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政】和人工智障大战三天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醒前消息 Le Rêve Lucide
·
·
IPFS
人工智障治好作者的精神内耗是怎么回事呢?人工智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人工智障治好作者的精神内耗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吧。

人工智能(AI)是一个在大众文化中经久不衰的话题。近日,随着各路文字生成图片型 AI(如 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 2Stable Diffusion,以及近期热门的二次元 AI——NovelAI Diffusion)的崭露头角,这个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在 AI 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数次大众惊呼“狼来了”的时刻,但无论是下棋 AI(如 AlphaGo)还是聊天 AI(如操作系统里自带的语音助手),它们给人的感知度都不够强,如今随着 AI 绘画作品如此直观地在社交网站上刷屏,狼似乎真的来了。

在我看来,人们对 AI 话题热衷的原因有两方面。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有对人类终于能打破自然选择的法则,随心所欲设计出新型生命的期待(人类变成神话传说中创造人类的神——造物主),也有对人造生命从各方面来说都超越人类自身,能轻易反叛人类这个造物主并最终取代人类的恐惧(经典的例子是《弗兰肯斯坦》);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对 AI 广泛应用后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实际的好处,以及会造成什么样的新问题的关心与思考。由于本文的意图并非深入讨论 AI 这个话题,因此此处搁置前者。

就在本文写作的当口,NovelAI Diffusion 一面被二次元网民玩得不亦乐乎,互相交流怎样优化念给 AI 的“咒语”才能生成更好的(以及更符合自己 XP 系统的)图片,一面是插画师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危机,甚至认为这一职业在三五年内会面临大规模失业。有鉴于此,我也上手使用了三天 NovelAI Diffusion 以一探究竟。

从目前的个人体验来看,说文字生成图片型 AI 已经有超越人类的创造力还为时过早——现阶段它的“创造力”高度依赖于提供给它用于训练的素材。这不仅体现在它生成的人物形象极其大众化,作品的画风高度近似(以至于把 AI 作品扔进 Google Lens 就时常能发现相似的人类作品),还体现在训练素材没有覆盖或训练不足的元素及元素组合大概率会生成失败(或者生硬拼接元素导致成品崩坏),对人物形象缺乏整体理解导致经常出现不忍直视的结果(如大概率会崩的手脚、奇怪的人体比例、反人类的姿势动作等)。更不用说人类画师可以在沟通中根据人的需求精准修饰完善作品,而 AI(此处更应称其为“人工智障”)只能没有针对性地重复运行和优化操作指令,在许多次碰运气式的尝试后才能得到差强人意的成品。

在不断优化“咒语”和多次重复运行之后,我生成的相对满意的成品——一个简单的头像。

然而,即使这些事在刚使用时就会发现,我还是沉迷其中玩了三天,这就不得不提它的正面意义。往小了说,AI 让像我这样没有绘画才能的人也能够“创作”出想要的图片(虽然目前并未能完全满足要求),整个“创作”过程像施放魔法——对 AI 这本“魔法书”念出事先准备好的“咒语”,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到“魔法”的产物。你不知道这个“魔法”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只知道它确实会奏效,并且念“咒语”的水平越高,“魔法”的产物越好。此外,对于人类画师来说,AI 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带来工作上的便利,如可以让甲方用 AI 把约稿要求初步具象化,有效节约沟通所用的时间。由于本人并非画师,此处不继续展开。

往大了说,虽然目前的 AI 还是人工智障,但它是潜在的先进生产力,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如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方便工具,因此人人都有必要去了解和掌握它。正如这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各种机器的发明及运用,一方面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解放人的劳动,让人们能够摆脱一些肮脏、危险、艰苦的工作,而是从事条件更好、对能力要求更高、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使得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也创造了许多休闲活动,人们的生活品质相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AI,至少从目前来说,是一个更加高级、更加智能、更加自动化的机器的体系,理应给人类带来更大的解放和便利,是这样的……吗?

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如当下的插画师担忧自己被 AI 替代而失业,历史上也有过人们对“机器换人”引发大规模失业的不满(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卢德运动)。虽然从事后来看,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创造出新的需求(如人们对正在快速发展的 AI 的需求),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市场(现阶段的 AI 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新的市场带来新的工作(AI 训练师成为新的行业),最终消化了之前的失业,但是凯恩斯有一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历史上能赶上升级转型浪潮的工人往往是少数,多数工人会陷入技术性失业的悲惨处境。可预见的是,面对以 AI 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各种新的“卢德运动”的爆发也是情理之中(如有画师宣布抵制 AI 绘画,也有人转而为 AI 打下手)。

有人指责说“卢德运动”是一种盲目反对新技术的反动潮流,然而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早就指出,卢德运动中没有出现任何敌视机器本身的问题(事实上早已有画师开始尝试用 AI 帮助自己创作),捣毁机器不过是工人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因此,此处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失业是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反直觉的问题,有人肯定会以“有付出才有收获”“不劳动者不得食”来反驳,指责我是在鼓吹懒惰和不劳而获。然而,我想请大家注意,失业的人是没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人吗?若真如此,他们就不会东奔西跑找工作了。即使现在有部分年轻人能靠家庭接济或做一些零工而不必为温饱发愁,但不管是其本人还是其家人都会为“他应当有一份(正经)工作”这件事忙得焦头烂额。因此,失业的人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但没有工作岗位与之匹配的人。此处,“劳动”和“工作”之间被划上等号,资本主义的工作伦理终于从阴影中现出了身,正如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所说:

什么是工作伦理?简而言之,工作伦理本质上是一条戒律,它有两个外显的前提和两个内隐的假定。
第一个前提是: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取快乐,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的有价值的事,并以之获取回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人都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获取之前需要先给予。
第二个前提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道义上来说愚蠢又有害。因满足而停止努力是不明智、不可取的。除非是为了完成更多工作而蓄力,否则休息就是不体面的。换言之,工作本身就具有价值,是一种崇高且鼓舞人心的活动。
戒律的内容如下:即使你看不到任何(尚未得到的或不需要的)收益,你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
内隐的一个假定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工作,通过工作可以获取相应回报,用以维持生活。缺失了这个假定,以上的戒律和前提看起来就像是空中楼阁。人们所获得的是对他们过去的工作以及他们继续工作的意愿的回报。工作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状态,不工作是不正常的。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履行着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把收益和福利分给那些有能力却因种种原因不工作的人并不公平。
另一个内隐的假定是:只有公认的有价值的工作——那些可以要求薪水回报的,可以用于交易的——才会被工作伦理认同。

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为 AI 与打工人之间的伪对立而精神内耗了,打工人斗争的方向将会明确地指向资本主义本身。


作者:ConsLibSoc

封面来源:https://atri-anime.co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醒前消息 Le Rêve Lucide抑圧された意識が表出するという意味では、ネットも夢も似ていると思わない?——『パプリカ』 推特/X:@LeResverLucide 乳齿象:@LeReveLucide@alive.bar 投稿邮箱:LeReveLucide@proton.m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思想】
22 篇作品

【思想】从婚姻问题看中国的“半截现代化”

【文艺】
10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