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281《史記》卷十〈孝文本紀〉13:皇帝一人是否能代表天下蒼生?

鱷魚把拔
·
·
IPFS
·
身為帝王需要如此謙遜嗎?

──────────原文──────────

春,上曰:「朕獲執犧牲珪幣以事上帝宗廟,十四年于今,歷日綿長,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朕甚自愧。其廣增諸祀墠場珪幣。昔先王遠施不求其報,望祀不祈其福,右賢左戚,先民後己,至明之極也。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獨美其福,百姓不與焉,是重吾不德。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翻譯──────────

漢文帝在位第十四年的春天,文帝說:

「我有幸獲得用執掌祭祀的牲禮和玉帛來祭祀上天與宗廟(朕獲執犧牲珪幣以事上帝宗廟),登上帝位至今十四年,歷時已經很久了。以我這樣一個既不聰敏又不明智的人來長久地治理天下(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我深為自愧。應當廣泛增設祭祀的「墠【音同扇,指祭祀場地】場」和玉帛。從前先王遠施恩惠而不求回報(昔先王遠施不求其報),遙祭山川卻不為自己祈福(望祀不祈其福),尊重賢能、壓抑親信(右賢左戚),先考慮人民、後想到自己,聖明到了極點。如今我聽說掌管祭祀的祠官祈禱時(今吾聞祠官祝釐),全都是為我一個人(皆歸福朕躬),而不是為百姓祝福,我為此而感到非常漸愧。憑著我這樣無德之人,卻獨自享受神靈的降福,而百姓卻享受不到,這就加重了我的無德(是重吾不德)。現在命令祠官祭祀要向神獻上敬意,不要為我一個人祈求什麽(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解說與心得─────────

讀這篇〈孝文本紀〉以來,屢屢讓我對這位皇帝充滿了敬意。雖然有時候覺得他謙虛過頭,似乎有作秀的感覺。但古代帝王又沒有選票考量,他要作秀給誰看?如果真有作秀的可能,那應該就是為了博取歷史美名吧!即便如此,就心理學來說,漢文帝就算最初只是想假裝,但裝久了也會內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才是。

這段史料應該是司馬遷看過官方檔案而寫下的,無論漢文帝當年是否真說過這段話,至少都呈現出漢文帝的想法:不敢把自己等同於天下蒼生。由於漢文帝是被眾臣拱為皇帝的情況下,他始終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即使已經在位都十四年了,還能保有原本的初心,這點還是值得推崇的。

然而,對後世的我們來說,處處為百姓著想,始終認為自己「不敏不明」的漢文帝,他的謙遜確實很令人欽佩。但對當時的人來說,這番說詞能否得到諸侯王與大臣們的認同呢?如果他真的如此「不敏不明」為何得讓他領導大漢王朝?為何不讓更有能力的人來領導呢?光想到這點,就替漢文帝捏把冷汗。

那麼,漢文帝該如何為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取得說法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