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谣言与辟谣
(声明:本文写于2020年3月17日,曾因个人原因删除)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谣言”一词有三种解释:1.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2.没有公认的传说;3.民间流传的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从第一个解释来说,“捏造”这个词是带有贬义的,由此看来,“谣言”这个词语非常适合用来给人扣帽子。
2020年1月1日,武汉市公安局微博“平安武汉”发文,8名散布关于“武汉病毒性肺炎”谣言者被依法查处。其中就包括已经去世的李文亮医生。2020年2月7日,微信公众号“全民较真--腾讯新闻”发布文章,题目是: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后面跟着两个鲜红的大字“谣言”)。紧接着2月8日,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专家强调,目前已知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这样的反转,只要认真关注新闻,还能找出很多例子。面对这些例子,我所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政府、媒体为何如此热衷于“辟谣”呢?
也许政府、媒体“辟谣”是为了避免所谓的一些“不良社会影响”,消除一些不稳定因素,但如果“谣言”事实上是真的,那么“辟谣”就带有一种急于掩盖真相的意味。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辟谣往往辟的都是一些“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形容这类消息时为什么不用“未经证实的消息”,而是用“谣言”呢,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棒子打死的效果,在官场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下面的人不能抢在领导前面发话,否则这个人的仕途就玩完了。话又说回来,既然消息未经你的证实,那么你就去证实,如果证实为虚假消息,那么你就去开发布会,去向公众澄清,你有什么权利去给人扣上“造谣”的帽子?政府哪里来的权力让公民闭嘴呢!
“谣言”这个词有“捏造”之贬义,将某个言论评判为“谣言”,就相当于全盘否定了这个言论以及——发表言论的人。李文亮医生最初也只是抱着关切他人的心态,在亲朋好友的微信群中发布了所谓“谣言”。关切亲友是人之常情,李文亮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告知亲友,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谁会忍心看着自己的亲友们生病呢?当李文亮被带上“造谣者”的帽子接受警方训诫,在当日的新闻评论区中,不乏有网友声称支持警方严惩造谣者,可谁知这个“造谣者”只是一个关心亲友、普普通通的人呢?辟谣、训诫以后,当某人遇到了与李文亮相似的情形,他还会、还敢选择遵从自己的本能吗?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永恒的主题,要让人有说话的自由。提到自由,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拿“中国这么稳定,你看看外国多乱啊,那就是你要的民主自由?”来反问我,当然我也可以这么说,斯大林的极权统治时期可一点都不自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府的干预,那个时期被害死的人数可不比一场战争少。在我身边的这些人眼里,稳定繁荣的对立面居然是自由,这二者真的不相容吗?我们所谓的“稳定”只是高压下的稳定,掩盖了很多他们不敢直面的问题,试想为什么台湾可以为同性婚姻立法,而我们却连摆在明面上讨论的资格都没有;香港的年轻人可以为了反对港府修改逃犯条例而站出来,而我们的国家主席要修改宪法取消任期制,我们连个屁都不敢放;美国人可以在川普的推特下面嘲讽他哪里做的不好,而我们在网上议论政府居然会被删帖、封号,甚至被找上门来。
对于所有他们不敢直面问题,都会将其与科学、历史、道德、谎言、民族大义、领土主权等相互捆绑,然后给异见者扣上一顶顶颜色鲜明的帽子。受蒙蔽的群众就像看到肉包子的家犬一样,看到“X独”“自由”“造谣”等字眼就疯狂往上扑。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就一定是穷凶极恶的人吗,与朋友发生分歧之后就必须绝交、划清界限、恶语相向吗?所以,不要总是给别人扣帽子,一个问题,肯定有几派人各自持不同的意见,只有让大家摘掉帽子,自由的讨论问题,互相商讨如何处理分歧,这样的环境才能称作稳定。
从一定意义上说,言论自由就是不让人受欺负,对言论自由最通俗的解释,莫过于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认为别人的说法不对,那么就去反驳他;你认为别人在造谣,那么就去证实、澄清。堵上别人的嘴巴,问题就不存在争议了吗?今天敢堵住别人的嘴,明天就敢去谋杀灭口。
那些热衷于给别人扣帽子的人,那些急于堵住别人嘴的人,他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不会被欺负。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