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年糕

AlvisSio
·
·
IPFS
·

大家心目中的年糕是甚麼模樣?

放著圓形鋁紙盆裏,上加一個塑膠蓋?是混有橙、白色彩的一條鯉魚?假如要繼續數,大概還可列舉很多不同的模樣;但對我來說,年糕一定是以蕉葉、竹筐作盛載器皿,重量以五斤作起跳,而更重要的是,裏面要有鹹蛋黃。

對,來自中山的年糕。

每逢年末,外婆總會托人捎來年糕。一重又一重的膠袋,裝著一個個沉甸甸的年糕,而每次接過年糕,我們總會好奇,今年的糕裏面究竟有多少粒蛋黃?這問題其實不易回答,因為這年糕往往要吃上好幾個星期,而且是由家中各人分甘同味,所以,根本就難以計出總數;但可以肯定的是,起碼有三個或以上。

另一個有關這年糕的特點,必定是它的「發」——「發」霉的「發」。估計是因為氣候潮濕,這底年糕放上一星期左右就會開始發霉,但別以為它會因此而被厭惡,相反,越「發」,意頭越好,也越為長輩所喜愛。

至於這年糕的味道?估計也是蔗糖的甜味,但具體是怎樣,已經有點模糊了,畢竟離家已有一段日子,亦怕回憶會有所偏袒而為它加了分;那唯有等待下次回家細嘗後,再好好記下。

過去兩年,太多的原因令不少人都不能回家,無法吃上一口屬於「家」的年糕,那就謹借以上這些文字,祝願你能吉星「糕」照、健康平安!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AlvisSio九十後澳門人,長期關注、書寫港澳兩地的一切。 著作︰《Lonely Planet IN 香港與澳門》第二版、《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
  • Author
  • More

「布」包治百病 之 心情透視器

想當一位稱職「貓奴」?請看看這個

還原香港