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走在最前的張國榮

馮南樓
·
·
IPFS
·

2013年4月1日,一個沒有智能電話的年代,新聞尚不是一個push notificastion,在電視台未播出突發新聞前,張國榮離去的消息曾被以為是愚人節玩笑。初初數年,4月1日還算是一個歌迷紀念偶像的日子。但隨著年月過去,加上當年SARS肆瘧、七一遊行、梅艷芳與林振強的離去,一連串事件演化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與此同時,張國榮逐漸成為一個圖騰,象徵香港娛樂圈,甚至是香港本身。隨著他的離去,香港的黃金年代也正式結束。

他的經歷確實很香港,不是來自富有家庭。留過學,但不是傳統精英。回港後,加入娛樂圈也不是一帆風順,初出道拋帽子下台後被觀眾噓,在回顧他的故事時經常被提起,80年代大紅大紫則是後話。當然,還有他一絲不苟的衣著,不羈之餘,也可官仔骨骨,站在一眾前輩前,絕不如現在那種流量小鮮肉。這些自然不是單靠包裝可以做到。近年,有人整理他的訪問、報導,得出一條「張國榮書單」。在英國副修英國文學的他,加入娛樂圈後維持讀書習慣,到上海開演唱會,也會待在書店看一個下午。從書單可看,是各地文學作品,有新有舊,有經典,有他那個年代剛出的文集,明顯是一個有讀書習慣的人。不像那些列出本本都是經典巨著,讓人以為是公共圖書館書目的書單。

近年,陸港矛盾加劇,但張國榮似乎是兩地的最大公約數。張國榮、梅艷芳跟Beyond往往是在大陸與朋友初認識時的對話內容。每年4月1日都會上熱搜,微信公眾號一篇又一篇的紀念文章,並借此敘述一朵明日黃花 ── 香港。90後、00後近年也聽起他的歌、看起他的電影來,他們未見過1997年前的香港,但通過這些元素組成他們對繁華香港的想像。

我不是哥哥歌迷。他80年代的金曲,也不一定喜歡。欣賞他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與時俱進的心態。他復出後,是四大天王紅遍東亞的年代,作為出道近20年的前輩,他的歌沒有以回憶往事,慨嘆時光飛逝等中老題材。相反,你會發現他的歌都是訴說自我,商業不再是考慮時,都是歌者的心聲。曲風更不用說,一直走在前端。〈怪你過份美麗〉是90年代典型流行典,〈路過蜻蜓〉、〈夢到內河〉、〈大熱〉,在世紀交替時,你不會感覺是一位已於80年代成名歌手所唱的歌。至於他與明哥合作的《Cross over》更是超越時代的作品,快20年了,現在聽也不過時。不斷嘗試、追求創新的精神,正是我們這一代需要學習。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馮南樓為旅行而寫作,為寫作而旅行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2022年買一張唱片

在地壇公園「重遇」

2025年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