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 ➜ #註釋的歷史|第24期|Let's Write More Notes|

SAMPLE
·
·
IPFS
·
在今日看來, #註釋(#Annotation)一字則看來較為簡明,包攬的註釋形態也更為普遍。只要是附加在文本之上的筆記,都可以歸入註釋之中。它源自拉丁語的 annotatio,在四、五世紀的古羅馬,是一種行使法律的特殊手段。因此,annotatio 乃是從權力核心而來,具有法律上的效果,穿透社會及政治範疇。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平日我們在書本上塗畫的筆記,可一概統稱為 #旁註(#marginalia)。Marginalia 一詞由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所作,源出拉丁語形容詞 marginalis,意指「在邊緣上」。 一八一九年十月,柯勒律治於雜誌上首次發表讀托馬斯‧布朗(Thomas Browne)的旁註筆記,正式將該詞帶入英語。

在今日看來, #註釋(#Annotation)一字則看來較為簡明,包攬的註釋形態也更為普遍。只要是附加在文本之上的筆記,都可以歸入註釋之中。它源自拉丁語的 annotatio,在四、五世紀的古羅馬,是一種行使法律的特殊手段。因此,annotatio 乃是從權力核心而來,具有法律上的效果,穿透社會及政治範疇。

按照學者杰克遜(H. J. Jackson)的研究,在一七〇〇年以前,旁註大致可以分作註解(#gloss)、題目(#rubric)、批註(#scholium)三類。這三種形式的旁註,及後恰巧也成為了部分組織書本結構的元素;學者整合之後亦發現,許多前人在書上留下的痕跡,或許難以統統歸類為註釋,與書籍內文有時並不相關,甚至不成文字。

細察頁面上的痕跡,旁註竟有千變萬化的古怪用途。是次封面專題由註釋的歷史出發,細數相關詞彙的意思,考查各類有趣案例如何影響註釋今日的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