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者為王的歷史:當血腥瑪麗碰上榮光女王
英國的都鐸王朝在亨利八世汲汲營營於生兒子幾十年後,當他自以為有了愛德華六世繼承大統安心去死,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亨利活了將近56年,但他的兒子卻連16歲都活不過;他曾經處心積慮排擠的兩個親生女兒,居然先後成為王國的主人,而且還一個活得比一個久,一個做得比一個亮麗。
當然,這大概是後世的觀點,16世紀的英國人恐怕不一定這樣想。
英格蘭在短短一個世紀內,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女王:瑪麗一世和伊麗莎白一世。她們上台時都廣受愛戴,離去時待遇卻天壤之別。其中瑪麗更是惡名遠播,時至今日都為人稱作血腥瑪麗,她的名字永遠的和嗜殺女暴君連在了一起。
這是真的嗎?這個信仰虔誠的尊貴女子,心狠手辣至此?
在亨利的三個孩子裡,瑪麗其實才是血統最純正的王室成員。她的母親是來自西班牙的公主凱瑟琳,相較於弟弟妹妹的母系血統僅僅來自中低階貴族家庭,瑪麗生來自帶一股王者貴氣。而瑪麗也是三個孩子當中唯一受過親生母親教育的──不過這好與壞見仁見智,假若愛德華得其生母珍西摩這個文盲兼社交無能者親自養大,恐怕還不如實際狀況。但因為阿拉貢的凱瑟琳本身就是知書達禮甚至知識淵博的公主,瑪麗幼時受到的宮廷教育絕對比妹妹伊麗莎白更全面(伊麗莎白則是實習派的)。
然而,凱瑟琳王后同樣有其缺點:正是因為其尊貴以極的血統,使她拒絕在價值觀上容許任何彈性。她對天主教的虔誠、對身分的看重還有遇事不順時的自苦,都夾雜在她的良好品行中一並遺傳給了瑪麗。亨利八世廢黜她,新娶了安妮博林,凱瑟琳拒不認可,更以宗教苦修表達對天主教的忠誠──再娶新婦讓英格蘭開啟了新教統治的時代,而凱瑟琳從對天主教的心嚮往之,轉化為非信不可;唯有天主教能捍衛她的英國王后身分,還有女兒的英國公主地位,後者早已因這場離婚大戰被貶為私生女。
凱瑟琳可謂頑強,亦可謂頑固──失去丈夫承認的王后,即便保有王后頭銜,又能如何?但她的舉動其來有自:當時她已陷入衰弱,而安妮博林帶來的威脅埋伏於瑪莉四周,她必須為女兒的將來考慮;而唯有倚靠天主教,瑪麗才有重獲王室公主身分的一天。凱瑟琳對身分的堅持,很大程度來自於對女兒迫害性私生女身分的焦慮。
而忠於母親的瑪麗和父親槓上了數年,繼母的壓迫不是她最大的恐懼,而是父親的蠻橫與兇殘。安妮博林雖驕縱,但對於國王血脈還不至於有膽量下手;反倒是親生父親亨利,除了禁止瑪麗和母親見面,更幾次三番派人對瑪麗口出惡言甚或生命威脅。少女瑪麗在恐慌、飢貧中度過艱難的三年(你沒看錯,堂堂國王之女連飯都吃不飽);陪伴她的,唯有天主教信仰和母親的教誨。即便後來的繼母人人善待瑪麗,但青春期面臨的極度恐懼與壓力已經徹底改變了她的價值觀:唯有天主教,唯有這個信仰,是最好、最忠實的嚮往與陪伴。
英國新教的崛起勢在必行,其問題根源不在君主,而是大勢所趨:整個歐洲於15-17世紀都在進行宗教改革,起因還是天主教自身的缺陷和腐敗。然而凱瑟琳雖已病死,她身後的娘家勢力依然強大: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最強悍的天主教力量。他們和瑪麗互相依存,誓將英國翻回天主教的國度。
新教的虔誠信徒愛德華六世壯志未成身先死,他心中理想的新教英國尚未成功,只能無力地將國家安排給年幼的表外甥女珍格雷,引發了一樁純潔少女無辜枉死的慘案。憑藉著純正的血統,瑪麗在眾人擁戴中登上王座。但絕對的權力卻依然沒有帶給她幸福,她的宗教熱誠早已不合時宜,婚姻也流於權力之下的操弄。為了信仰,她與西班牙王儲菲利浦結婚,卻引起人民的不滿:新教徒在英國早已不在少數,瑪麗的婚姻意圖太過明顯。在亨利八世時期擺脫天主教掌控的英國人,民族意識也越發茁壯,他們早已非過去天主教會之下的附庸,對國家主權獨立產生了高度認同,因此他們難以接受菲利浦婚後獲封的英國國王頭銜──假若瑪麗生下他們的孩子,其將同時繼承西班牙與英格蘭兩片疆土;說的好聽是合併,直白些那就是併吞,其時西班牙國力強大,被併吞的會是哪一邊簡直不言自明。
可是瑪麗管不了這麼多。她需要西班牙,復闢天主教的夢想才能完成;加上法、西勢力在歐洲相爭的情況下,英國必須做出抉擇,她自然義無反顧地選了母親娘家的血親。
然而百姓不會這麼想;在新教勢力的鼓動下,他們更加不願意這樣想。瑪麗對天主教從依賴也已扭曲成執念,長年病痛纏身又婚姻不順的她痛下殺手,將一切問題歸咎於國家信仰不夠「純淨」,有三百多名新教徒遭到火刑大清洗,其中包含的新教重量級的領導者和貴族。
瑪麗最終死於重病,後世分析她可能罹患了婦科癌症,並長年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那是一種經常性痛苦異常的疾病,具遺傳特質,並且會惡化於壓力之下。她為天主教英國做的努力也化為烏有,她聰慧異常、魅力四射的新教妹妹伊麗莎白,以其特有的擠牙膏式手段,將瑪麗熱愛的天主教一點一點的抹去了。
瑪麗就此開始污名遠播,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她對新教徒的屠殺。殺了三百多人,真的很多嗎?她的父親和妹妹殺了更多,亨利八世任內處死的應在一千人以上,伊麗莎白也不惶多讓;不過亨利在位36年,伊麗莎白44年,瑪麗僅有5年,比例上來說瑪麗的確不太客氣;且亨利和伊麗莎白所殺者以叛亂為主因,瑪麗的受害者則大多僅僅因為信仰。
所以瑪麗的真的是個名符其實的暴君嗎?恐怕這也要「歸功」於她的妹妹。伊麗莎白是出名的王室公關政治家,她運用服裝潮流、君王畫像、加冕儀式等等傳遞自己需要的政治符號;她的朝廷滿是新教徒,他們擁有44年伊麗莎白在位的年頭,可以大加對天主教的瑪麗潑髒水;伊麗莎白政治手腕成熟,她和瑪麗一樣沒有子嗣,但死之前她妥當安排了新教接班人的順遂將來,讓她的信仰可以穩固綿長。
瑪麗並不是一個失敗的君主。在新教徒的公關操作下,她留給世人的印象僅止於血腥,讓人忽略了她其實也是出色的政治家。亨利八世為人自私自大,但他的三個孩子卻沒有一個是草包。愛德華六世雖然早死,但他年紀輕輕就展現出的思想成熟度,還有對國家未來方針的想法,在在顯示出了他擁有成為良好統治者的條件;伊麗莎白更不用說,她已用時間證明自己的出色;而瑪麗也並不例外,短短五年,她致力於財政改革,建置了海軍基礎(不知道是否從老公那得到了一些靈感);她和國會之間的關係充滿彈性,讓行政效率獲得了提升;「殘暴的」瑪麗統治期間,國家卻幾乎不存在反叛(特別是跟她老爸比);她雖然過度推崇天主教,卻也將英國的天主教會做了必要的改革。
而她的妹妹,榮光女王、賢明女王、童真女王伊麗莎白呢?史書上留給我們的伊麗莎白,風光無限天縱英明引人懷念,她真的是如此完美嗎?無可否認,伊麗莎白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治國人才,但她也同樣存在缺陷。然而她的新教身分卻提供了一層保護膜,即便生前在世遭天主教徒狂潑髒水,但史書記載的工作,畢竟話語權還是由官方持有。
瑪麗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影集《都鐸王朝》中的瑪麗說過一句話:I’m afraid I was not born for happiness. 恐怕我並不是為幸福而生的。這句話可謂替瑪麗的一生做了淒涼的總結。她曾經也幸福無比,在她年幼時期,作為頭生子女,亨利八世也曾對她極其疼愛,但這一切結束於一個清晨:亨利八世悄悄帶安妮博林逃離這對母女身邊,將她們丟在行宮。他再也沒見過凱瑟琳,也再不承認瑪麗的公主地位。瑪麗的統治充滿焦慮與緊張,她的婚姻則充滿壓力而缺乏愛情──她深愛丈夫,但菲利浦眼中卻只有英國王位,甚至在瑪麗於生子壓力下發生假性妊娠時對妻子不屑一顧,遠走回鄉。母親凱瑟琳死後,瑪麗就是這樣孑然一身,直到死,她也只能充滿憂傷的孤寂而亡。就連她最後的心願:希望能與母親合葬,都遭到朝廷的無視(顯然她也清楚要和無情的丈夫合葬是不可能的了)。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現實與殘忍,我們看見的,只有死者之後的人願意讓我們看見的。白紙黑字遺留給我們的,不見得就是非黑即白的真實。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只能期待,真相之前的重重迷霧能逐漸散開,將歷史人物一一重塑回到世人的眼前。
關於英格蘭的瑪麗一世,在我的Podcast中為她做了一個專輯,歡迎大家收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