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速度
「功能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是體能訓練的一個分類,包含核心(Core)訓練、力量、敏捷、平衡、反應與速度等多個綜合板塊。通過這些訓練可增強體能和有效降低各類受傷風險。可以這樣理解功能訓練:有多少運動是 1. 坐姿進行?2. 由外在條件提供穩定的環境下進行?3. 由單關節活動提供技巧和動能來執行?答案說明了訓練設定應以多關節活動、及立於不穩定的環境下進行。
不少運動和競賽都以「爆發力」和「反應速度」為基礎,例如拳擊和排球。技術的高低必依賴上述兩項條件。反應速度受中樞神經系統活躍度、注意力集中度、骨骼肌肉準備狀態、對動作和技術的掌握度,還有對信號、時間、特徵的感受與辨別能力,並且需要非常強壯的核心(腹肌群)和下肢肌肉,以迅速啟動連串反射動作。用熟悉的動態去反應已知但又會突然出現的信號,像乒乓球,需要仰賴視覺捕捉移動物體,通過協調和速度練習,以加快縮短大腦對動作指令時間,而技術等於準蠅。另外,同時需要培養「預知能力」,預先判斷至確定移動物體將會移動的方向和速度。
「教練~好像有一點太學術,預知能力?如何培養呀?」 其實以上資訊希望讓閣下選擇私人教練或自我訓練時更具基礎,同時更了解「秀身」的價值,不是說必要練成李小龍一樣的反應和速度,但訓練成效應該全面且自信滿滿。關於訓練方法常會通過傳球,在不同位置、方向和速度對移動目標作出反應,還有通過一些工具例如敏捷梯(speed ladder)、BOSU、RMT等增加不穩定狀態,比例較多以單邊、單腳完成各項動作。「即是什麼?」 簡單點說,訓練內容盡量模仿該項運動動作組合或貼近生活,以不同方向、重量和變速拋接藥球(medicine ball) 或小球。假如看官希望獲取更多方法,又具有一定運動經驗和理論基礎,建議參考“New 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s”一書,作者是曾為國家隊效力的資深體能教練,書中圖文並茂註釋功能訓練。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