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伙圍爐吃飯|2020台灣文學研究生研討會紀錄

周寅彰
·
·
IPFS
·
2020年「臺清成政」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時間:2020年9月26-27日
地點:臺灣大學文學院18室
原刊於:https://reurl.cc/ody34V
台灣政大台文所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cu.tailit/

文/周寅彰(政大臺文碩三)

「臺灣文學是什麼?」

不久前,在一場迎新茶會上,我介紹自己是臺文所研究生時,還是遇到需要解釋「臺文是什麼?」的情境題。

「我是誰?」或是「臺文是什麼?」等問題,都涉及到主體建構與身分界定的疑難,此種焦慮也明顯反應在今年的研討會上。如臺大楊孟翰,討論郭松棻小說的基督教意涵;清大林妏霜以白先勇與吳宇森為對象,討論開往「臺灣」的船;清大蔡博丞討論郭松棻小說中的陰影、奔跑與救贖等象徵意義;臺大鄭堪遠以陳又津散文為文本,分析新住民在臺灣的自我位置;臺大阮芳郁以張文環小說為文本,探討留日的臺灣學生「何處為家」的焦慮;政大吳岱蓉以賴香吟的小說,探討女性出走之後的跨國困境;政大鄭宇晽藉三本美國遊記,討論「在美國以外的人」為何頻頻探向美國的焦慮。

「我是誰?」一直是討論臺灣文學相當重要的主題,不論是(從中國)開往臺灣的船,從陰影奔跑出去祈求救贖的郭松棻,還是從臺灣跑到日本的賴香吟。主角之所以要疲於奔命,「奔」是為了界定身分所做出的行動,而爭的是條臺灣人的「命」。正如我在介紹臺灣文學研究生的位置時,必須不厭其煩地解釋「臺文是什麼?」。幸虧在臺灣文學的同溫層裡,我不必再裝可愛般回答「臺文是臺灣文學」,而能進一步探問「建構什麼主體」、「如何界定身分」,並研擬實際的應對策略。

自1990年代後出現的「再現臺灣熱」,「你眼中的臺灣長怎樣」此類具有寫實傾向的書寫開始熱絡起來。

齊柏林,《看見台灣》劇照(2013)。 圖片來自imdb:https://www.imdb.com/title/tt3316302/

一方面發自內部,1980年代末解嚴開放與本土化浪潮的匯流;另一方面來自外部,跨國資本主義的同質化壓力。在兩波勢力內外夾擊下,引發本地作家對在地化的焦慮,也催生一波波「看見臺灣」的書寫。例如臺大翁嘉瑩討論「臺灣出生、日本長大」的東山彰良,其小說中關公所具有的形象與內涵;成大嚴慧詩反思「後鄉土」小說儼然成為空泛的指稱,只是胡亂吞下所有書寫臺灣地景的小說。接續在臺灣熱之後,轉型正義成為近二十年來臺灣不可迴避的命題之一。政大童育園就從民族誌功能出發,討論當代作家如何參與轉型正義、書寫白色恐怖。最迫切需要轉型正義的,莫過於原住民族群。從正名運動、奪回土地到復興族語等,都是當代不容迴避的重要議題。如清大沈泳青主張布農族是「玉山的子民」,便是為原住民爭取一個原本就屬於自己的位置;清大阮崇維以葉石濤的兩本小說,呈現本省/外省、原住民/漢 人、女性/男性等多重交織的壓迫結構;政大沈欣蓉分析Rimuy Aki的小說,說明原住民對部落的執著如同人對地方的情感。

研討會中的另一項大主題,是關注「從現代性到當代性」的問題。如清大陳卉敏從選詩、翻譯策略切入,探究鮮少人關注的龍瑛宗自譯詩;成大陳依婷以日治時代小說《陳夫人》為例,探討現代性中「新家庭」典範的形成;政大李進強比較二十世紀初,臺新(馬)文學,如何接納中、日的戀愛論述,並演化為本地的啟蒙與藝術愛論述;政大沈孟儒以「愛的烏托邦」為核心,爬梳1920年代的社福機構「愛愛寮」並與乞丐論述相互參照,探討臺日對社會改革的態度;成大李怡芳根據新出土的史料,以大學社團「西格瑪社」為核心,串起至今超過半世紀的青春紀錄;清大曠佳信則從兩部當代的科幻小說,向半世紀前的賽博龐克致敬,並叩問科幻空間的可能;臺大洪聖翔聚焦在學院詩人唐捐(劉正忠)的詩觀詩作,企圖將意氣與體液合併成流體隱喻,考察詩人的前期詩風;成大韓瑞容從路寒袖的臺語詩歌為文本,並考究其中17首選舉競選歌曲的風格;成大林貝柔考察林莉菁的圖像小說,細究圖像與文字相互交織的混雜性;成大吳克威結合混雜性與情感理論,並以影視文本《爆炸2》探討當代的感覺結構。

鄭有傑,《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Days We Stared at the Sun, 2010) 圖片來自imdb:https://www.imdb.com/title/tt1813893/

除發表的24篇論文外,評論人也相繼給出精闢的見解,起到母雞帶小雞的效果。成大周書正就鼓勵研究者,別讓文本淪為證明理論好用的附件,而應該把力氣放在,說明「為何選擇這些而非那些文本」的問題意識上。清大劉庭彰也提醒發表人,想要突破前人的野心固然值得鼓勵,不過研究者也不該顧此失彼,在跳脫之餘順便把文本也去政治化、去脈絡化了。清大留婷婷則細膩地從研究思路間,導航出一條未經發現的道路,指引研究者走出死路。

研討會不只是「知的格鬥場」,更是臺灣文學研究的團體諮商時間。我參加過上一屆四校研討會的發表,因此與許多人結緣,後來更有緣一起組成讀書會。 這個讀書會教會我的,不只是學術研究,還有讀書、寫字、說話等等,這些一輩子的事。最後,聚散終有時,研討會圓滿落幕。對我而言,一年一次的四校研討會如同過年圍爐吃飯,熱鬧溫馨。我不是生於大家庭的小孩,家族中也沒有人能夠一起談論文學,因此我很珍惜、也很期待每一次的四校。

張愛玲,《小團圓》(台北:皇冠出版,2009年)。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