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堂會發展而忘記教會
我們必須努力地把「教會」從「堂會」中區分出來,否則我們致力辦好「堂會」,卻無意地窒礙了「教會」的發展。不錯!雖然我們在日常用語中經常混淆,但我仍然要高聲強調「堂會不是教會,教會不是堂會」。中華宣道會上水堂(上宣)是一間「堂會」,在香港法例制度規管與一間公司無異,當中營運需要有財政預算、財務報告、核數程序、會員大會、聘請合約、保險管理、勞工法例…。而「教會」(Ekklēsia)就是從創世以來已經在基督裡被揀選的「基督身體」(林前12:27;弗1:4),在終末要迎見羔羊的「新婦」(啟21:2),就是每一位「在基督裡」的屬靈生命結集,這群體是超越任何地方法律、宗派、民族、時代,是聖而公的合一群體。馬保羅牧師在《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中,把堂會與教會之間的關係作出充分的解釋:「由於今日堂會的本質是一間有限公司、一間機構,所以我們不應視堂會完全等同於聖經中的教會。我們應視堂會為促進教會拓展的機構,以致當我們提及教會時,教會就是指向那一體的,聖潔的、大公的和使徒性的教會,或只向那些被耶穌所召集並定期走在一起的一班信徒。」(頁116-7)
既然「堂會」能夠成為促進「教會」拓展的機構,它必也能成為窒礙「教會」拓展的機構。我們必須持續作出反省:究竟上宣的發展如何促進群體的成長?過去一段日子,我從不同弟兄姊妹得知,上宣經常被形容為「好chur」而且「好事工」的堂會,這類形容詞並非甚麼讚賞,而是表達上宣因為在事務性工作過份忙碌,以致牧者或信徒都忙於事工活動的營運,而削弱了埋身關顧牧養的空間。如果牧者「做到死」而信徒竟覺得「無牧養」,世上有甚麼事情比這還要冤枉呢!?我們不能讓「生命牧養」在排山倒海的會議、文件、活動、事工中成為口號而已!作為教牧同工,我有時也感到很難分辨:甚麼是堂會事務?甚麼是教會牧養?至今我仍然需要努力學習,如何花最多的時間作牧養關懷約談、預備講章,以致能在信徒生命掙扎中作適切的屬靈引導,造就那真「教會」。
根據我們直覺觀念,上宣邁進62年歷史,加上新堂落成而規模逐步擴大,人數預計會持續增長,似乎一切都理所當然地漸趨複雜(包括管理架構、行政營運、部門會議等…)。但作為一個促進「生命成長」的機構組織,我認為上宣必須避免走向更加複雜化,反而要走向「簡約」(Simplicity),因為越簡約的「堂會」,「教會」才能越能得力。在我私下訪問的簡約教會中,我很難想像每兩個月平日晚只開1.5小時執事會的,並且致力任何會議都不作會議記錄的,竟然是一間900人堂會;又很難想像另一間幾乎沒有架構組織可言的堂會,每星期牧者全時間作探訪及開組,週末專心做好一堂崇拜,深深牧養400至500位信徒。簡約,是一條使堂會反璞歸真的出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