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300《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12:治理天下該用仁德?還是權謀?

鱷魚把拔
·
·
IPFS
·
該用權謀?還是仁德來治理天下?

──────────原文──────────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

──────────翻譯──────────

太史公說:漢興以來,孝文皇帝廣施恩德,天下安寧。到了孝景時代,不再擔心異姓諸侯王的反叛問題了(不復憂異姓),然而晁錯建議大力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使得七個諸侯國一同起兵反叛,聯合向西進攻朝延。這是由於諸侯勢力太強大,而「晁錯」又沒有採取逐步削減的辦法(而錯為之不以漸也)。等到「主父偃」提出建議後,才導致諸侯王的勢力衰弱,天下也終於安定。以此來看,國家安危的關鍵,難道不在於謀略嗎?

─────────解說與心得─────────

我們常聽到的「文景之治」,在司馬遷的筆下,卻似乎僅剩下文帝時的盛世可以誇耀而已。

相較〈孝文本紀〉裡司馬遷引用了孔子的話來讚美,在〈孝景本紀〉的評論中,司馬遷卻把重點放在整篇內容中他甚少著墨的「七國之亂」上。雖說諸侯國一直以來都是大漢王朝的隱憂,但當年孝文皇帝還可以與之相安無事。然而,漢景帝卻接受了晁錯的建議,用強硬的「削藩」政策,結果引起各大諸侯國的不滿與反叛。相較之下,後來漢武帝時的大臣──「主父偃」提議:開放讓各諸侯國將封地分給每個孩子,進而間接削弱諸侯國的實力,這比起漢景帝的直接削藩更為高明。

不過,嚴格來講,主父偃的提議早在漢景帝時期就曾經「試辦」過:當年曾經將「梁孝王」的封地封給他的五個兒子,進而讓本具威脅的梁國實力迅速減弱。

對此,司馬遷提出了他自己的困惑:國家的安危關鍵,竟然是在於是否善用「權謀」!?這應該讓師從儒家學者的司馬遷感到相當困惑吧!畢竟,儒家學說總告訴人們:仁政的重要。比起各種權謀,還是禮樂制度最能安定整個天下。但司馬遷卻在這段歷史中看到「善用權謀」也可以讓國家轉危為安。


其實,這本今日被稱為《史記》的著作,當年司馬遷稱之為《太史公書》。它與《孟子》、《荀子》、《莊子》等思想家的作品一樣,司馬遷的本意是希望透過這些人物的過去來闡明他個人的「歷史哲學」。不過,司馬遷似乎還沒有理出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所以他只能透過觀察歷史事件,從中提出自己的困惑。這段「太史公曰」也算是司馬遷對所提出的疑惑之一吧!

在今日多元的時代裡,我們可以理解「儒家思想」確實對穩固政權有很大的助益,但在政權尚未穩定之前,如何收拾各地割據勢力,應該沒有太大的幫助。也因此,戰國時代各國都是透過「法家思想」來進行變法圖強的,而不是藉由「儒家思想」來振興國力。可見,每個時代都有適合解決那個時代問題的思想,但絕對沒有一套「萬能」的思想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面對複雜多變的人世,我們怎會認為可以用簡單的一套方式應付各種問題呢?

最後,在這段史料中,司馬遷提到武帝時代的主父偃,是不是表示司馬遷比較認同善用權謀的漢武帝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