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的家乡

逸洲
·
·
IPFS
当老工业区的辉煌褪去,还剩下什么?

上一期的七日书中,我曾经从居所的角度写过“家”,今天,就从城市的维度来聊聊“家乡”这个更宏观的概念。

我的家乡是中国东北的一座五线小城市。关于我对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我想应当是“平平无奇”。在那个移动互联网以前的时代,与电视中所展现的城市对比是仅有的建立对家乡的概念的方式。什么是平平无奇呢?电视剧永远不会来我们这里取景,省台的新闻很少报道我们这里的新闻,就连我的学校也不如电视里的学校那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家位于小城的老城区,整个老城区构建于一条中轴线之上,我的小学、初中,常去的商场,常逛的公园,小时候生病会去的医院,都集中于这条街周边方圆不超过500米的地方,这就构成了我的童年。那条街的尽头是火车站,火车站的后面便是我童年里难以到达的“世界尽头”。

一直以来,家乡给我的印象是落后的。作为落寞的老工业城市,它很难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过去的20年里,南方城市的基建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我的家乡却是一层不变的。回到家乡,便好像是进入了“中式梦核”的世界,不管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这里一切都停留在记忆中的模样。

这里一大鲜明的特色是老龄化,不论什么地方都是老年人居多,我记忆中有许多年轻售货员的百货商场,也不知何时售货员全变成了中老年人,大概是曾经的那批年轻人变老了吧。

如果要说老龄化的城市有什么优势,这里足够老年友好。即便移动支付发展得轰轰烈烈,可这里依旧高度依赖现金,线下实体经济依旧占有重要的比重,你也不必为各种繁琐难用的预约系统苦恼。可这也让这座城市显得不那么便利,问人依旧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诸如证件办理等大城市可以在网上公开查询等市政服务信息,在这里统统要问人。

关系社会依旧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不管是求医问药,求职应聘,还是小孩找补课班,总少不了找关系。即便双减开展得轰轰烈烈,在职教师禁止补课的规定从我读书时到现在已经执行了很多年,可是这里依旧存在着以人际关系为传播网络的在职教师补课产业链,这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没有几个人真的喜欢找关系,但在资源匮乏的小城市,这是普通人唯一获取优质资源的机会。人们被剥削着,却精心维护着关系社会。所以每一个社恐的宿命都是离开家乡,因为在这个关系社会中不会攀关系的人永远在鄙视链底端。

不过家乡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我离开家乡,有了更多与大城市的对比之后,也便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家乡的优势,来自于老工业区的底气。

即便《家有儿女》的生活遥不可及,但我的童年,其实过得蛮富足。我从小就过着顿顿吃肉的生活,在饮食上从未被委屈过。支持交通卡的投币式公交车、大型超市、带有运动器材的体育广场在20多年前被引入这座城市,是我记忆中家乡最后的大变化。我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和计算机课,三年级时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支持实物投影和电脑投屏的多媒体设备。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我们这小地方也曾走在过前沿。

另一种先进体现在思想意识上。东北作为受儒家思想影响少,且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宗族意识淡泊。这一点最直观的体现是生活中的规矩少。我们对于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一种蛮随意的态度,这让生活显得缺少了文化根基,但却又是对个体的尊重与解放。东北没有什么落叶归根的思想,相比抓住子女不放,跟着去外地打工的子女一起离开家乡是更常见的选择。

东北的女性,也确实更少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在母亲上学的七十年代,姥姥家的村子已经做到了不管男女,都到校读书,因为是女孩而被迫辍学这种一些地区90年代还常见的例子在家乡的70年代已经很少见。我从小以为,大部分同龄人都和我一样是独生子女,可是直到长大后去了南方才发现,原来独生子女才是稀有动物。当真是东北的计划生育政策更严格吗?我觉得更多是因为这里相比其他省份,本就缺少了生儿子的执念,也便少了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抗争。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女,也会有更多和传统抗衡的勇气。不会做饭的女生和擅长家务男生都蛮常见的。

只是,在时代浪潮下,没人知道这座已经吃了20年老本的城市还能再吃多久老本。不管昔日有多少辉煌,我们注定会选择离开家乡。家乡存在的唯一意义,似乎是赋予我们更多离开的勇气。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