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66《史記》卷四〈周本紀〉06:一個民族能「敬老」,至少說明了什麼?
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
公季去世後,如古公亶父所願,最終由他的愛孫─「昌」繼位,他就是「西伯」(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他繼承祖先后稷、公劉的遺業(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也就是恢復「使用農業技術」。另一方面,他也效法祖父古公亶父,以及父親公季的法則(則古公、公季之法),也就是努力地讓人民從逐水草而居的戎狄生活,改成「農業定居」的生活模式。如此一心一意施行仁義(篤仁),敬重老人(敬老),慈愛晚輩(慈少)之外,西伯也對賢士謙下有禮(禮下賢者),有時到了中午都顧不上吃飯,只為了接待賢士(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人因此多歸附他(士以此多歸之)。當時,伯夷、叔齊在孤竹國,聽說這位「西伯」非常敬重老人(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就商量說:「為何不去投奔西伯呢(盍往歸之)?」其他許多賢能者,例如:太顛、閎夭、散宜生、鬻(ㄩˋ)子、辛甲大夫等人都一起前往歸順了西伯(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在這段文字中,令我最有興趣的兩個字是「敬老」。畢竟,在遠古社會裡,老人因為已經無力狩獵、耕作的情況下,會被視為無用之人。因此,部分考古發現,遠古人類有殺害老人的習俗。以伯夷、叔齊讚揚西伯的「敬老」而打算投奔來看,當時的其他部落或許對老人是比較不厚道的。如此,才會突顯西伯的「敬老」美德。
至於周民族為何相較於其他部落能夠做到「敬老」呢?我想或許是因為食物充足的緣故吧!?由於有足夠的糧食能養活眾人的情況下,才會對富有知識、但卻無法勞動的老人表現出敬意。
由此也可以看出,周民族堅持農耕的成果。我曾經研究過歷代國名的由來,其中「周」字上方是「田」,下方則是「伸出雙手擁抱『人口』」,其實從「周」字也可以看出這個民族真的特別擅長農耕。
另外,司馬遷提到西伯的「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但這裡所指的「士」,其實並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各部落領導階層的人。畢竟,「士」在古代是指最低層的貴族,而不是後世所定義的「讀書人」。當然,換個角度來說,上古時代能有書可讀的,也只有貴族而已。換言之,西伯的禮賢下士,其實是拉攏各部落的菁英加入周民族的團隊。至於為何要拉攏其他的部落的人才呢?當然是要對抗當時名義上的領導人─商紂王。關於這點,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一點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