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燄中的太陽花,Vincent van Gogh。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
·
IPFS
·
「人生,如同一趟朝聖者的巡禮之旅…可說充滿著苦難與憂患,但我們得以在這茫茫大海中,藉由神的使者、愛的天使來獲得慰藉與勉勵…然而,別忘記,上帝已透過生命裡那諸多唾手可得的事物,教導了你更高深的一切。」
「『平凡』是條鋪好的道路,走來容易,但那裡看不到花朵。」

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烈燄中的太陽花。

De sterrennacht

羅馬「戰神」馬爾斯(Mars)所統御的「三月」(March)已悄悄步入尾聲,然春回大地,草木萌芽,吾人卻看到遠方依稀有座燃燒著炙熱火焰的高爐。過客來來往往,多半只瞥見煙囪的一抹,偶有好事者一探究竟,居然在那不停焚燒的荊棘堆中,發現了披戴桂冠、焚而不燬的藝壇十架…

熱情、衝動、嚮往自由與特立獨行,梵谷,不折不扣的牡羊宮代言人,身為西元十九世紀後期,西洋繪畫界獨一無二的畫匠,誕生於荷蘭南部金德爾特(Zundert)的他,其實來自於基督(新)教歸正宗,一個保守且嚴謹的牧師家庭…可父親與祖父都是神職人員,「PK」(Pastor's Kids、牧師之子)的特殊身分,梵谷從小卻帶著異常的自我主義性格,悲天憫人,強烈不妥協世俗的孤傲,也讓他長大之後的謀生顯得坎坷無比...

25歲立志傳教,梵谷選擇在礦場中傳揚福音,捨棄一切物質享受,盡心盡力照顧礦工,但佈道委員會無法苟同他邋遢又單薄的模樣,認為神是差遣他傳教,而非讓他變成另一個窮苦的礦工;到了西元1880年11月左右,不同於其他年少就積極投入繪畫行列的藝術家們,梵谷是直到27歲那年,才註冊成為皇家美術學院的學生…

如公羊角般的堅毅跟執著,雖然起步已晚,但梵谷拒絕再次投入宣教師的工作,終日沉浸於調色盤與畫布之間,可起初完稿的作品,充斥著大量的灰暗色調,實在是與當年崇尚明亮色調的主流(印象派)畫風大相逕庭,自然也無法在畫商陳列處獲得一絲青睞。《吃馬鈴薯的人》(De Aardappeleters,現收藏於荷蘭梵谷博物館)對梵谷而言是上乘的佳作,以真實的模特兒來凸顯底層庶民的困頓生活,但畫風不甚討喜,整個展售檔期結束後,依舊乏人問津。

De Aardappeleters

遠一點的視角,梵谷對大七歲,又帶著小孩的新寡表姊告白示愛,結果因缺乏穩定收入而遭到斷然拒絕;後來跟酗酒的風塵女郎萍水相逢,但五個月不到,梵谷就染上淋病,入院治療長達三個星期之久…

不出世的鋒芒才華受到現實潮流的掩蓋,藝術家的脾氣使然也無法抵擋身心的疲累與欠缺,不依循傳統正軌的描繪手法,被學院派有力畫家排擠的梵谷,每天只能重複著啃麵包、喝咖啡、抽菸,用酒精麻痺自己,日復一日的惡性循環,亦讓有能力資助他的朋友逐漸望之卻步,一步步影響著牡羊男原本就深不可測的精神狀態。生性敏感加上後天所遭遇的挫折,梵谷也逐漸產生了旁人難以捉摸的性格變化。

「(我)可以說,向日葵是屬於我的花。」

從「浮世繪」(Ukiyo-e)中獲取了嶄新的創作元素與構圖靈感,更對日本藝術表現出至高的推崇後不久,《向日葵》(Tournesols),第一幅繪有15朵向日葵的靜物畫作品,始於西元1888年8月的法國亞爾(Arles),也是梵谷此生最著名系列畫作的起點,更是藝術家口中的專屬花朵。畫中的太陽花由盛放到凋謝,鮮明生動,用色果斷大膽,但畫家好運似乎未曾降臨…同年聖誕節前夕,梵谷竟「意外」割下了左耳(或部份而已)!

Tournesols

是躁鬱症併發或是營養不良導致的精神失常?還是與畫壇前輩高更(Paul Gauguin)因溝通誤會所演變而來的交惡?吾人或許不得而知,可是在住進精神病院後,藉由牧師薩勒(Frédéric Salles)的開導與關懷,「瘋狂」的他居然又拾起畫筆,留下了《星夜》(The Starry Night)等作品,望著圖中充滿憂鬱情愫和悲劇性的幻視,天空裡的渦狀星雲畫風更隱約帶有著向「浮世繪」致敬的味道。

La Nuit étoilée

「人生,如同一趟朝聖者的巡禮之旅…可說充滿著苦難與憂患,但我們得以在這茫茫大海中,藉由神的使者、愛的天使來獲得慰藉與勉勵…然而,別忘記,上帝已透過生命裡那諸多唾手可得的事物,教導了你更高深的一切。」

你說他無理癲狂嗎?你笑他一事無成嗎?

彷若聖靈充滿的牧者式慰勉,梵谷留下了這麼一段話。西元1890年年初,他的作品總算獲得《風雅信使》(Mercure galant)雜誌的正面評價,也受邀參加比利時布魯塞爾先進畫家所舉辦的年展…但天才終究是寂寞且孤獨的,梵谷還是擺脫不了心理層面的龐大枷鎖…

7月27日傍晚時分,37歲的梵谷選擇以左輪手槍自盡,子彈無情地穿越胸膛、擊中了肋骨,但他並沒有馬上倒下,而是徒步走回了承租的客棧。更在無法即時用外科手術取出體內的子彈下,梵谷只能一個人呆坐在臥室,默默地抽著煙,等待死神來敲門…

Self-Portrait, 1887

經過了一天漫長的「煎熬」,人生跑馬燈的回顧也可能全然是灰暗無光,梵谷最後因傷口嚴重惡化而別世,據說他的遺言是「悲傷永存」(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是悲嘆自己的命運,還是早已預見世人日後所將面對的災厄?電光石火,捨棄肉體的當下,梵谷應該已經奮力一搏了。

苦痛交雜的俗世,超乎常人體力的堅持,從西元1880年起,梵谷在10年內總共完成了將近2000幅!是的,足足2000幅的畫作!我們所熟知的經典傑作,像《夜晚露天的咖啡座》(Cafe Terrace at Night)和《嘉舍醫師的畫像》(Portrait of Dr. Gachet),更幾乎都是在他過世之前約兩年半之間所繪製完成的…

Cafe Terrace at Night
「星期天,我看到了一片深得像紅酒的葡萄田,落日的餘暉將雨後的田野灑上了黃金和深紅及暗紫色。」

天妒英才?還是命運之神本就作弄?嘔心瀝血的各式作品,梵谷在其有生之年始終無法藉由任何一幅的售出來改善生活上的窘境,唯一尋得買家的《紅色葡萄園》(The Red Vineyards near Arles,1888),賣價為四百法郎(約今日幣值的一千元美金),買主的本意除了喜愛作品本身之外,更帶有著一絲濟貧扶弱的想法…

The Red Vineyards near Arles

先不提西元1906年時《紅色葡萄園》的轉手價已變成一萬法郎,梵谷的諸多畫作也都在他黯然離開跟著搖身一變,擠身世界各大藝術拍賣會上屢創紀錄的稀世珍寶!每每都創下了千萬美金之譜!

西元1990年5月,完成屆滿一世紀的《嘉舍醫師的畫像》,更一舉拍出了8,250萬美元的天價。

Portrait_of_Dr._Gachet

回想梵谷一生的彩筆巡禮,誠如其所言:

「在靈魂一角,可能有著一座燃燒著炙熱火焰的高爐,然而無人前來取暖;過客啊,只瞥見煙囪的一抹。」

今晚,值得為梵谷喝上一杯。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ncent_van_Gog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otato_Eate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nflowers_(Van_Gogh_se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Red_Vineyar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rtrait_of_Dr._Gache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fé_Terrace_at_Night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戴家兄弟快上車》

《最後一題》

《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