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

silm
·
·
IPFS
·

失敗是一種忌諱的詞匯。

大概沒人會喜歡品嘗失敗。但也許有人會從中得出一些道理,可這關于道理的思索,似乎依然要導向失敗的反面。

失敗本身,不會有人喜歡居于其中。

記得某本武俠小說,寫過一個角色,就是號稱有敗無贏。但他的本事就在于從來只敗而不死,無論多么強大的對手,總是可以擊敗他,卻還是打不死他。于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甚至成了自己最大的特色。雖然在這本書里,他最終還是作為一個小配角死在大反派手里了,但我想他的命運,其實有一種頗為哲學的悲劇意味。

我們今天被告知的名著,很多都是來自一個年代,而它們最大的特征就是喜歡悲劇,而非喜劇。

悲劇似乎更加高級,而喜劇則近于下里巴人,成為某種不道德的狂歡。

這大概是因為,人生本來就是失敗的,無論多么自覺勝利的人,最終陷入的仍是一無所有的結局。

記得某位史學家曾經說,要知道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需要看以下幾點:

「第一,心里常覺有幸福感。第二,對工作有熱忱,辦事有效率。第三,笑口常開。第四,有信心。第五,有自我克制的能力。第六,沒有疾病和痛苦。第七,不會杞人憂天。第八,能勇敢面對現實。第九,不失眠。」

人生能達到上述幾點,則一個人必然是欣然如是。不管是成功,抑或是失敗,心中不會再存有這樣兩分的看法。

這位史學家也說,自己做人做事秉承兩句話,一是工作隨時努力;二是生活隨遇而安。

前者是有為,后者是無為,但在一個人的心中,其實并沒有所謂分辨。并不是說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先衡量衡量,而是要先培育自己健康的人格,然后由此而洗脫自己的本性,從而一切自然而然,不再為了任何未知和已知而糾結。

我們在人生之中,無往而不在束縛之中,有一些來自于社會,有一些則存在于自己心中。

這并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曾經發生在很多人身上,就像上面所說的這位學者,看似平平安安,毫無糾結,一路走到自己的期望終點。但在他自述的字里行間,斗爭在他胸中,掃蕩在他身外的,實不為少。

所以,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失敗,并不需要為此而忌諱。

可失敗本身,仍是一種來自于外的事情。一朵花開,便是開花,一朵花沒有開,也不為花的失敗,因為此消彼長,此來彼往,一切都是尋常,也就是說,所謂的隨時努力和隨遇而安,都不是因為有什么來壓迫我們自己,或是我們自己為了實現什么。

我們生長在天地之間,自己的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可這種意義究竟是什么,并不能被任何外人所強加,更不能予以定義。

偉大如佛陀,同樣不能代替自己的弟子去修行,就算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所證,與弟子所證,仍然是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解脫。

路徑可以談,方法可以說,但我們的身前到底是如何的未來,又是如何的意義,只能是我們自己去實踐。

所以,當我們心中不再存在失敗,也不存在成功的時候,也就能明白一些關于自己如何過好人生的意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ilm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U的夢遊(10)

流轉與追隨

U的夢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