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

Alfredo
·
·
IPFS
·

寫於2020/3/16
《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
導演:廖建華

[5/10]

目前這部片相關的影評好像不太多,剛才讀了陳平浩去年在鳴人堂寫的「書評」,大概就如我所想的,這部片和這本書有其政治和歷史的脈絡,也算是一種「運動傷害」的書寫,大概多少和318之後的狀況有其歷史呼應。又或是Ryan寫的那篇談長輩的政治青春,談導演的成長感懷,又或是甜寒的那篇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總結的感想,其實寫的比我在影片中感受到的還巨大。

對我來說,看這部片缺少了那種可以把自我經歷投射進去的角度,甚至我覺得導演大概因著他的困惑或是焦慮而投射在這兩個人身上,問著「為什麼民主轉型了,但當年參與推動民主的人卻沒有過的更好?」

其實我不覺得這是合理的問題,但影片中我也沒感受到他就著這個提問去真的問了些什麼,我只看到兩人失敗的結果所呈現出的淒涼,好像「事情就是如此」的失語茫然。我知道曾有一場狂飊,但那只是影片散落的背景(也許對不少人很熟悉),「一夢」巨大也因此讓我難以進入,也許大家都有著各自的投射或答案,關於歷史或這些人何以至此,只是導演沒真的把他的詮釋放到影片裏。

又或是這可以無關政治或歷史,而是關於一般意義上曾經狂熱的人生終於要面對夢醒的殘酷。但當事人沒有所謂的「夢醒」,而導演看來也沒有狠心地想揭開什麼。我本以為我這虛擲的人生看著別人虛擲的生命會有觸目驚心的感受。但其實也沒有,因為他們也沒後悔,至少沒講出口,又或根本無關於此,無關於這部片想談的,人物的現在和過去沒有在什麼概念上有對立過。

我甚至覺得,至少要該試著問一下「為什麼」,才不枉他們曾經或依然的狂熱。那句「街頭還是一個有選擇的戰場,生活卻是無人可以避免。」就最後的影片所呈現的,還是欲言又止地太空泛了點。其實要寫負面的感想很掙扎,因為無論是人物或題材我都覺得是值得看的,而我的缺乏想像與共鳴可能也不一定有什麼意義。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精選評論
37 篇作品
經典筆記
24 篇作品
法國電影
10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