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44《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26:戰場上的詭計比不上政治上的陰謀?!

鱷魚把拔
·
·
IPFS
·
戰場上的詭計比不上政治上的陰謀?!


──────────原文──────────

厲公多外嬖姬,歸,欲盡去群大夫而立諸姬兄弟。寵姬兄曰胥童,嘗與郤至有怨,及欒書又怨郤至不用其計而遂敗楚,乃使人閒謝楚。楚來詐厲公曰:「鄢陵之戰,實至召楚,欲作亂,内子周立之。會與國不具,是以事不成。」厲公告欒書。欒書曰:「其殆有矣!願公試使人之周微考之。」果使郤至於周。欒書又使公子周見郤至,郤至不知見賣也。厲公驗之,信然,遂怨郤至,欲殺之。八年,厲公獵,與姬飲,郤至殺豕奉進,宦者奪之。郤至射殺宦者。公怒,曰:「季子欺予!」將誅三郤,未發也。郤鉤欲攻公,曰:「我雖死,公亦病矣。」郤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亂。失此三者,誰與我?我死耳!」十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襲攻殺三郤。胥童因以劫欒書、中行偃于朝,曰:「不殺二子,患必及公。」公曰:「一旦殺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對曰:「人將忍君。」公弗聽,謝欒書等以誅郤氏罪:「大夫復位。」二子頓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爲卿。閏月乙卯,厲公游匠驪氏,欒書、中行偃以其黨襲捕厲公,囚之,殺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爲悼公。

──────────翻譯──────────

晉厲公有很多寵愛的姬妾,回國後,他想免除所有大夫的職務而封立諸位姬妾的兄弟。有個寵姬的哥哥名叫「胥童」,曾經跟「郤至」有仇恨,等到「欒書」又怨恨「郤至」不採用他的計謀卻打敗楚軍,就派人暗中向楚國謝罪。楚國派人前來欺騙晉厲公說:

「鄢陵一戰,實際是『郤至』召楚軍來的,他想作亂,藉此迎接『子周』回國並擁立他即位。恰好盟國軍隊沒有到來,所以事情才沒有成功。」

晉厲公把這些話告訴給「欒書」,欒書說:「大概是有的吧!希望您試著派人到周王都那裡暗地考察一下。」

晉厲公果真派「郤至」到周王都。欒書又讓公子「周」去會見郤至,郤至不知道自己已被出賣。晉厲公驗證了這件事,認為真是如此,於是就怨恨郤至,想殺死他。

晉厲公在位第八年,晉厲公去打獵,與姬妾飲酒,「郤至」殺豬奉獻給厲公,被宦者奪了過去,郤至射殺了那個奪走豬肉的宦者。晉厲公發怒地說:「季子欺侮我!」打算殺掉「三郤」,還沒有動手。

「郤錡」打算攻打晉厲公,說:「我即使死了,國君也不會好受。」

郤至說:「守信用不能背叛君主;有智慧不能傷害百姓;有勇猛不能挑起亂子。失去這三種美德,誰肯跟隨我?我死了吧!」

十二月壬午日這天,晉厲公命令「胥童」帶領八百名士兵襲擊攻殺「三郤」。

胥童藉機在朝廷上劫持了「欒書」與「中行偃」,說:「不殺死這兩個人,禍患一定會落到國君您頭上。」

晉厲公說:「一個早上就殺死了三位卿大夫,我不忍心再殺了。」

胥童回答說:「別人將忍心殺死您。」

晉厲公不聽,向「欒書」等人道歉,說明只是懲治「郤氏」的罪行:「大夫都恢復原位。」

兩人叩頭說:「很幸運,很幸運!」

厲公讓「胥童」擔任卿大夫。閏月乙卯日這天,晉厲公到「匠驪氏」家遊玩,欒書、中行偃派他們的黨羽襲擊逮捕晉厲公,並囚禁了起來,接著殺死「胥童」,還派人從周王都迎來了公子「周」,擁立他為國君,這就是「晉悼公」。

─────────解說與心得─────────

在「鄢陵之戰」再次擊敗楚國後,晉國重振了當年晉文公的霸業。然而,回國後,晉厲公卻打算把國內的大夫職務都免除,改讓自己寵妾們的親人來擔任官職。為何晉厲公會有這個打算呢?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因為晉厲公也感受到國內大夫的勢力龐大,一定得有所行動,才不至於威脅到自己的「公族」地位。

這裡補充說明一下,所謂的「公族」是指國君的直系親戚,與之相對的則是「卿族」,也就是國君的旁支親戚。因此,晉厲公的這個決定,應該重點是要打壓「卿族」。但在那個時代裡,如果打壓了卿族,哪來的人才可以彌補這一大堆空缺呢?晉厲公想到的方法,是讓寵妾的親人們來擔任。這群跟晉厲公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應該算是最早期的「官僚」吧!?

另一方面,晉厲公底下的大臣──「欒書」因為與「鄢陵之戰」的主將「郤至」有仇恨,加上「郤至」竟然沒有採用他的建議還打勝仗,讓「欒書」更加不滿下,打算算計一下郤至。他竟然謊稱所謂的「鄢陵之戰」原本是郤至謀畫的一場政變,一場打算迎回公子周取代晉厲公的政變,只因為參與政變的其他國家沒有及時趕來,所以只好假戲真做,演變成一場擊退楚軍的戰爭。

沒想到這個很假的謊言,晉厲公竟然有點相信了!?看來,晉厲公似乎也不太相信此時的晉國仍有實力擊敗楚國吧!?為了驗證這個謊言,欒書勸晉厲公派郤至去一趟周王都,只要郤至跑去見公子周,就表示他有想迎回公子周的企圖。

由於從頭到尾「郤至」都不知道自己被別人說成這幅模樣,所以他不僅前往了周王都,也在周王都遇到了欒書安排去見他的公子周。也因此,晉厲公證實了「郤至」想找人取代他的企圖下,並決心殺死這個「鄢陵之戰」的主將。

但被蒙在鼓裡的「郤至」卻什麼都不知道,遇到國君來打獵,他還為此殺豬,打算獻上豬肉給國君享用,但晉厲公身旁的宦者卻搶走了豬肉,可見晉厲公對郤至的不滿,一旁的宦者都很清楚,所以才會對郤至如此不禮貌。最終,被蒙在鼓裡的郤至殺死了無禮的宦者,也讓晉厲公有了發怒的機會。

很難想像一個在戰場上立下大功的人物,竟然完全對政治上的陰謀如此一竅不通,甚至連宦者代表國君這個道理都不懂,而隨意斬殺奪走豬肉的宦者。其實,只要郤至肯好好想想,國君身旁的宦者為何敢如此無禮,就應該可以感受到這應該代表著國君對自己也有所不滿的緣故。否則,一個地位卑微的宦者,怎敢搶走他的禮物呢?

結果,有理由懲處郤至的晉厲公,派了寵妾的哥哥,也就是「胥童」前去殺掉郤至一族。沒想到,這位「胥童」竟然打算連同其他幾個設計郤至的大夫一併殺害。倘若真的如此的話,晉國的卿族應該會受到嚴重打擊吧!?但這時,晉厲公卻心軟了,他認為殺害了郤至一族已經夠了,所以決定放「欒書」與「中行偃」等人一馬。然而,過沒多久,「欒書」與「中行偃」等人的黨徒還是藉機襲擊且囚禁了晉厲公,並殺了「胥童」後,迎回公子周回國上任。

換言之,這場晉國的公族與卿族的對抗,在公族的心軟下,卿族獲得勝利了!那麼,接下來晉國會有什麼發展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