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詩到香港詩人,祛魅的觸動——談許鞍華《詩》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影評即使近年風氣改變,一說到香港的現代詩與詩人,還是可以感到一些文青或評論人的蔑視針對,更徨論當下很多詩人不為人所知的邊緣處境。是故許鞍華的紀錄片《詩》有著一個非常關鍵的意義——香港詩與香港詩人,不僅值得由一位名導演拍進電影,而且更應該獲取一個被公開注視、公開討論,通行於時代與歷史的資格。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李顥謙

即使近年風氣改變,一說到香港的現代詩與詩人,還是可以感到一些文青或評論人的蔑視針對,更徨論當下很多詩人不為人所知的邊緣處境。是故許鞍華的紀錄片《詩》有著一個非常關鍵的意義——香港詩與香港詩人,不僅值得由一位名導演拍進電影,而且更應該獲取一個被公開注視、公開討論,通行於時代與歷史的資格。

有趣的是,身邊不少看過《詩》的詩人文友,對電影沒有太強烈或激動的感受;一些不留意詩與詩人的朋伴,則覺得電影比想像中好看,自言完場後增加了對香港詩與香港詩人的認識及興趣。兩種觀影反應,反映《詩》這部紀錄片的甚麼特點?香港詩的故事難說,許鞍華這次處理文學素材與議題的成效,又是不是一樣難說?

快閃又缺席 香港性的呈現

《詩》主要篇幅落在黃燦然與廖偉棠兩位詩人身上,偏偏電影又在開首的十數分鐘訪問或觸及六位詩人(依出場序計:淮遠、西西、飲江、梁秉鈞(也斯)、鄧阿藍與馬若)的作品與詩觀。熟悉和重視香港文學史論述的朋友不免會冒起一堆問題:為甚麼一部談香港詩的紀錄片,著墨最多的會是兩位青年時從內地移居、現今又離港生活的詩人?如果《詩》要拍的就是兩位詩人的故事,為甚麼又要蜻蜓點水地略提其餘六位詩人?《詩》覆蓋的香港詩人,足夠反映香港現代詩的傳統與多元嗎?

要求許鞍華在個半小時的片長裡搬現一種文學史的論述,無疑不設實際。畢竟《詩》不是一部香港文學史、詩史教材,甚至亦不是詩人紀傳;許鞍華亦多番在訪問提及,不是每個詩人都願意受訪、適合跟訪詳訪的現實。現在《詩》的焦點放在黃燦然與廖偉棠兩位詩人,固然出於許對二人的掌握、詩作的鍾愛,同時受制於不少執行及人事上的局限;與其強行超譯,不如以追訪詩人日常的方式,拍一部思考詩、詩人、香港之間關係的電影。《詩》的結構定調,最後又恰巧地對照一種屬於當下,無可奈何而微妙的香港性。物理上與香港的缺席、割離,反證今日在地詮釋香港的虛無、困難。

開場幾位詩人的出場,表面上是散漫隨心的分享、故友舊情的憶緬,細看卻可窺見許鞍華的心思與功力,簡單幾幕,為香港詩、現代詩辯解,甚至掃盲。比如淮遠一開場就表明不喜語言過於晦澀的詩作,又認為撩鼻毛這等事情照可入詩,向那些總說現代詩詩人賣弄晦澀、漠視生活與真實的言論摑了一巴;接著播出西西在《他們在島嶼寫作:我城》朗讀〈啟德舊機場〉的片段,說明了香港詩人早在六、七十年代就以詩寫城市日常的傳統,勾勒香港詩早有以來的本土性、香港性。電影亦藉鄧阿藍解釋自己粵語入詩的心得、馬若在現代詩裡寫山水言志的想法,同時回應那些批評香港詩、現代詩總是不夠地道傳神,又不具古典詩詞裡自然主題唯美意境的雙重質疑。

祛魅的詩人 同患難與共的凡人

許鞍華為香港詩、現代詩祛魅,到黃燦然與廖偉棠兩位詩人的部分,她亦有意為兩人刻劃較鮮明可感的形象。黃之瀟灑孤傲相對廖的入世勞碌,在銀幕上流露出放大了的張力,可堪比讀,同時更向觀眾強調詩人的真實感——所謂詩人,不過也是充滿著矛盾、需要同生活患難與共的凡人。

電影先呈現黃燦然在深圳洞背村的生活。許鞍華一邊與黃燦然討論詩人何為,一邊跟著黃燦然坐車、到茶餐廳,觀眾得以一直思考詩人獨有玄奧的人生觀、創作觀,一邊感應他生活的樸實,兩者不會違和排斥。像寫詩「搵了自己最大的笨」、從香港搬到洞背是「經濟流亡」這些句子,閃爍住睿智洞見又具黃子華金句式的幽默,令人會心微笑。在人物刻劃的鋪墊下,黃燦然的瀟灑孤傲,那些「詩不能虛榮」、翻譯糊口來達到「努力不賺錢」的生命追求,就變得具厚度、實感的理解基礎。

黃燦然對詩有崇高的想像,他抗拒當下時代流行的、以感人為尺度的詩歌審美標準,言談間強調詩的無用之用、詩神的不可觸及。許鞍華向黃燦然反問了一句:「即是你在追逐追逐不到的東西?」之後亦自覺地點到即止,不再渲染批判,而是以更具象的生活細節,形象化呈現黃燦然的堅執。就如他拿褲到補衣店,指示店員要將褲補得跟舊的線條一樣的片段。那份追求完美無瑕的古典主義精神,從詩藝理想溢染到生活物事之上。

在許鞍華的觀察、敏銳的剪接下,黃燦然更能流露一種脫俗又風塵的人格觀感。他一方面說對香港沒有留戀,另一方面又在將軍澳老家找藏書、念舊親;老像孑然一身,腳上卻刻有女兒名字的紋身。就黃燦然這部分來說,許鞍華已經很成功地塑造一個祛魅可感,矛盾而真誠的詩人形象。

相較而言,《詩》呈現的廖偉棠部分,更著眼於刻劃外在環境對詩人生活與心志的拉扯。廖偉棠比黃燦然年輕十年有多,面對的時代、社會與文化處境盡然不同,即使在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期間,廖偉棠仍得隔離在家講課、開比賽評審會議、照顧兒子。身為詩人、作家的廖偉棠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樣,疫裡居家辦工都得面對隨時沒有WIFI的問題。這些日常裡的折騰無奈,很能與觀眾共感。

廖偉棠顯得入世勞碌,身為詩人的他一直清晰地投入以文藝及教育工作主導的生活形態,他自己就在鏡頭前笑言,平日就是不停去開會、寫文、網戰、參與社會活動。這種生活模式令人感到瑣碎、顛沛、耗損,卻是當代華文作家常見的狀態,只是在空間狹隘的當下香港愈見稀有。友人以「紀律」形容婚後維持作家生活狀態的廖偉棠,當中沒有宣之於口的,其實是今時今世,具香港意識的詩人或作家,深層的存在焦慮。

從廖偉棠身上,觀眾還能看到一種逐漸消逝的香港詩人活力,多棲豐富的文化身分特質。在寫作以外,廖偉棠玩音樂、攝影,認識相關場域的創作人朋友,甚至參與保育運動。過往香港詩人流動、自由、隨意累積的特質,甚至香港歷史、文化的重要碎片,都藉廖偉棠的身影,及時地在許鞍華的鏡頭裡留下註腳。

詩的影像化 時代的硬翻譯

作為一部討論詩的紀錄片,許鞍華不得不面對將詩作句子、意象、語境等「影像化」而不失藝術意韻的難題。《詩》選拍的兩位詩人作品大多篇幅較短,指認描述的多是具體的城市空間實景,詩的意與境均不難解,不需要以太大膽驚喜的視覺影像輔以表達。導演嘗試藉這些詩作反映兩位詩人的語言風格與特色,以成效來說不過不失。

以黃燦然為例,黃燦然詩風質樸有力,寫實取向與去修辭化的語言不會給人過於晦澀的印象,許鞍華可以直接地透過演員、處境式的鏡頭,拍出其詩作的質感,令觀眾透過畫面喚召出感情的共鳴、詩意的連結與想像。如處理〈在茶餐廳裡〉時,一邊拍著茶餐廳男人照顧家人進食,一邊伴著黃燦然朗讀「這是知沒有希望的男人/他下輩子就這麼定了」聲音的反諷畫面;〈患難〉拍著黃燦然與許鞍華、家人爬山的辛勞卑微,再嫁接山色與鳥瞰城市的空鏡,鋪墊出呼應「穿透塵霧,向你輸送強光,/我突然感到我一直和你,/並將繼續和你患難與共」的氛圍,深情而堅定。

廖偉棠詩作語言強烈,意象晦繁緊密,時刻扣問個體與社會的關係,在媒介差異與當下語境的影響下,不難想像許鞍華「影像化」其詩作時會遇上的挑戰。廖偉棠朗讀〈皇后碼頭歌謠〉時,銀幕播出當年保育皇后碼頭行動的片段,聲畫交匯,像「我共你煮雨焚風,喚一場熔爐中的飛霜。咄咄,我是一個人,在此咬指、書空。」這種屬其簽名式的狂放尖銳語言,得到具象有力的渲染;而處理〈大角咀尋春天花花幼稚園不遇〉時,鏡頭呈現一系列舊區街景,用以對讀「那些透明的身體裡有心/那些燒鵝有靈魂/窗有撲翼聲」、「他拿著一塊磚頭/敲擊彩虹」的魔幻語境詩句。詩人對社會與流行文化符號的挪用取涉,加上超現實意象與日常事物的拼貼,當中的結合為何、又如何可記認成具現代感的詩意? 《詩》沒有藉詩人之口,解釋更多現代詩語言與意象符號間的操作奧妙,確是可惜的地方。

《詩》還拍下了廖偉棠講解策蘭與布萊希特的片段,最後有點突然地請來九十後詩人黃潤宇談詩於此時的情感力量,甚至連許鞍華自己也現身於鏡頭,表明詩給過自己的慰藉與救贖;而無論是藉二戰外語詩人的苦難寄意、略為直白煽情地強調詩可共感,許鞍華種種勇敢的勾勒,未嘗不可視為對這個失語時代,無可奈何的硬翻譯。

香港詩與香港詩人所受的無以名狀創傷,與城市的變化有著密切關係,奈何始終欠缺一個具能見度的窗口,向外尋話展示。今次許鞍華拍攝《詩》,將香港詩與香港詩人放上大銀幕,是難能可貴的一步。香港詩之故事不易訴說,但如果放棄任何一個論說證言的機會,世界亦不會許之詩與詩人應有的尊嚴。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Author
  • More

《驀然回首》小輯

徘徊來生的往生:《破地獄》的生死探究

話題》如果拌飯不能拌:從《黑白大廚》愛德華.李人生料理「鮪魚拌飯」,咀嚼美食與文化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