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走出《幸福陷阱》🪤

MaryVentura
·
·
IPFS
·
最近事情多到焦頭爛額,有想到這本書,好像是紛繁複雜的生活中幫我捋清頭緒的一盞明燈。慢慢發現,我們如果不去感受,確實會有很多不知不覺的反應,遇到事情就會自動地按照原來父母設定好的生存模式進行應對,同時也造就了接下來的一連串痛苦和掙扎。用這本書來慢慢反思這些預設的反應,調整,寫下自己願意遵從的價值,ACT吧!
書封

幸福會是一個陷阱嗎?Russ Harris的這本書看似好像是標題黨,其實,它對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和「幸福」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指引作用。Mark Manson早就在他的百萬暢銷書《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中做出結論,我們所追求的終極幸福是不存在的,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suffering,pick your battle,選擇你的戰場吧!可若你我依舊在糾結,如何選擇,怎麼選擇呢?《幸福陷阱》告訴你。

這本書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去讀,直到現在,還有一些功課沒有做完。

一、數據說話

Russ告訴我們,雖然很多文化中都有強調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最終成功目標,甚至很多文化告訴我們人們生來天性就是快樂的,其實不然。數據顯示,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嘗試過自殺;每五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被抑鬱症困擾。甚至,數據上推算,你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遭受到精神紊亂的概率是30%。這些都跟👆Mark的淺科學一書說的一樣。實際上,人生來面對的就是很多痛苦和哀愁,要看我們怎樣去面對。

二、問題與解決問題

Russ在《幸福陷阱》的前半部分為讀者提供了問卷,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測出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或者會在哪裡出問題。例如,為了達到所謂的幸福、快樂,我們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維、又是如何將自己的感受用所謂的理性聲音推開的,其中包括自我霸凌——用自己霸凌自己的方法讓自己放棄痛苦的感受⋯⋯很多人的行為模式是在孩童時期就習得的,自己意識到都很難,更何況改變。很多有毒的父母向我們傳達的信息就是如果有悲傷的感受是不好的,哭也是不好的,有負面的情緒都要想盡一切辦法統統去除掉它們。長此以往,不與感受相連通的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會越來越向我們發出信號,可是,惡性循環是我們從小就學習了如何忽略我們自己的身體信號,而是去顧及旁人。

👇不完整的截圖顯示的是逃避或者抗拒的「解決」問題方式:

無論上述哪種都不是上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你依舊沒有能夠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受。

三、我該如何逃離「幸福陷阱」?

Russ說的第一步是先擁有更清晰的自我覺知。其實,於我而言,或許是接受,接受「幸福」的一家,有愛我的爸爸媽媽是不可能擁有的一個畫面,也或許是極短暫地擁有過的時間,僅此而已,我無法終其一生追尋這樣一個永遠都不會存在的美好「幻影」。

1、Delusion。有點像排雷。就是嘗試一種新的方式來與你的想法連結,這樣,你的想法就不會對你產生過大的影響。

2、Expansion。有點像做擴展運動。就是嘗試來容納自己不愉快的感受、感覺、衝動等,不要嘗試迴避任何感受或者壓抑它們。

3、Connection。有點像跟天地人間連通。就是嘗試活在當下,完全專注於你現在做的事情,不去被過去糾纏,也不去焦慮未來。

4、The Observing Self。這個跟解離不同,感覺是在平常自己比較平靜的時候嘗試用一個觀察的角度「觀看」當時的自己。比如,我正在打這篇文章。我的「observing self」其實就好像是一個電影的鏡頭,從背後或者上方來觀察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它有點出離的感覺,但是是自己意願下的主動選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當「observing self」在觀察你自己當下在做的事情的時候,不!會!去!judge!所有曾經習得的、對自己感受並不友好的judgement都不將存在。在這裡我沒有用「上帝視角」這個詞,雖然observing self可能用「上帝視角」來描述更容易理解。Observing Self就是不judge你自己當下情況的「上帝視角」。這個視角可能幫助我們慢慢跟焦慮的情緒、習得的自我貶低聲音保持距離。

5、Values。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與你而言,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值得用自己的行為去守護的。比如,在明確了自己針對家庭這個類別中想要堅持的價值觀是「誠實」,那麼你就不需要在是否要對父母撒謊以保護他們的感受中左右徘徊。在「Value」中,作者給出了很多類別,比如家庭、自我、親密關係、職業、愛好等,每一個類別都要求讀者能夠寫出自己希望遵從的價值觀,我一直在寫,到現在還沒有寫完☺️

在朋友遇到糾結的時候,我也會問她的價值觀是怎樣的,如果是家庭的糾紛,那麼,朋友的價值觀中希望怎樣對待家庭成員,是「保持誠實」還是以「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家庭成員感受」為價值觀,如果是後者,那朋友很容易選擇撒謊。但無論怎樣,只要終於自己的價值觀做出的選擇就能夠讓自己較少地糾結、無法做出決定。

6、Committed Action。Just do it!

四、總結

個人而言,我並不怎麼喜歡workbook那種心理學self help的書籍,但是這本書讀完還是按照書中的要求自己一一做來,感覺確實會不一樣,哪怕沒有完成所有(其實是很多答案隨著時間而改變,但Value發生大改變的情況不多),也能感覺到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平靜不少。

最近事情多到焦頭爛額,有想到這本書,好像是紛繁複雜的生活中幫我捋清頭緒的一盞明燈。慢慢發現,我們如果不去感受,確實會有很多不知不覺的反應,遇到事情就會自動地按照原來父母設定好的生存模式進行應對,同時也造就了接下來的一連串痛苦和掙扎。用這本書來慢慢反思這些預設的反應,調整,寫下自己願意遵從的價值,ACT吧!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