麵意思。

  • 一般來説,幸福與否看強(狹)關繫,成功與否看弱(泛)關繫,但並不絶對,因爲這是從世俗意義上説的,而幸福屬於主觀感受,比如維特根斯坦這個強(狹)關繫很糟糕的天才哲學家臨終時説過,“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幸福)的一生。”

  • 強(狹)關繫對個人作用和意義很大,弱(泛)關繫適合影響和改變世界。動畫片《天氣之子》主人公“隻要我們能戀愛,哪管洪水滔天”的世界觀是捨弱(泛)關繫而取強(狹)關繫。釋迦摩尼捨棄王位離家出走,修行度化衆生,是捨強(狹)關繫而取弱(泛)關繫。強(狹)關繫和弱(泛)關繫都是人的一部分,不同的取捨反映了不同的價值觀。

  • 血脈和基因是通過強(狹)關繫延續的,文化和精神則主要依賴弱(泛)關繫來傳承。人類文明就是靠這二者走到今天的,它們就像是一個人的左右腿,缺一不可。

  • 一個人的強(狹)關繫的數量是有限的,因爲 TA 的精力和親友數量是有限的,而弱(狹)關繫的數量理論上可以一直增長直至地球人口總數,因爲這種關繫可以是單向的,可以不受時空限製,比如民國魯迅和喜歡他的當代文學青年之間,邁克爾·傑克遜和崇拜他的異國粉絲之間。

  • 對大多數人來説,強(狹)關繫遠比弱(泛)關繫更重要,但最能傷害你的往往也是強(狹)關繫。

  • 如果一個人沒有令人滿意的強(狹)關繫,那也無妨,TA 可以髮展弱(泛)關繫,跳出小愛的局限説不定會生髮出大愛。如果一個人很在意自己的名聲和跟自己沒什麼密切關繫的人的看法,那説明至少 TA 潛意識裡很看重弱(泛)關繫,説明甚至那些不知其名姓的人在 TA 心裡也佔有一席之地, TA 的心底其實埋藏着大愛的種子。

人們賺錢,追求成功、權力、地位、聲譽、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最終是爲了某種關繫。但人們往往在通往目的的路上迷失了,他們忘記了或不知道自己最初想要的是什麼。

卡夫卡説有一次他去街上排隊,不爲買東西,隻爲了融入人群中,讓自己心裡的寒冷少一些,這是對關繫的渴望。陶淵明辭官隱居,這是對關繫的逃離。入世是進入關繫,出世是退出關繫,“窮則獨善其身”是後者,“達則兼濟天下”是前者。

有很多種力量使人陷入關繫中,也有很多種力量迫人逃到關繫外。人既渴望關繫,又恐懼關繫。渴望是向往關繫帶來的快樂,恐懼是害怕關繫帶來的痛苦。

愛因斯坦説,“不必深思,隻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爲別人而活的——首先是爲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繫着我們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後是爲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這説的是關繫的正麵價值。薩特説,“他人即地獄”,這説的是關繫的負麵價值。

人對關繫的渴望是刻在基因中的,隻要觀察嬰兒離開母親懷抱時的反應即可明白。但是,成長環境和經曆、感知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行爲方式的不同和差異,導緻有人在關繫中尋找幸福,有人在關繫中看到“地獄”。

人們在關繫中取暖,尋求慰藉和希望,也在關繫中爭鬥,製造並承受痛苦。克裡希那穆提説:“他(指人)需要通過關繫的鏡子,通過了解他自己心智的內容,通過觀察而不是智力上的分析或者內省式的剖析,來找到真理。”

人最終都要死去,但 TA 可以通過建立關繫,比如説繁衍後代(強/狹關繫)或著書立説傳承後世(弱/泛關繫),把自己的一部分(物質或精神)延續下去。假如人類明天就滅絶,那麼今天所做的一切是否還有意義?人通過基因和精神的延續把對人生意義的追尋和回答向後推遲,如果人類文明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即使個體會死去,TA 的一部分也許可以通過關繫而延續下去,那麼在這種代代相繼的傳承中 TA 的人生是否可以具有某種意義?

如果沒有了關繫,生活是否還值得過,人生是否還有意義?如果讓你選擇,一種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另一種就是剝離了所有的關繫,比如説把自己放在隻有你一人的星球上獨自生活,這兩種生活你願意選擇哪種?如果把牛頓或曹雪芹單獨放在一個星球上,他們是否還會研究科學或創作小説,這樣做是否還有意義?

退一步,是否可以説,關繫的存在爲人生之意義提供了更廣闊和深遠的可能性?如果要尋找人生的意義,或許隻能從關繫入手,否則大概免不了走向虛無。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烏雲蓋雪看君終日常安臥,何事紛紛去又回?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關於信仰

房子和手機——我為什麽選擇躺平(一)

資本與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