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為何放棄誘惑理論?

臨床心語:擱淺在西伯利亞的臨床心理師
·
·
IPFS
·
今天是精神分析祖師爺弗洛伊德的166歲生日,他提出潛意識的概念對後世功不可沒,而其他的見解一直存在不少爭議,今晚就來探討一下他最具爭議性的事件之一:放棄誘惑理論,去年《紐約時報》更把這事件結合”Me Too”風潮拍成短片 《Hysterical Girl》(202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十五強之一)

#老弗爺166歲生日快樂

#言不由衷我能懂

弗洛伊德為何放棄誘惑理論? 今天是精神分析祖師爺弗洛伊德的166歲生日,他提出潛意識的概念對後世功不可沒,而其他的見解一直存在不少爭議,今晚就來探討一下他最具爭議性的事件之一:放棄誘惑理論,去年《紐約時報》更把這事件結合”Me Too”風潮拍成短片 《Hysterical Girl》(202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十五強之一),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以下連結觀看:https://www.nytimes.com/....../hysterical-girl.html

以下為小編的個人評論:

如果有認真了解他的人就會發現他是一位非常嚴謹的科學家。他的第一篇著作更是完全純科學,題為《對鰻魚生殖器官的形態和細微結構的觀察》,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分辨出鰻魚生殖器官,用生物證據表明鰻魚並非雌雄同體。那這麼嚴緊又細緻的科學家為何會受盡各方攻擊呢?

那時維多利亞時代的氣氛相當壓抑,身心症,尤其歇斯底里症狀頻生,弗先生就曾提出「誘惑理論」(Seduction Theory)說明性暴力,尤其由「誘惑者」挑起的倫亂性侵如何導致歇斯底里的狀態。 後人推測在那個言不由衷的時代裡,這前衛的觀點引起了當時權貴的不安,以至有天他無法再承受各方的壓力並說出「我不再相信我的精神官能症病患」(Letter to Fliess, 21 September, 1897)正式放棄並修正自己的理論。

此舉在後世引起百般爭議及極為嚴厲的批評,也讓無數受害人蒙受精神異常的污名。諷刺的是,在那時代下如果不修改自己的言行,可能就連發表也做不到,就更難把精神健康的知識廣傳給大眾。而且亦正因這些事件的爭議性,在學術間掀起了諸多不同的討論,創造了後來更多新的治療手法。

西方心理學經過多位前人的努力與掙扎才獲得今天的重視與地位,在華人社會裡還有邁長的一段路,而每位心理師的一言一行,都正孕育著這小城裡人們對心理學的信任與尊重。另一方面,心理學的訓練教我們小心留意兩極分化的立場與盲目判斷的習慣,不要把某些理論當成人生的金科玉律,不忘心理學實證為本的態度與精神,在多於恆河沙數的治療流派裡,願每位心理師都能抱持科學的精神與態度去驗證與優化自己相信的助人技術,為求助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

伸延閱讀:

法國臨床精神分析師彭仁郁:

《誰怕性侵受害者?一段理論與創傷真實錯身的故事》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30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系醫師李俊毅的評論https://www.facebook.com/李俊毅醫師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工作室-174839632637028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臨床心語:擱淺在西伯利亞的臨床心理師痛苦是清醒的人才能擁有的享受🍷 痛楚無可避免,但人能選擇不為苦所困 臨床心理師 Clinical Psychologist 流派取向:榮格 x EFT|沙遊| 遊療 專攻議題: 創傷心理|非物質成癮|專注力培養 讓我們保持安靜,跟隨內心的指引, 神祕的命運知曉每一粒塵埃的一生, 讓我們講述我們的故事, 如一粒微塵。 - by Rūmī 封面攝影:Julissa Helmuth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遺忘與尋覓間探求 夢想與愛情的平衡點

如何療癒山道猴子的情傷? 情緒焦點治療下的情傷療癒之道

當生命的負擔太沉重:重新詮釋「輕生」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