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130《史記》卷五〈秦本紀〉22:其實變法也得講求技巧!

鱷魚把拔
·
(修改过)
·
IPFS
·

二年,天子致胙。

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為左庶長。其事在商君語中。

七年,與魏惠王會杜平。八年,與魏戰元裏,有功。十年,衛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為咸陽,筑冀闕,秦徙都之。并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十四年,初為賦。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二十一年,齊敗魏馬陵。

二十二年,衛鞅擊魏,虜魏公子卬。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二十四年,與晉戰雁門,虜其將魏錯。

──────────────────────

秦孝公在位第二年,周天子派人送來祭肉(天子致胙)。再次證明,此時的秦國已是周天子眼中的霸主國。

隔年,也就是秦孝公在位第三年,「衛鞅」勸說孝公實行變法並制訂刑罰(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容包括:在國內致力於農耕(內務耕稼)、對外鼓勵拚死為國作戰,並制定各種戰場上的獎罰規則(外勸戰死之賞罰),秦孝公也認同了這套變法規劃。

在這裡,我們會發現秦孝公「並不是」得到衛鞅這個人才後,就「立即」進行變法,而是等待了一兩年後才正式展開,我想原因除了讓人民對政府的法令更有信心,也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之外,也得利用這段時間來擬定如何因應變法後可能會掀起的反對聲浪吧!

這場衛鞅在秦國進行的第一次變法,內容看似簡單,卻也值得我們仔細思索一番。因為,相較於之前的秦國國君總擔心秦國因為落後,而被東方諸國視為野蠻,衛鞅的這次變法卻毫不在意地繼續發揮秦國的「原始」風格,把變法重心放在「農業」以及「戰鬥」上。因此,這番強調回到「原始」的變法,才會引起了大臣「甘龍」、「杜摯」等人不同意,雙方為此而爭辯起來(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最後秦孝公採用衛鞅的新法,然而百姓對此仍抱怨不休(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就這樣又過了三年,也就是秦孝公在位第六年時,百姓們才慢慢適應了新法(居三年,百姓便之)。於是孝公任命衛鞅擔任「左庶長」。此事詳細記載在《商君列傳》裡,但因為這一卷的主角應該是「秦國」,所以司馬遷也請我們自行參閱。

不過,這裡補充一下幾件事:

首先,變法開始後迎來的反對聲浪,以及不可能立即見效的狀況下,應該考驗著秦孝公對衛鞅的信心。因此,秦孝公就算可以否決大臣的意見,也不可能堵住秦國百姓的不滿。然而,秦孝公卻能容忍百姓抱怨了近三年之久,更可看出秦孝公對衛鞅是多麼信任。

其次,關於衛鞅所擔任的「左庶長」一職,其實這僅是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中的第十級而已。由此可見,即使是貴為變法的主要規劃者,衛鞅在還沒有「軍功」的情況下,也只能一步步地透過參與戰爭往上爬,而不是一步登天。

其三,到底秦國臣民為何對變法如此反對呢?我想,簡單來說,就是嫌麻煩吧!因為,變法後,即使貴為貴族,沒有軍功,依舊無法享受到爵位帶來的富貴;至於百姓,也得努力耕種、織布,無法悠悠哉哉地生活。這應該才是秦國臣民對變法的排斥吧!

但是,人終究是慣性動物。在新法施行後三年,大夥也就習慣了這種兢兢業業的生活。因此,簡單來說,衛鞅的這次變法就是改變了秦國人民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激起了戰力!

言歸正傳,第一階段的變法算是成功後的隔年,也就是秦孝公在位第七年,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這裡會盟。結束了司馬遷在上一段中提到的那句「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的窘境。也就是說,秦國終於有資格可以跟中原各國進行會盟了!

隔年,秦孝公在位第八年,秦國與魏國在「元裏」交戰下,取得勝利(與魏戰元裏,有功)。

兩年後,也就是秦孝公在位第十年,衛鞅擔任「大良造」,並率兵包圍了魏國「安邑」,迫使安邑歸降(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補充一下,衛鞅之所以能「升職」為「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中的第十六級「大良造」,是因為立下「軍功」的緣故,再次證明在秦國如果沒有立下軍功,任何人都沒辦法獲得任何爵位的。

在這幾場勝利過後,來到秦孝公在位第十二年,衛鞅開始展開他的第二階段變法,內容包括:

1.開始修建「咸陽」城,並修築宮殿外的門闕,秦國也因此遷都到咸陽(作為咸陽,筑冀闕,秦徙都之)。

2.把數個小鄉村合併為大縣,每縣設縣令一人,全國共設置了四十一個縣(并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換言之,就是推行強調「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

3.開闢田地,廢除了井田制下的田界(為田開阡陌)。換言之,每個人都可以憑著自身能力,去買地耕種,不再有任何限制。

在這次的變法下,秦國東邊的國界已經越過了洛水(東地渡洛)。

又過了兩年,來到秦孝公在位第十四年,開始制定新的賦稅制度(初為賦)。

五年後,也就是秦孝公在位第十九年,周天子賜予霸主稱號(天子致伯)。

隔年,也就是秦孝公在位第二十年,各國諸侯都來祝賀(諸侯畢賀)。秦國派「公子少官」率領軍隊與諸侯在「逢澤」這裡進行會盟,並朝見周天子(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接著,秦孝公在位第二十一年,齊國在馬陵打敗魏國。看來,戰國時代初期的最早稱霸的魏國已經日漸衰弱,不僅屢屢敗給秦國,也輸給了擁有兵法家孫臏的齊國。

秦孝公在位第二十二年,衛鞅攻打魏國,俘虜了魏國的「公子卬」。秦孝公封衛鞅為列侯,號為「商君」。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稱衛鞅為「商鞅」的緣故(封為商君的衛鞅)。

秦孝公在位第二十四年,秦國與魏軍在「岸門」作戰,俘虜了魏國將軍「魏錯」。

從這幾段的內容中,我們會看到所謂的「商鞅變法」其實分為前後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改變人民習慣,以提升國力為優先;第二階段才是從制度層面進行改革。

從這兩階段的變法中,也可以看出商鞅的智慧。因為,變法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除了人性總安於現狀之外,更重要的是,變法不可能一蹴可幾,因此在那段過渡期裡,一定會有人因為沒看到成效而信心動搖,進而質疑變法。因此,商鞅的第一階段變法,以提升國力為優先,因為這是短期可以看出成效的辦法。當然,這裡還是得誇一下秦孝公,如果沒有秦孝公的絕對信任,商鞅應該很難熬過百姓抱怨的那三年。但是只要熬過之後,秦國人民就會發現,以往戰場上勝負各半的秦國軍隊,此時已經是一支戰力十足的軍隊。在屢屢獲勝的情況下,秦國臣民才會對變法更具信心,才讓商鞅能夠進行第二階段的變法。

在第二階段的變法中,商鞅則著重在制度層面的改革。就如同上一篇文章所說的:成大事者,要先找好接班人。然而,商鞅想得更遠,因為與其培養「人」,不如留下完善的「制度」,如此才能確保這件大事不會因為「人」的失誤而失敗。

綜合以上,可看出商鞅變法有他的步驟,更可看出商鞅的遠見。往後,即使秦孝公去世,即使商鞅被殺,但商鞅留下的「制度」,將使這個國家繼續強大。

至於秦國將如何走向更強大?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幾段史料給我的滿滿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